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拳是手足并用的自由搏擊,其拳法比拳擊的變化多,拳法運用注重簡略實用。
泰拳的拳法常用于試探、虛掩、進攻、防守及反擊,并配合肘、膝、腿等技法運用。泰拳手用拳時的要訣為擊打部位準、發(fā)力打擊狠,一般泰拳手出拳的拳力在150~200公斤之間。 肘技在泰語中叫“索”。肘技是近身搏戰(zhàn)中的武器,因肘骨堅硬、力量大、線路短、攻擊點多、速度快、防守難、兇狠威猛的特點而獨領世界武壇風騷。 1.泰拳基本肘技 平肘、追肘(平、斜)、砸肘、剁肘(單、雙)、撬肘、反肘(上、平、下)。 2.肘的技術攻擊目標 眉角、前額、鼻骨、咽喉、下頜、頭頂、耳后、腹腔神經叢、肋部、后心等,特別是肘技術攻擊打對手頭面,令其頭破血流,視線模糊,喪失對搏能力。 3.發(fā)肘的技術要旨 (1)發(fā)肘時需要肩松、手松。 (2)發(fā)肘時呼氣、意識兇猛。 (3)肘窩夾角要小,出肘要求短、快、硬。 (4)發(fā)肘時頭頂上領,支撐腿向下扣蹬腳。 (5)發(fā)肘時可單擊、連擊,并配合腿、拳、膝、摔等技綜合應用。 (6)根據自身身體特點及愛好,可精修肘技中的數(shù)個肘法作為絕技。 (7)發(fā)肘時應與步法、身法協(xié)調配合,步法主要起貼靠對手的作用;身法應與肘的技術發(fā)力同向,方可產生出巨大威力。 (8)發(fā)肘時要敢于近身作戰(zhàn),培養(yǎng)實戰(zhàn)膽量。 4.肘技基本技法 (1)平肘:由防衛(wèi)姿勢開始,一手臂屈肘,肘尖由身體左、右兩側弧形向體前平擺,力達肘尖,另一手臂擋護在面?zhèn)?,腳趾蹬地,轉腰擰胯,送肩甩肘目視肘方。(圖12)
(2)追肘: 由防衛(wèi)姿勢開始一手臂胸前屈肘,肘尖向前或向斜上方直頂,力達肘尖,腳趾蹬地,轉腰送肩,另一手臂屈肘擋護在面?zhèn)?,目視肘方?/span>(圖13)
(3)砸肘: 由防衛(wèi)姿勢開始,一手臂提肩屈肘,肘尖向體前下方斜劈,身體重心下降,含胸滾背,屈膝沉胯,力達肘尖;另一手臂屈肘擋護在面?zhèn)?,目?/span>肘方。(圖14)
(4)剁肘: 由防衛(wèi)姿勢開始,一手或兩手手臂屈肘,提肩抬臂,肘尖向下垂直砸擊,身體重心下降,含胸收腹,屈膝沉胯,力達肘尖;另一手臂屈肘擋護在面?zhèn)?,目視肘方?/span>(圖15)
(5)撬肘: 由防衛(wèi)姿勢開始一手臂屈肘,由下向上挑擊,力達肘尖,腳趾蹬地,轉腰送肩,挺胸展腹,另一手臂屈肘擋護在面?zhèn)?,目視肘方?/span>(圖16)
(6)反肘: 由防衛(wèi)姿勢開始,疾步貼近對手,一手臂屈肘,突然轉身發(fā)肘撞擊對手,撞擊有三種線路即水平方向撞擊、垂直向下方向撞擊及斜向上方撞擊,力達肘尖,轉身擰腰,身肘相配,步穩(wěn)肘猛,另一手臂屈肘擋護在面?zhèn)?,目視肘方?/span>(圖17)
主動進攻肘法戰(zhàn)例 (1)左平肘-右平肘:雙方對峙,我進身突發(fā)左平肘擊打其頭側。(圖87)接著右平肘擊打其頭頸另一側,重傷對手。(圖88)
(2)左迫肘--右砸肘:雙方對峙,我進身突發(fā)左追肘頂其胸部。(圖89)
接著用右砸肘砸其頭頸部,重傷對手。(圖90)
(3)左平肘--右平反肘: 雙方對峙,我進身突發(fā)左平肘攻打其頭側。(圖91)接著移步轉身發(fā)右平反肘攻擊其頭部或背部,重傷對手。(圖92)
(4)右搖肘--右剁肘 雙方對峙,我進身突發(fā)右撬肘攻打其頭部或下頜。(圖93) 接著右剁肘連擊其胸部,重傷對手。(圖94)
(5)右追肘--左上反肘: 雙方對峙,我進身突發(fā)右追肘攻打其胸部。(圖95)
|
|
|
來自: 新用戶3892281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