![]() 「書要慢慢讀,種子要慢慢生根」 ◆ ◆ ◆ 作者 | 冷木每 ![]() 昨天情緒不好跟朋友聊天,我說我總是會對還未發(fā)生的事情擔心,焦慮。就像是一場即將到來的考試,一次重要的面試,或者是未來的不確定性。事情還沒發(fā)生,就在腦海中不斷地設想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糟糕情況,自己嚇自己。 比如說恐婚,總是害怕以后過不好,朋友說:“恐婚很正常,畢竟是找過一輩子的人,但是我們只能說盡可能去找合適的人,至于說幾年,幾十年以后這個人是什么樣,誰也說不準,畢竟我們自己也說不準自己會變成啥樣呢,所以,別想這么多,尤其是別想那么多不好的,畢竟還沒到那一步呢,現(xiàn)在 愁啥呢?!?/span> 確實,過度擔憂未來的發(fā)展,害怕自己做出錯誤的選擇,這種提前焦慮讓我們寢食難安,失去了當下的快樂。 為啥我們會這么容易提前焦慮呢?我覺得吧,一方面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充滿恐懼。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fā)生什么,這種未知讓人心里沒底。就像走在一條黑漆漆的路上,不知道前面有啥,自然就會害怕 。 另一方面呢,就是想得太多啦。一件小事,能在腦子里翻來覆去地想個不停,越想越覺得可怕。還有啊,現(xiàn)在的社會壓力也大,大家都怕自己落后,怕犯錯,所以一有點事兒就容易提前焦慮。 ![]()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 當你總是在為未來擔憂時,就會忘記享受當下的美好。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不缺乏做事的能力,而是容易被事情的評價給困住了,然后就會缺乏完成它的精力。 當你太過于在意一件事對自己影響,過分關注自己對于結果的掌控,你自己就會對這件事情產生不間斷的猜疑,甚至未來幾天都暫停下來為它焦慮,想著為什么總是我遇到這樣的挫折,自己為難自己的同時,又在可憐自己。 未來本來就充滿變數(shù),與其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焦慮,不如學會接受它。要多往好的方面想。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一味地擔心。 未來的事情就讓它未來再說,我們好好享受當下,過好每一天。相信自己,一定能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開開心心地過好這一生。 就像泰戈爾說的:“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失去群星了。” 不要為了還沒發(fā)生的事情而煩惱,珍惜現(xiàn)在,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