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北青蘿》 唐·李商隱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落葉人何在,寒云路幾層。 獨(dú)敲初夜磬,閑倚一枝藤。 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 夕陽如細(xì)碎的金箔,緩緩沉入遠(yuǎn)山之巔,余暉溫柔地灑在蜿蜒的小徑上,我輕踏落葉,尋訪那隱匿于世的孤僧。林間,秋風(fēng)輕吟,它們旋轉(zhuǎn)、飄落,似乎在問:那淡泊的身影,究竟棲息于何方? 寒云繚繞,山路曲折,似有無盡層疊,每一步都踏在虛空與現(xiàn)實(shí)的邊緣。這路,不僅通往孤僧的居所,更引領(lǐng)著心靈穿越塵世的喧囂,探尋一份難得的寧靜。 夜幕初降,萬籟俱寂,只聞得一聲清脆的磬響,穿透寒夜,直擊心田。那是孤僧在獨(dú)享的寧靜中,以磬聲為伴,與世無爭。他閑倚古藤,身影與夜色融為一體,仿佛早已超脫于這紛擾的紅塵之外。 站在這宇宙之下,我恍然領(lǐng)悟:世間萬物,皆如微塵般渺小,愛與憎、得與失,在這天地間,又算得了什么?我愿以一顆平和之心,淡看云卷云舒,笑對人生百態(tài),讓心靈回歸那份最初的純凈與安寧。 【02】 《秋月》 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月光輕輕灑落在蜿蜒的清溪之上,那溪水仿佛自碧翠的山頭悠然淌下,帶著山林的清新與寧靜,與這秋日的夜空融為一體,空明而澄澈。水天一色,秋意濃得化不開。 這方天地,仿佛被無形的力量輕輕隔開三十里的距離,遠(yuǎn)離了紅塵的紛擾與喧囂,在這里,讓人忘卻塵世的煩惱,只想沉浸在這份難得的寧靜與美好之中。 抬頭望向遠(yuǎn)方,白云悠然自得,它們或聚或散,隨風(fēng)起舞,無拘無束;紅葉如火,點(diǎn)綴在山林之間,與白云相映,兩者皆悠悠然,自在逍遙。這畫面,美得讓人心醉,也讓人心生向往,仿佛是大自然最真摯的邀請,邀請我們放下一切,與之共舞,共享這份超脫與自由。 站在這秋月之下,仿佛在告訴我們:在這人世間,我們都是渺小的存在,但正是這份渺小,讓我們有機(jī)會去體驗(yàn)、去感受、去珍惜。紅塵雖好,卻也易使人迷失;唯有在這秋月、清溪、白云、紅葉之間,才能找到心靈的歸宿,實(shí)現(xiàn)真正的淡泊與明志。 【03】 《好事近·搖首出紅塵》 宋·朱敦儒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shí)節(jié)。 活計(jì)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fēng)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我輕輕搖頭,決絕地邁出紅塵的羈絆,從此,醒與醉不再受限于時(shí)間的枷鎖。生活,變得簡單而純粹,一襲綠蓑衣,一頂青斗笠,便是我全部的行囊。風(fēng)霜雨雪,四季更迭,我皆以這身裝扮,從容應(yīng)對,仿佛自然之子,與天地共呼吸。 傍晚時(shí)分,風(fēng)漸漸停歇,湖面恢復(fù)了它應(yīng)有的寧靜。我手持釣竿,靜候魚兒上鉤,但此刻,釣絲卻顯得格外悠閑,它似乎也在享受這份寧靜。抬頭望向天際,一彎新月悄然升起,清輝灑滿湖面,波光粼粼,與夜空中點(diǎn)點(diǎn)星辰交相輝映。 目光所及,千里水天一色,浩瀚無垠,令人心胸豁然開朗。遠(yuǎn)處,一只孤鴻掠過,時(shí)隱時(shí)現(xiàn),它的身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孤獨(dú)而自由。我看著它,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那是對自由的向往。 這一刻,我仿佛超脫于塵世之外,所有的煩惱與憂愁都隨風(fēng)而去。紅塵百態(tài),不過是一場過眼云煙,唯有這片刻的寧靜與美好,才是值得我們?nèi)プ穼ず驼湎У?。