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學習很重要,思考很有用,現(xiàn)在問大家一個問題:什么是知識?或者換一個問題:如何定義知識? 大概就是那些能夠指導我們做出更好決策,且從長遠來看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好結(jié)果的信息!
也就是說,知識就是信息!
但是,不是任何信息,而是那些能夠指導我們做出更好決策且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好結(jié)果的信息。
知識的單點作用并不大,知識串聯(lián)成塊,構(gòu)成系統(tǒng),并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才是關(guān)鍵,就像是一堆磚塊,單單放在一起并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價值,你得將他們蓋成房子才能真正展現(xiàn)其價值。
四個步驟,幫你解決任何問題
1.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是什么?)
2.我的解題思路是什么(為什么?)
3.我來解給你看(怎么做?)
4.總結(jié)、復(fù)盤(為什么?)
第一步,明確問題是什么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應(yīng)該花點時間好好想想:這件事的問題是什么。
舉例:為什么我們會突然之間一邊的手腳都沒有力氣了,大腦指揮不動了?(腦梗了?。?/p>
第一性原理很重要!
首先想到的是大腦出了問題:大腦罷工。
大腦為什么會罷工?
沒有給它足夠的營養(yǎng)?
不給它營養(yǎng)就會罷工?
大腦的營養(yǎng)是什么?
血液!
血管堵住了?
血管破了?
拍一個CT就可以解決!
破了就縫合,堵了就疏通!
第二步,思路從哪里來
從古至今,人們都想像小鳥一樣在天空中飛翔,無數(shù)的人做了無數(shù)的嘗試,多數(shù)人是通過模仿鳥的翅膀,從而讓人能夠飛上天空。大家知道現(xiàn)在我們終于能夠飛上太空了。
當你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學習別人的經(jīng)驗、學習別人的方法來找到自己的問題的解決方案。
你一定知道是萊特兄弟發(fā)明了飛機,但是讓我們飛上天空的是物理學的分支------空氣動力學。
1726年牛頓提出了空氣阻力的一系列理論。 1799年英國人喬治凱利進一步發(fā)展了飛行理論,提出了非行中的四大要素:重量、升力、阻力和推力,并闡明了這些要素之間的關(guān)系。
飛行力學、材料力學、結(jié)構(gòu)力學與強度理論等也是我們能夠在天上飛行的重要基礎(chǔ)。
這些關(guān)鍵的知識概念讓我們能夠在天空中飛翔,這些理論是怎么來的?
觀察、閱讀、思考、交流、總結(jié)。
解決問題的思路來自于問題本身。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問題不能在問題發(fā)生的維度上被解決,你需要加一個維度?!?br> 第三步,解給你看
如果你想建立一家公司或者做成一件事情,最開始的時候最好放下書本,大多數(shù)人的習慣如下,看看你是哪一類:
A,總想著一定要先學點什么,最好有人能夠手把手帶;
B,立即行動,看看其他人都做了什么,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去嘗試;
C,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思考上,找到問題,針對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做實驗驗證,先完成,再完美!
打敗你的對手不是你做的比他多。他提供4個功能,你就提供5個,他996,你就711。大多數(shù)人的行動都是盲從的,無法成為領(lǐng)導者,只是盲目的追隨者。
少做,多思考你真正遇到的問題是什么!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給我1小時解決一個問題,我會花50分鐘的時間思考問題是什么,然后用剩下的時間去解決問題。
比競爭對手做得少就能打敗他們,這聽起來有點反直覺!
第四步,總結(jié),復(fù)盤
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不斷變化的過程。
當你獲得不同的視角重新看待某人、某事、某物,你就有機會改變你此前對這些人、這些事、這些物的看法,這就是學習。
如果你不經(jīng)常有這樣的時刻,那就去尋找吧,舉例:換個方式做菜、換一條路線去上班。
你害怕學習,就去學習;
你害怕外語,就去看外語;
你害怕思考,就去編程!
然后你就不會再害怕他們了,還記得前年紅及一時的奧利給大叔嗎?
戰(zhàn)勝恐懼的唯一方法就是直面恐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