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聯(lián)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好的對聯(lián)擁有長久的生命力,讓人津津樂道。 第1副對聯(lián)。 古代有個書生坐船過河,書生因為錢不多,所以就和船夫講價錢,希望價錢能夠再便宜點。 船夫說:“瞧你是讀書人,怎么一點道理都不懂呢?你要是嫌貴,當(dāng)初就不要上船。上船了又來講價,天下哪有這個道理的?”
書生有些面紅耳赤,心里也知道自己是錯的,但是現(xiàn)在爭上頭了,也不甘示弱,繼續(xù)胡攪蠻纏:“你這一船人,能賺這么多錢了,就差我窮書生幾個銅板嗎?你說我小氣,我看你也不大氣啊?!?/p> 船上有個做瓦的老板看這兩人鬧得不像話,不禁冷笑一聲:“不就幾個銅板嗎?至于弄得這么不可開交嗎?” 書生更加生氣了,反唇相譏:“你闊氣,你大氣,你貴氣,那你倒是幫我把船錢給出了??!” 老板笑了:“行啊,我可以給你出船錢,但是你必須對出我的下聯(lián)。你是讀書人,不會對不出對子吧?” 書生一聽,還有這好事!瞬間也不生氣了,也不敢朝老板發(fā)脾氣了,有點諂媚的半低著頭:“好嘞,您請出對呀?!?/p> 老板靈機一動,說道:“那就以眼前為題吧,港口撐船,因船錢而講口。” 船夫與周圍乘客聽了,紛紛大笑起來。講口就是降價,這上聯(lián)顯然是嘲笑書生小氣摳搜的樣子。 書生臉上有些發(fā)燙,也有些佩服老板的水平。上聯(lián)的“港口”和“講口”在他們當(dāng)?shù)氐姆窖灾惺侵C音,換言之,下聯(lián)也要諧音才算對上,要不然老板可要賴賬了。 老板看到書生呆住的樣子,也是挺得意的:“怎么樣,讀書人,我這個生意人出的上聯(lián),沒有難倒你這個讀書人吧?” 聽到生意人三個字,書生靈機一動,頓時有了下聯(lián),用手指著老板說:“我有下聯(lián)了!窯頭買瓦,為瓦價以搖頭。”窯頭和搖頭是諧音,也切合瓦窯老板的身份。 老板一聽,行啊這小子,好的吧,這船錢還是幫這窮書生付了吧。 這一下,船夫拿了錢,書生不用付錢,老板聽到了一個好下聯(lián),三全其美,世界太平了。 第2副對聯(lián)。 話說有一天某個船夫在岸邊看到一個老先生騎著小毛驢,醉醺醺地在驢背上搖頭晃腦,情狀十分可笑。 船夫感覺很好笑,于是叫住了老先生:“哈,老人家搖頭晃腦,可能對對子?” 老先生雖然醉了,耳朵還是很靈敏的,回應(yīng)道:“啊,你閣下是叫我嗎?對對子?那不是小菜一碟嗎?” 船夫于是就大聲喊出了上聯(lián):“醉漢騎驢,顛頭簸腦算酒賬。”
這個上聯(lián)形容得栩栩如生,把老先生在馬背上的情況說得生動無比。 老先生雖然醉了,但是腦袋還是清楚的,他一聽,這船夫是在笑話他不停念叨著酒錢呢。得,必須還擊啊。 老先生瞇著眼睛,仔細(xì)往船夫身上看去,忽然靈機一動,以牙還牙說:“艄公搖櫓,打躬作揖討船錢。” 哇塞,這可真是工整媽媽給工整開門,工整到家了。 明明下聯(lián)是打趣船夫,但是船夫卻無言以對,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誰讓他沒事先調(diào)侃別人呢?
第3副對聯(lián)。 古代有個家財萬貫的美女喜歡對對子,所以她找老公特別有意思,居然不是“拋繡球招親”,而是“對對子招親”。 簡單來說,只要是能夠?qū)Τ鱿侣?lián)的才子,就可以抱得美人歸。
而美女出的上聯(lián)是“雪里紅梅,雪映紅梅梅映雪。”上聯(lián)采用了擬人和頂針的手法,畫面生動自然,富有生活趣味,而且很有詩意,是一個頗為不俗的上聯(lián)。 也因此,想要對出完美的下聯(lián)就很有難度了。不少人前來挑戰(zhàn),都折戟沉沙,沒法讓美女滿意。 當(dāng)然了,其實中間有幾個人的下聯(lián)對得也不錯,但是美女也要看帥哥,那些人七老八十,長得很丑,明明下聯(lián)對出來了,美女都故意找茬挑錯,說下聯(lián)不行,誰讓美女有最終解釋權(quán)呢,還是要靠內(nèi)定,還真沒處說理去。
好不容易來了一個小帥哥,張口就對出下聯(lián):“風(fēng)中綠竹,風(fēng)翻綠竹竹翻風(fēng)。” 美女一看,哇塞,人也滿意,下聯(lián)也滿意,這就是如意郎君了,趕緊置辦喜事,送入洞房了! 失業(yè)在家,寫文糊口,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贊賞、收藏和轉(zhuǎn)發(fā)!2塊錢是情,5塊錢是愛,再次感謝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