我靜靜地坐著,任由思緒飄遠(yuǎn),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平和與淡泊,仿佛整個(gè)世界都為之靜止,只留下我與這清風(fēng)、明月、孤鴻。 【04】 《玄都觀桃花》 唐·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漫步于紫陌紅塵之中,那紛擾的世俗之氣輕輕拂面而過,如同細(xì)語,訴說著人間的繁華與喧囂。街頭巷尾,人潮涌動(dòng),每個(gè)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歸來的喜悅,無一不提及那場春日里的賞花盛事。 踏入玄都觀的那一刻,眼前,是一片絢爛至極的桃花林,千樹萬樹,競相綻放,粉白相間,如云似霞,美得令人心醉。這滿園的春色,竟是在劉禹錫離去之后,悄然綻放,借桃花諷刺當(dāng)時(shí)得勢的權(quán)貴。 站在這片桃花海中,心中再無雜念,唯有這份眼前的美好,讓我深刻體會到“淡泊明志”的真諦。紅塵百態(tài),終究不過是過眼云煙。這滿園的桃花,更讓我領(lǐng)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在紛擾的世界中,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方能感受到生命最純粹的美好。 【05】 《偶成》 宋·夏竦 非才遍歷清華地,悟佛方為止足身。 浮名浮利莫相試,三千世界一微塵。 我,本是凡塵一粒,卻不經(jīng)意間,踏入了那清華滿地的世界。那里的風(fēng),似乎都帶著書香與墨香,每一片葉,每一朵花,都訴說著不凡的故事。然而,心中卻漸漸升起一絲迷茫,這份才情與際遇,是否真的屬于我? 直至一日,佛光普照,心靈之門轟然洞開。我恍然大悟,原來真正的歸宿,不在于外界的繁華與榮耀,而在于內(nèi)心的平和與滿足。于是,我選擇止步,不再追逐那些虛無縹緲的浮名浮利,它們?nèi)缤^眼云煙,終將隨風(fēng)而散。 站在三千世界的盡頭回望,自己不過是這宇宙中的一粒微塵,渺小而又微不足道。但正是這份渺小,讓我學(xué)會了謙卑,學(xué)會了珍惜。我開始懂得,生命的價(jià)值不在于擁有多少,而在于如何活出自己的色彩,如何在有限的時(shí)間里,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此刻的我,心如止水,波瀾不驚。紅塵百態(tài),盡收眼底,卻已無法再動(dòng)搖我的本心。我知道,自己已經(jīng)找到了心靈的歸宿,那份淡泊與明志,將伴隨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gè)春夏秋冬。 【06】 《杭州開元寺牡丹》 唐·張祜 濃艷初開小藥欄,人人惆悵出長安。 風(fēng)流卻是錢塘寺,不踏紅塵見牡丹。 在那古木參天的小藥欄旁,牡丹悄然綻放,其色濃艷,這花兒,不張揚(yáng),卻自有一股難以言喻的風(fēng)華,讓人駐足,心生憐愛。 然而人人卻因離開長安而惆悵滿懷,帶著一身的塵埃與疲憊。長安,那個(gè)夢開始又結(jié)束的地方,見證了太多的悲歡離合,讓人在追逐與失落間徘徊。 錢塘江畔,開元寺內(nèi),竟有這樣一方凈土,有著別樣的風(fēng)流韻味,讓心靈得以棲息。這里的牡丹,不似人間煙火,它們靜靜地開在佛前,不染塵埃,不問世事,只愿將最美的姿態(tài),獻(xiàn)給每一個(gè)有緣人。 長安代表著世俗的紛擾,而開元寺的牡丹則象征著一種超脫塵世的美好。站在這片牡丹花海前,心中的惆悵隨風(fēng)而散,真正的風(fēng)流,不在于世間的繁華與喧囂,而在于內(nèi)心的寧靜與超脫。原來,不必踏遍紅塵,不必歷經(jīng)滄桑,只需一轉(zhuǎn)身,心中都會有一片屬于自己的牡丹園。 【07】 《歸隱》 宋·陳摶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貴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見笙歌聒醉人。 