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人,活完一生也想不明白很多事。 有的人,年紀輕輕,就把人性悟得通透。 今天的主角屬于后者,他叫李尚龍,24歲成名,成為百萬暢銷書作家,34歲,已完全悟透了人性。 他的新書《人性博弈》,就是他悟透人性后的真誠分享。 我也是第一時間拜讀了他的大作?!?span textstyle="">看透人性真相,順著人性成事,逆著人性成長?!边@是他對人性最透徹的感悟。 下面,我將這本書中對我啟發(fā)較大的人性精華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啟發(fā)。 1. 人生在世,處事的第一要義就是在每個場合中認清自己的位置。 這句話不是他說的,聽老人說的,我也很有感悟。 常說:屁股決定腦袋。誰說不是呢?還有一句話,人輕莫入眾,言輕莫勸人。不管什么時候,說話干事之前,首先要認清自己的位置。不是自己的主場時,要客隨主便,等你某天飛黃騰達、功成名就,再說話、再做事也不遲。人生,要時刻認清自己的位置。 2. 一個精神病人很容易被識破,一群精神病人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
請記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身份,而很多人就是被禁錮在自己的身份和認知里,最后還忘記了這個世界還有如此多的美好和這么多的可能。 3. 當(dāng)我們做出重要決定時,不要總是依靠記憶,要去查資料,去問相關(guān)的人,然后找一個安靜的場合去回憶。 這句話,算是給我們的一個忠告吧。 想想看,很多時候,我們理解這個世界,是不是依靠自己的記憶、經(jīng)歷和身份,但這些往往給人以錯覺,記憶會錯、經(jīng)歷會忘記、身份會改變,遇到重要的事情要決定時,一定要拋開身份和記憶,因為當(dāng)你處于高位時,你會錯誤的認為現(xiàn)在的位置是你的能力所得,其實只不是一個職位,同樣的,你的記憶,往往會記住好的一面,而丟掉不好的一面,所以,你會做出錯誤的決定,這也是我深有體會的。 4. 人是有自我意識的動物,這種自我意識是利己的,為了利己,甚至可以自己欺騙自己。 不知道你對這句話有沒有深深的體會,反正我是有的。 先說一句話:人都是自私的。不管你同不同意這都是事實,想想看,為了自己的利益,你不惜說話做事都向著自己有利的一面進行,其實,你也知道自己在說謊,可就是不愿意承認,這就是人性。 事沒做好時,自己給自己找借口,做錯時,把責(zé)任歸咎于其他原因上,從來不找自己原因,即使覺得理虧,也不會說出來。評論一個人時,肯定都是說不對的一面,從來不提自己的問題,這些都是自己在欺騙自己。 5. 善惡都存在于我們心里,只是一種念頭,關(guān)鍵在你如何選擇、如何去做。 這句話,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感觸應(yīng)該很深吧! 善人和惡人也是相對而言的,不是所有的壞人都干壞事,也有善的一面,也不是所有的善人都不干壞事,也有惡的一面。 人的想法是瞬息萬變的,有時自己的邪惡想法,如果選在錯誤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環(huán)境真的很重要,你處在不好的環(huán)境中,善人也會變壞,而且變的自己都不知不覺,好的環(huán)境,壞人也能變好,這就是我理解的善惡。 6. 當(dāng)你看不懂一個人和他的所作所為時,你就看一下他參與的事件中利益所在的方向。
7. 很多情況下,我們不要把自己太強的一面展現(xiàn)給別人,因為這會讓你失去很多機會,失去很多幫助和支持。 這是很多人常犯的錯誤,我也有過無數(shù)次碰壁。 人好強,沒錯。但該認慫還得認,不然吃虧的還是自己,這和前面第2句似乎一致,其實還是有區(qū)別的。 人,其實都不希望別人比你強,包括你的親人,我不敢100%說,但包括大多數(shù),當(dāng)你過得比別人好時,表面上為你高興,其實是在嫉妒你,所以,適可而止。必要的時候,給別人留點面子,也是給你自留一條路。 人,也是好為人師、慕強的,向別人示示弱,你不會失去什么,反而會得到別人的幫助、支持和理解。 8. 一個人,總是手上有什么資源就去做什么事,這是多數(shù)人的慣性思維,但真正聰明的人不是這樣的,他們是想做什么事就去尋找什么資源。
很多時候,你的鳥籠并不是別人給你掛的,而是你自己掛的,你把它掛在了你心里最亮的位置,你時刻看著這個鳥籠,被迷失了眼睛,丟了初心,開始自尋煩惱,這就是著名的鳥籠實驗。它告訴我們:不要用自己擁有的東西來限制我們的無限可能。 9. 不幸的人終其一生在做兩件事:一是擺脫原生家庭給自己塑造的價值觀;二是擺脫童年的陰影。 看到這句話時,讓我想起了心理咨詢這一職業(yè),我沒做過心理咨詢,自以為心理很健康,聽一些做過的人說:在解答某些事之前,都會讓你回憶一下你的童年,有什么經(jīng)歷,受到什么影響等,這可能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解釋吧,其實,我們并不覺察,但終其一生為原生家庭所困。 說起來挺可悲的,現(xiàn)在的很多人,發(fā)生問題后,首先以原生家庭為由,推卸責(zé)任?!皼]辦法,從小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受家庭影響”,“要怪就怪父母吧!”類似的話語所處可見。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yǎng)大,不管他們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家庭,我們都應(yīng)該感謝,不應(yīng)該以此為借口。所以,我們終其一生要感謝父母,逃脫父母對我們的影響,否則就成了:“我們在等待父母的一個道歉,父母在等我們的一句感謝”。 以上就是我從這本書中獲得的人性感悟,書中還有大量人性揭秘,有些我可能還沒有悟到,就和你現(xiàn)在看我的分享一樣,可能有一些你還不是很理解、很明白,不過相信你慢慢會懂的。 除此之外,書中主要還給了大量利用人性做事的方法,這也是我們最想知道的,比如,第四章:利用人性,實現(xiàn)爆發(fā)式認知成長,第5章:看透人性本質(zhì),過從容的生活;第6章:順著人性成事,逆著人性成長。我也順便把對我有啟發(fā)的這幾部分精彩內(nèi)容分享給你。 1. 不要隨便給別人免費的建議。 2. 保持記錄,養(yǎng)成良好的記錄習(xí)慣。 3. 請你一定要重視你的第一次“做惡”。 4. 千萬不要和品行不端的人為伍。 5. 努力改善你的經(jīng)濟條件、改變你的環(huán)境。 6. 永遠保持學(xué)習(xí),提高你的文化水平。 7. 一定要把你的不好情緒發(fā)泄出來,否則影響你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 8. 一定要和厲害的人交朋友,讓別人看起來你很厲害。 9. 人的一切關(guān)系,都是價值交換,包括,親情、婚姻。 10. 一定要有一技之長。 11. 一定要小心你的言語。 12. 一定要記住“饑不擇食,慌不擇路”。 13. 一定要養(yǎng)成延時滿足的習(xí)慣。 14. 一定要順著人性成事,逆著人性成長。 ....................
其實,看完這本書都好幾天了,在寫這篇文章時,我又快速的看了一遍,又收獲很多新知,每看一遍,總能有新的收獲,常讀常新。 這是一本將人性講的很透的一本書,學(xué)透了,你的人生真的會少走很多彎路。 |
|
|
來自: 碧海藍天kx32di > 《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