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問:學中醫(yī)有什么方法嗎? 我常說:下死功夫,死下功夫! 大家好,我是李紅波! 學中醫(yī),很簡單,也很難。簡單,只要下功夫,愿意學,總是能學會的!很難,重復學習,反復記憶,每天背誦,往往勸退了很多中醫(yī)愛好者! 就拿我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個方子來說吧!如果不是二三十年來,每天誦讀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書中暗藏了一個看似普通,卻是治療蛋白尿、肌酐、水腫的“奇方”——栝樓瞿麥方。
前段時間,有位患者使用此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今天,我分享給大家: 李先生,60歲。一年前,因為面部、下肢經常水腫,指壓凹陷,許久才能恢復,腳腫的無法穿鞋,去醫(yī)院檢查,被診斷為慢性腎炎,尿蛋白( )!治療了大半年,總是反反復復,老是不見好,就想找中醫(yī)試試。有次,在手機上刷到我的文章,看效果很不錯,就找到了我。 患者自述,常感腰膝酸軟,畏寒怕冷,神疲乏力,多夢易醒,食欲不佳,口中干渴,欲飲水,但飲水后水腫加重,小便量少,色清,有泡沫,大便溏薄。視頻問診,舌質淡紅,舌苔萎黃發(fā)膩。 經辨證,屬于下寒上燥,脾腎虧虛,水濕蓄停之證,中醫(yī)診斷為水腫癥。主要是腎陽不足,不能溫化水液,水濕泛溢肌膚形成了水腫;腎失固攝,蛋白漏出隨尿液排出體外,形成了尿蛋白;腎陽虛弱,不能蒸騰津液上承,所以才時常口渴;脾腎陽虛,運化無力,才會神疲乏力、食欲不佳、大便不成形。 因此,治療當以平衡寒燥,健脾益腎,利水除濕為主,所以,我采用栝樓瞿麥方為基礎方劑,配伍其它方劑加減,給他開方: 天花粉(栝樓根)、茯苓、山藥、制附子(先煎)、瞿麥、黃芪、白術、杜仲等 服方20天左右,患者自覺水腫減輕,小便量增多,泡沫減少,腰膝酸軟及畏寒怕冷癥狀有所緩解,食欲略有改善;繼續(xù)服方1個月后,水腫基本消退,小便正常,無泡沫,腰膝酸軟、畏寒怕冷等癥狀明顯改善,食欲恢復正常,精神狀態(tài)良好。復查尿常規(guī),蛋白尿明顯減少,肌酐值也有所下降。 這個方子中,天花粉主要作用于肺和胃,用來清熱生津,能大大改善口渴;茯苓主要作用于脾腎,重在利水滲濕,幫助改善水腫;山藥具有健脾補腎的作用,主要用來改善食欲不佳、腰膝酸軟;附子能溫陽補腎,對畏寒怕冷、水腫、小便不利有很好的效果;瞿麥主要作用于膀胱,用來利尿通淋,改善小便量少;黃芪、白術則能健脾益氣,改善食欲不佳、乏力;杜仲主要用來補腎強腰,改善腰膝酸軟等癥狀。 |
|
|
來自: liuguozheng81 > 《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