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們常說:“死者為大,入土為安”。在我們的文化當(dāng)中,每當(dāng)家族中有人離世,都會按照傳統(tǒng)習(xí)俗,為逝者舉行一場莊重而肅穆的葬禮,以期逝者能夠安息,能夠?qū)笫辣佑佑屑选?/span> 民間卻說:“雨打棺,十年酸,雨灑墳,出貴人”,在葬禮過程中,天氣的變化往往會被賦予特殊的寓意,尤其是出殯當(dāng)天下雨,有人認為是吉兆,有人卻認為不祥,那么,出殯下雨到底好,還是不好呢?有啥講究?
從文化寓意角度來看,雨水在古代被視為上天賜予的恩澤,具有洗滌污穢、滋潤萬物的功效。因此,在葬禮上遇到下雨,往往被認為是上天都感覺惋惜,也預(yù)示著逝者能夠安息。
一、雨打棺,十年酸 在土葬文化中,下葬時節(jié)的天氣被視為影響逝者安息和后世子孫命運的重要因素。民間認為在出殯的路上若是下了雨,雨水打在棺材上不吉。
但從常理來看,墳?zāi)挂话愣荚谏缴匣蛘呓紖^(qū),往往都是自然環(huán)境。若是此時下了雨,人們抬著棺材,走在鄉(xiāng)間小路或者山路,不僅視野不好,腳下也容易發(fā)滑,增加了下葬的難度。如果一不小心棺材傾斜或者棺材落地,可就犯了大忌。
另一種說法是雨水象征著淚水,打在棺材上意味著逝者還未真正入土為安,家人心中的悲痛難以平復(fù)。 在如此悲痛之下,家族運勢難免受影響,少則三年不走運,多則十年窮酸氣。雖然略帶夸張,意在強調(diào)家人的情緒對氣場和運勢的影響。
二、雨灑墳,出貴人 與“雨打棺”的寓意截然相反,“雨灑墳”則被視為吉祥之兆。 在古人看來,雨水是上天賜予的恩澤,能夠滋潤萬物。若逝者下葬后恰逢天降甘霖,則意味著逝者德行深厚,感動了上蒼。 古人認為,逝者若有德,其后世子孫必將受到庇佑,家族興旺發(fā)達。 因此,“雨灑墳,出貴人”這一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人們對逝者美好祝愿的一種表達方式。
換而言之,葬入墓穴之后下雨,就相當(dāng)于安了家,來一點雨水,即象征著水的起發(fā),又代表著上天福澤。一場雨水下來,墳?zāi)怪茉獾母鞣N空隙因水的滲透而穩(wěn)固扎實,植物也會生長的更好。 老話說:“墳頭有草土生金”,就是這個吉兆。
古人認為,人死后身體要埋在地下,靈魂才能歸天。因此,從選擇墓地、起靈送葬到安葬入土,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和民俗意義。 不過,現(xiàn)代人還是要從科學(xué)的角度來看,葬禮上遇到下雨與后代是否出大官、家族是否富裕并無直接關(guān)聯(lián)。 雨水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其發(fā)生與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氣候、地形、季節(jié)等等。 因此,將雨水與人事吉兇相聯(lián)系,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寄托和文化傳承。 ——小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