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成立以來,己經(jīng)有75個年頭,70多年來,我國的省級行政區(qū)劃經(jīng)過多次調(diào)整,最終形成現(xiàn)有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qū)、2個特別行政區(qū)的格局。 曾經(jīng)成為直轄市的城市有:沈陽市、撫順市、本溪市、鞍山市、南京市、武漢市、廣州市、西安市、旅大市、哈爾濱市、長春市共11個。天津市和重慶市曾經(jīng)撤銷后面又成為直轄市。 撤銷的省有:平原省、察哈爾省、遼東省、遼西省、松江省、綏遠(yuǎn)省、寧夏省、熱河省、西康省、新疆省、廣西省共11個。 撤銷的行署區(qū)(省級行署區(qū)):旅大、蘇北、蘇南、皖北、皖南、川東、川南、川西、川北9個行署區(qū)。 撤銷的地方(省級):西藏地方。 撤銷的地區(qū)(省級):昌都地區(qū)。 建國初期 這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省級行政區(qū)劃基本上繼承國民黨政府在大陸統(tǒng)治時期的省級行政區(qū)劃。 一、1949年至1951年 1949年10月建國后,出于黨政軍一體化管理的需要,延續(xù)建國前夕將全國劃分為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和西北6大行政區(qū),下轄30個省、1個自治區(qū)、1個地方、12個直轄市、5個行署區(qū),共49個省級行政區(qū)。 1、華北行政區(qū)(行政中心北京):轄6個省河北?。ㄊ6ㄊ校⑸轿魇。ㄊ校?、察哈爾省(省會張家囗市)、熱河省(省會承德市)、綏遠(yuǎn)?。ㄊw綏市,今呼和浩特)、平原?。ㄊ锣l(xiāng)市);2個直轄市:北京市和天津市、1個自治區(qū)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2、東北行政區(qū)(行政中心沈陽) 轄5個?。哼|西?。ㄊ\州市)、遼東?。ㄊ矕|市,今丹東)、吉林?。ㄊ郑?、松江?。ㄊ枮I市)、黑龍江?。ㄊR齊哈爾市)。 4個直轄市:沈陽市、撫順市、本溪市、鞍山市。 1個行署區(qū):旅大行署區(qū)(駐地大連市)。 3、華東行政區(qū)(行政中心上海)轄4個省:山東省、浙江省、福建省、臺灣省。 2個直轄市:上海市、南京市。 4個行署區(qū):蘇北(駐地楊州市)、蘇南(駐地?zé)o錫市)、皖南(駐地蕪湖市)、皖北(駐地合肥市)。 4、中南行政區(qū)(行政中心武漢)轄6個?。汉幽鲜。ㄊ_封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廣東省、廣西省。 2個直轄市:武漢市、廣州市。 5、西南行政區(qū)(行政中心重慶市) 轄4個?。核拇ㄊ?、貴州省、云南省、西康?。ㄊ刀ǎ?。 1個地方:西藏地方。 1個直轄市:重慶市。 6、西北行政區(qū)(行政中心西安市) 轄5個?。宏兾魇?、甘肅省、寧夏省(省會銀川市)、青海省、新疆?。ㄊ匣校聒B魯木齊)。 1個直轄市:西安市。 1950年。旅大行署區(qū)改旅大直轄市;四川省劃分為川東、川西、川南、川北4個行署區(qū);3月西康省解放,10月昌都地區(qū)解放。全國轄29個省、1個自治區(qū)、1個地方、13個直轄市、8個行署區(qū)、1個地區(qū),共53個省級行政區(qū)。 1951年,昌都地區(qū)正式成立,5月西藏地方和平解放。西康省駐地遷雅安;全國仍為53個省級行政區(qū)。 二、1952年一一1953年 1952年是省級行政區(qū)撤銷大年。 8月,撤皖北、皖南兩行署區(qū)。合并為安微省(省會合肥市)。 9月,撒川東、川西、川南、川北4行署區(qū),合并為四川省(省會成都市)。 11月,撤蘇北、蘇南2行署區(qū),南京市降格地級市,合并為江蘇?。ㄊ暇┦校?;撤平原省,將新鄉(xiāng)、安陽、濮陽3專區(qū),新鄉(xiāng)市、安陽市2地級市劃歸河南省,菏澤、聊城、湖西3專區(qū)劃歸山東?。蝗霾旃柺?,將雁北專區(qū)、大同市及察南專區(qū)劃歸山西省,察北察南、張家口等地歸河北省。 至此,全國劃分為6大行政區(qū),30個省,1個自治區(qū),12個直轄市,1個地方,1個地區(qū)。 1953年。 哈爾濱、長春升格為直轄市;迪化市更名為烏魯木齊市。全國劃分為6大行政區(qū),30個省,1個自治區(qū)。14個直轄市,1個地方,1個地區(qū)。 三、1954年 1954年4月27日,中共中央作出撤銷6大行政地方中央局黨政機構(gòu)的決定,所屬各省級行政區(qū)由中央直轄,六大局撤銷。 這一年是撤省和降格直轄市的大年。 6月。撤遼東、遼西2省,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降格為地級市,合并為遼寧省(省會沈陽市);長春市降格為地級市并入吉林?。ㄊL春市);撤松江省,哈爾濱降格地級市,并入黑龍江?。ㄊ枮I市);撤綏遠(yuǎn)省,并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首府歸綏更名為呼和浩特)。 7月,武漢市降格地級市并入湖北??;廣州市降為地級市并入廣東省;西安市降為地級市并入陜西??;重慶市降為地級市并入四川省。 