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龔賢《山水圖冊》1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六幅畫冊;紙本水墨 尺寸: 每個:8 3/4 x 17 3/8 英寸(22.2 x 44.1 厘米)1645 年南京淪陷,龔賢逃離南京,在這段混亂時期,他的幾位家人相繼去世?!半[居自保,隱居自凈”,龔賢將自己定位為清朝末年的一個遺民。這本畫冊中,風景元素的處理松散,輪廓線粗獷,點點重復(fù),表明其創(chuàng)作時間較晚,大約創(chuàng)作于 1688 年左右。淡墨與暗點的對比使龔賢的畫作既濃密又通透,這與他詩文題詞中濃淡對比的段落相呼應(yīng),反映了藝術(shù)家即興重墨的情境。 甲葉(行書五欄): 家在江南黃葉村,此詩題也。獨不可從筆頭寫成乎。 葉乙(行書二欄): 借問住山人,山多云坐標。 住山人復(fù)我,無奈白云何。 C葉【無銘】 D葉(行書五欄) : 層明月照秋江, 跳躑徐盼銀鯽雙。 醉后老漁歌一曲, 梨園婀娜不成腔。 葉E(行書二欄): 山足抱回廊,依山五里長。 歸來帶明月,初去。趁斜陽。 葉F(行書二欄): 盡似漁郎歸去后, 空船拋在月明中。 龔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