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偏歷與溫溜穴 《針灸大成·手陽明大腸經(jīng)考證穴法》——偏歷: 腕中后三寸。手陽明絡脈,別走太陰。《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睹飨隆肪奈鍓?。 主肩膊肘腕酸疼,瞇目佴佴,齒痛,鼻衄,寒熱瘧,癲疾多言,咽喉干,喉痹,耳鳴,風汗不出,利小便。實則齲聾,瀉之,虛則齒寒痹膈,補之。
偏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jīng)的絡穴,確定位置的方法和肺經(jīng)的列缺相同,都是兩手虎口交叉,不同的是該穴在疊壓在手臂上的中指尖所到之處(上圖所示)。所以和肺經(jīng)的絡穴列缺靠得較近,換句話說,肺和大腸經(jīng)是表里關系,通過兩個絡穴相通,這就是反關脈的地方。由于有絡穴存在,所以陰陽是互相制衡、互相平衡的,這是正常人才會平衡,不正常的人不平衡要想辦法讓他平衡。 偏歷穴治癥很多,像肩痛、往來寒熱、喉痛??磿献詈竺妫绻竽c經(jīng)遇到實癥可以用偏歷穴,像牙齒痛、耳鳴。大腸經(jīng)虛癥的時候牙齒怕冰冷,怕風吹、怕寒冷,虛則補之,所以可以在絡穴和原穴做補瀉,一個穴道就可以做補瀉。 溫溜穴在偏歷穴上兩寸。手背一面的小臂是陽,手心一面的小臂是陰,中間是骨頭,所以肺經(jīng)一定在骨頭的陰側,而大腸經(jīng)在骨頭的外側,也就是陽側。偏歷在骨頭陽側,上兩寸就是溫溜穴,扎這穴道要順著骨縫下針(對著穴道由小臂內(nèi)側向外側稍微傾斜下針)。溫溜穴是大腸經(jīng)的郄穴,腸經(jīng)的炎癥可以用它。
7、曲池與手三里穴 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的位置,都從曲池回頭找。曲池是人身上的大穴,將手肘彎起來拱手平放胸前,在肘彎紋頭與肘骨中間,大概在肌肉和骨頭的中間就是曲池。下針不能太靠近肘骨,太靠近了下針會很痛,一定要拱手直針進去。曲池是大腸經(jīng)的合穴,穴性屬土,按陰陽五行來說大腸經(jīng)屬于金經(jīng),土生金,所以曲池是大腸經(jīng)的母穴,所以大腸經(jīng)的虛癥在這補之。什么是大腸經(jīng)的虛癥?“我肩膀痛,痛半年了、痛三四個月了”,這就是虛癥,在對側曲池下針,母穴本身就有補的效果。 捻轉針手法 捻轉法,我們下針的手法有補瀉,有插提,還有方向,如果在曲池順、逆下針會很痛,就改用旋轉、捻轉。針進曲池后,捻轉法不要記,要用心想,氣血由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這樣往上來的,針下去后,感到酸就是氣到了。氣到了就開始做補瀉,當然氣到了提一點就是補,也可以用捻轉法,針左臂的方向是下針后,逆時針很快速的轉過去,再慢慢回轉,重復幾次。不要一直快轉過去,一直過去也不好,針會卡在那邊。針卡住怎么辦?就在卡住位置的上下一寸各下一針,肌肉位松掉,這樣就可以出來,如果硬扯,針肌肉都會一起纏出來。這是我們下針的手法,捻轉法。針右臂的方向是下針后順時針快速轉過去,再慢慢回轉。如果左右曲池同時下針,你就雙手捏針,同時按上述方向快速轉過去,慢慢轉回來。既然要補,補是采陽數(shù),瀉是采陰數(shù),所以我們常用補五下,瀉六下。比如同時下針補兩曲池:旋轉5次加提一下。瀉:比如下針左右二間,你雙手同時捏針,與補相對就是反方向,右手順時針快速轉過去(左手同時逆時針轉),慢慢轉回來,轉6次加推進一點。 捻轉法一般用在不方便使用迎隨的地方。“迎”就是逆著氣血來的方向扎,就是泄;“隨”就是順著氣血方向扎,就是補,這叫做迎隨補瀉法。迎隨法要用在可以迎隨的地方,像二間迎隨很痛,曲池穴迎隨也很痛,那就用插提法、捻轉法。曲池穴除了是大腸經(jīng)的母穴以外,曲池也是上半身,肚臍以上的消炎穴。所以皮膚癢,因大腸與肺表里,我們可以下曲池,而合谷是氣穴,皮膚又管氣,所以上半身的皮膚癢最好的治療是合谷和曲池同時下針。因為曲池有消炎的作用,我們身上有五個穴道,配在一起,什么皮膚癢?!病人躺下,針一下去,約二十分鐘完全就不癢了,下針的同時癢就去掉了,止癢的效果非??欤习肷硪院瞎群颓貎蓚€是最有名的皮膚止癢穴。 我們補充一點。我們有個歌訣叫“面口合谷收”,意思是面部的病、口部的病,都可以在合谷下針。比如說面部中風的時候,下合谷。下面針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先下合谷,因為它有麻醉作用。有時我們在頭上透針,三寸針下去會比較痛,在對側合谷上下針,先下合谷再去透,痛就會減少很多。要透左邊的時候,記得下對側,就是右手合谷,就是對稱治療。面部中風歪向左邊,患側實際是右側,我們扎針的時候就扎健側,也就是左側,從左邊透過去。扎胃經(jīng)的時候我會告訴你,在對面手上下針。在介紹膽經(jīng)的時候,如果有強烈的偏頭痛,在扎的時候也是先扎對側的合谷穴進行麻醉,再針病患處比較好。 曲池用的機會非常多,可治肩膀痛、皮膚癢等等。曲池穴往下兩寸,叫三里,也叫手三里,另外一個名稱叫扭傷穴。有人閃腰扭傷,扭傷穴針下去,左右重復捻捻,叫病人受傷的地方慢慢活動,扭傷就開了,就把針拿起來。比如落枕或脖子突然不能動了,趕快針手三里。 自己受傷落枕時,自己又不愿意扎手三里,有一種方法:早上起床,發(fā)現(xiàn)歪頭一邊不能動,馬上頭朝床頭躺下,讓頭垂在在床沿外側,頸部自然下垂,胸部、腿部躺平,垂下大約四分鐘,慢慢呼吸,肩膀放松,渾身放松,呼吸三分鐘以上,然后四肢配合讓身體慢慢縮回來,讓頭自然慢慢回到床上放平,慢慢坐起來,當場就好,這是自然療法。這個不要教人家,不然生意就跑了。 身上所有受傷,踢球、撞球、打球受傷,除了急性的腳扭傷以外,平常高處跌下來摔傷或滑冰不小心摔傷等,這個時候真正受傷是在事后,不是在事前,意思是受傷是因起來太快而受傷。一旦摔倒,要保持姿勢在原地不要動,讓身體去適應那個姿勢,三分鐘后再慢慢站起來,就不會受傷。突然摔倒,本來沒有這個姿勢,突然擺出來這姿勢,所以會受傷。所以要保持原姿勢不動,三分鐘后慢慢起來,受傷就去掉了。你受傷是因為起來太快,氣血還沒有適應它,一起來就傷到了,所以說受傷是事后引起的。 |
|
|
來自: 香茶雅趣 > 《倪海廈《針灸大成》視頻文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