9月,撤寧夏省,并入甘肅省。 10月,河南省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市。 至此,全國轄26個省,3個直轄市,1個自治區(qū),1個地方,1個地區(qū),共計32個省級行政區(qū)。 四、1955一一1958 1955年 7月,撤熱河省,分別劃歸河北省、遼寧省和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撤銷西康省并入四川省。 10月1日,撤新疆省,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設(shè)西藏自治區(qū)籌委會,昌都地區(qū)劃歸管轄。 全國分為23個省,2個自治區(qū),3個直轄市,1個自治區(qū)籌委會。 1957年。 7月,設(sh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1958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撤廣西省,設(shè)廣西僮族自治區(qū)(1958年3月5日成立)。 全國分為22個省,4個自治區(qū),3個直轄市,1個自治區(qū)籌委會。 1958年。 天津直轄市降格為地級市,并入河北省(省會天津市)。 改革開放前 一、1959一一1965年 1959年,拉薩地方叛亂,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qū)籌委會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職權(quán)。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區(qū)正式成立。 全國調(diào)整為22個省、5個自治區(qū)、2個直轄市,共2個省級行政區(qū)。 1965年10月12日,“廣西僮族自治區(qū)”改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1961年1月18日,中共八屆九中全會批準(zhǔn)恢復(fù)的慢六大地方中央局,它們分別是:中南局、東北局、西南局、西北局、華北局及華東局。這些中共中央地方局,是中央下的一級組織機構(gòu),有權(quán)領(lǐng)導(dǎo)一個省乃至幾個省的黨委工作。 各中央地方局管轄省市: 中南局駐地武漢市,轄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東北局駐地沈陽市,轄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西南局駐地成都,轄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qū)。 西北局駐地西安,轄陜西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華北局駐地北京市,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華東局駐地上海市,轄上海、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 中央六大地方局文革時期被撤銷。 二、1966一一1968年 1966年,河北省省會由天津市遷往保定市。 1967年1月2日,天津市正式恢復(fù)升格為直轄市,直轄市變?yōu)?個。 1968年1月29日,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河北省省會由保定市遷往石家莊市,1968年2月3日,河北省省會遷移到了石家莊,石家莊成為河北省的第五個省會(河北省省會先后駐過:大名府、天津、北京、保定、石家莊)。 全國調(diào)整為22個省,5個自治區(qū),3個直轄市,共計30個省級行政區(qū)。 三、1969一一1978年 1969年到1978年,全國仍然是30個省級行政區(qū)。 改革開放后 一、1979一一1988年 1988年4月13日,撤廣東省海南行政區(qū),設(shè)立海南省,省會??谑?。 二、1989一一1999年 1997年3月14日,設(shè)立重慶直轄市,轄原四川省的重慶、萬縣、涪陵3個地級市和黔江地區(qū)。 1997年7日1日,香港回歸,共和國政府恢復(fù)對香港行使主權(quán),設(shè)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共和國政府恢復(fù)對澳門行使主權(quán),設(shè)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至此,全國共形成了現(xiàn)有34個省級行政區(qū)的格局,共轄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qū)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 |
|
|
來自: 虛懷若谷 > 《行政區(q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