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氣積嗝逆: 枳殼、廣木香等份,研為末,成人每次服二錢,小兒每次服一錢,日服三次。 02、咽炎、扁桃炎: 豬苦膽二錢,切片,泡開水半小時(shí),兌白糖吃,日服一劑。 03、急慢性咽喉炎: ①用蘿卜苗二兩,煎濃食服; 04、治百口瘡: 芒硝、百草霜(即鍋底灰)各三錢,共研細(xì)末,擦于舌、牙齦、兩頰等患部。 05、治療白喉: 白礬二錢,活蜘蛛一個(gè),將白磯加溫溶化后,再放入活蜘蛛,待白磯煅成枯磯后取出,共研細(xì)末,取豆大藥末,吹入喉內(nèi)。 06、小兒夜哭: 五倍子三錢。 07、小兒哮喘: 白果樹皮、銀杏樹皮二兩,煎水調(diào)白糖服下,一日二次。 08、小兒疳積: 鮮紅苕葉三兩,雞內(nèi)金三兩,水煎一日服完。 09、小兒脫肛: 蜣螂(推屎爬)焙干研末,調(diào)麻油擦患處。 10、小兒高燒: 用草紙一張,折成手掌大小,五至六張厚,用白酒將草紙濕潤,貼于小兒胸口,挖七至十條蚯蚓,沖爛,涂小兒兩腳板心,10分鐘可愈。 11、小兒驚風(fēng): 將蚯蚓三條洗凈,放入碗中,用適量的白糖沖絨,用溫開水沖服,10分鐘即愈。 12、小兒百日咳: 雞苦膽一個(gè),白糖拌之,一至二歲10次服完,三歲以上者六次服完,每日二次。 13、小兒夜哭: 茶葉嚼爛,捏成小餅,貼于小兒肚臍眼上,外用棉花包扎好,三分鐘后哭聲立止。 14、小兒流口水: 將活魚鰍三至五條,放于白糖的碗中,等魚鰍在白糖中翻滾,取魚鰍體外液和白糖吃下,即愈。 15、小兒流尿: 大蒜一個(gè),只取七瓣(多不要,少要加),剝開皮沖絨,用小塊布將沖絨的大蒜放布上包好,貼在小孩的腳板心上(男左女右),連續(xù)兩晚(個(gè)別小孩擦菜油)。 16、小兒尿床: 1)用三錢韭菜籽,研細(xì)面,和面粉里,烙餅吃,一二次即好。 2)用一斤蜂蜜,每晚吃二匙,連續(xù)吃完也可。 17、濕疹: 地榆一兩,加水兩碗,煎成半碗,用紗布沾藥液濕敷。 18、風(fēng)疹、濕疹: 用一個(gè)白皮土豆,切片,往疹上擦,連擦四五次,疹可消失。 19、牛皮癬: 爛電池流出的白漿,加冰糖少許,調(diào)勻涂擦患處。(切勿多用) 20、銅錢癬: 生半夏五個(gè),剝?nèi)ネ馄?,醋一湯匙,放碗?nèi)磨汁,擦干患處。 21、腳癬: 用白酒泡蘆薈,待蘆薈色澤由綠變黃,取酒滴于腳癬患處,一日數(shù)次,幾日后腳癬可愈。 22、老爛腳: 蛇蛻二條,人發(fā)五錢,燒成灰,共研末,調(diào)菜油涂患處 23、治爛趾丫: 用泡過開水的茶葉,嚼爛敷患處,最為神效。 24、石足印: 新草鞋一雙,放小便內(nèi),浸泡三天取出,用磚燒紅,腳穿草鞋,貼在磚上蒸氣即愈。 25、水炎燙傷: 白糖30克,冰片30克,共研沫,香油調(diào)敷患處。 26、面神經(jīng)麻痹: 將馬錢子濕潤后,切成小片,排列于橡皮膏上,敷貼于患側(cè)面部,約7至10天,調(diào)換一張,一般二張,即可痊愈。 27、背痛: 野菊花適量,口嚼爛吐敷在患處上,三至七日,膿血自出,半月即愈。 28、扭傷骨折: 將黃鱔(鱔魚)骨頭搗爛,與面粉混勻外敷,特效。(骨折需先復(fù)位后再外敷)。 29、氣血虧損腰痛: 活黃鱔半斤、豬肉二兩,將黃鱔用清水喂養(yǎng)三天,取出和豬肉同燉熟吃,效果滿意。 30、筋骨痛: 絲瓜絡(luò)(絲瓜殼)500克,將絲瓜殼用火焙焦研成細(xì)末,一次三克,加紅糖沖服,能治全身筋骨痛。 31、肋痛: 刀豆殼(炒成灰)研成細(xì)末,用黃酒(米酒)一杯送服,每次12克(對腰也有效果)。 32、白頭變黑發(fā): (1)柏殼衣枕頭,枕半年自黑。 33、少年白發(fā): 用側(cè)柏葉40克,浸泡在100毫升酒精中,七日后取酒精擦頭皮,每日2至3次。 34、少白頭: 黑白芝麻150克,九蒸九曬后,用淡鹽水送服,每次吃6克,日服二次,數(shù)日變黑。 35、頭發(fā)赤黃: 側(cè)柏葉研末,用豬油調(diào)勻、做丸,每日取一丸,化淘米水中洗頭,一月后頭發(fā)轉(zhuǎn)黑發(fā)亮。 36、頭發(fā)脫落: 黑芝麻子、柳樹枝各半斤,煎水洗頭,可使頭發(fā)重生而潤澤。 37、頭皮搔癢: 洗凈頭以后,在水中加醋適量,清洗,對頭皮搔癢、風(fēng)殼多,效果很好。 38、臉上黑斑: 中藥當(dāng)歸煎濃汁,涂擦患處,數(shù)日后黑斑自退。 39、臉上酒痣: 大黃、硫黃同等份為沫,涼水調(diào)勻,涂擦患處,尤為神效。 40、自汗盜汗: 韭菜100克,水洗凈煮,臨睡前服,連服七日。 41、盜汗、虛汗: 用苞米桿(白色的柔軟物質(zhì)芯),不拘多少,熬水服,一日二次,早晚服,一次二杯。 此方還治婦女產(chǎn)后虛。另方,用山上野干毛桃熬水服,效果均佳。 42、心慌心跳: 中藥白蠟蒸雞蛋(或炒飯),空心服,治心慌心跳特效。 43、耳心痛: 石菖蒲二錢(10克),曬干后,研成細(xì)粉后,放鍋內(nèi)炒熱。用布包上,乘熱塞耳。 44、冠心?。?/p> 米醋一斤,雞蛋三個(gè),將雞蛋放米醋內(nèi),浸泡40小時(shí),每早上一個(gè),用溫開水調(diào)服。 45、陽痿?。?/p> 麻雀二只,去毛皮、內(nèi)臟,放酒內(nèi)泡三天,加生鹽炒香、研沫,兌溫開水,兩次服完。 46、癲癇: 畢茇8份(8兩),滑石0.5份(5錢),酵母粉1.5份(1兩5錢),共研細(xì)末。一日三次,每次二至四克,飯后服。(有效率93.7%)。 47、治療癲狂: 在病人姆甲下用針刺之,血出即愈。 48、淋癥妙方: 蝸牛七個(gè),砂罐焙干,研成細(xì)末,用黃酒二兩溫?zé)岱?。服后多喝開水,忌生冷,一次即愈。 49、男子下淋: 用棉花籽半兩,枸杞子、熟地半兩,焙干,用白開水服,每日三次,即好。 56、治遺精?。?/p> 蝗蚓5至7條,洗凈去泥,煨熟拌白糖吃,最為神效。 57、巧治疝氣: 豬睪丸一對,陰干,瓦上焙黃研細(xì)末,分七次,酒沖服。 58、疝氣: 用菊花根,多少均可,熬水當(dāng)茶喝,數(shù)日可愈。 59、陰囊濕疹: 鮮紅茹葉一斤,洗凈切碎,加食鹽,共搗爛,水煎乘濕洗患部。 60、霍亂: 將食鹽放在刀口上,再將刀燒紅,用陰陽水淋下,一次服完,2至3次即愈。 61、肢生硬繭: 莩芥、蔥頭各一個(gè),嚼爛敷患處,包牢固住,每天換一次。 62、貧血: 玉簪(白萼小芭蕉)三兩,丹參四錢,每日一劑,水煎1至2小時(shí),分二次于午后和晚上睡前服。 63、貧血: 黑木耳15克,大紅棗15個(gè),冰糖10克,一起放在碗中,加適量的水,蒸約1小時(shí)后吃,效果特好。 64、治失眠方: 酸棗樹根(不去皮)一兩,丹參四錢,每日一劑,水煎1至2小時(shí),分二次于午后和晚上睡前服。 65、神經(jīng)衰弱: 淫羊藿1斤,放入瓦罐,燒存性,研細(xì)末,開水送服,日服一次,每次二錢。 66、神經(jīng)衰弱: 用核桃仁一兩,黑芝麻二兩,桑樹葉一兩,一起搗碎,早晚各服三錢,服五日為一療程,服三四療程。 感謝給力,'在看'點(diǎn)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