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歲月悠悠,十年光景,我踏遍紅塵繁華地,奔波闖蕩,心卻似浮萍難定根。驀然回首,卻青山依舊在,云深夢頻回。 那紫陌紅塵,縱有萬般榮耀加身,怎及得一場安穩(wěn)的酣眠,夢里無爭,心自安詳。朱門富貴逼人,卻不如安貧樂道來得自在,寒舍簡陋,一粥一飯,心無掛礙,自在清貧。 世間紛擾,愁緒難抑,每聞劍戟之聲,扶危救難,英雄氣概雖壯,卻添幾分蒼涼。醉生夢死間,笙歌鼎沸,喧囂入耳,非我所愿,唯覺沉悶,靈魂渴望一方凈土。 于是,決定攜著舊日書卷,踏上歸隱之路,步入久違的竹林深處,野花爛漫,啼鳥聲聲,它們不問過往,只道此刻春光正好,萬物皆春。 歸隱,不是逃避,看透了世間的功名利祿,厭倦了紛爭與喧鬧。紫陌朱門的富貴,在他眼中已失去了魅力。 【08】 《勸酒十四首·不如來飲酒七首》 唐·白居易 莫入紅塵去,令人心力勞。 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 且滅嗔中火,休磨笑里刀。 不如來飲酒,穩(wěn)臥醉陶陶。 莫讓俗世塵埃,染了心靈的清逸,會讓人身心俱疲。世人追逐,如兩蝸相爭于細(xì)角之間,最終所得不過是像牛毛般細(xì)微。 不如,滅掉心中那抹嗔怒的火焰,別去打磨那笑里藏著的刀,遠(yuǎn)離勾心斗角?;鞔猴L(fēng),溫柔了歲月,也溫柔了自己。來吧,讓我們舉杯相邀,將煩惱暫拋九霄云外。 或許經(jīng)歷了塵世的諸多紛擾,看盡了人們?yōu)榱讼夘^小利爭得頭破血流。飲酒醉臥,酒香四溢中,尋一隅寧靜,穩(wěn)臥于歲月靜好之中,醉眼朦朧間,世界變得柔軟而夢幻。不是逃避,而是在這片刻的沉醉里,找到了心靈的歸宿,體會到了“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的超然與自在。 如此,紅塵雖在,心已遠(yuǎn)行,于一壺清酒間,悟透了生活的真諦——不必過分執(zhí)著于得失,方能大徹大悟,淡泊名利,笑看人間百態(tài)。 【09】 《雙調(diào)·青江引·幽居》 元·張可久 紅塵是非不到我,茅屋秋風(fēng)破。 山村小過活,老硯閑工覽。 疏籬外玉梅三四朵。 在那避世的幽居深處,紅塵的喧囂與是非,悄然止步于我的門扉之外。秋風(fēng)輕撫,不問世事,只與一座簡陋卻溫馨的茅屋為伴,就算秋風(fēng)刮破也無妨。 山村的日子,簡單而純粹,每一日都是對生活的細(xì)細(xì)品味。過著細(xì)水長流的小日子,與世無爭,心自安寧。 案頭的老硯,靜靜地躺在那里,偶爾閑著時(shí)就拿來賞玩,那是對過往時(shí)光的緬懷,也是對文化底蘊(yùn)的一份敬仰。筆走龍蛇,雖已不再頻繁,但那份對文字的熱愛,卻如同老酒,越陳越香。 疏籬之外,幾枝玉梅悄然綻放,不張揚(yáng),不炫耀,卻以它獨(dú)有的清雅,裝點(diǎn)著這方小小的天地。那三四朵梅花,不畏嚴(yán)寒,傲然挺立,它們的存在,讓這幽居更添了幾分高潔與超脫。 【10】 《石上偈》 清·曹雪芹 無才可去補(bǔ)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zhèn)鳎?/strong> 《石上偈》輕吟間,是一抹淡然的自嘲與超脫。非是無能繪蒼穹,而是心向紅塵深處游,縱得千年時(shí)光,亦覺枉然一夢。那過往煙云,身前身后,皆是緣淺情深的故事,輕輕鋪展在歲月的石階上,無人問及,也無需銘記。 在這紛擾世間,我似一葉扁舟,隨波逐流,不問歸期。非是補(bǔ)天裂的壯志難酬,而是悟透了世事如棋,局局新的淡然。紅塵啊,你以萬千姿態(tài)誘惑眾生,我卻以一笑置之,將那些榮辱得失,化作心頭輕風(fēng)一縷,隨風(fēng)而散。 身前事,如煙云過眼;身后名,不過黃土一抔。不求誰人執(zhí)筆,將我這平凡一生,繪成傳奇篇章,只愿心間留一抹清明,照見世間百態(tài),卻不被其所累。在這石上,刻下的不僅是偈語,更是對生命最純粹的領(lǐng)悟——繁華落盡,終歸平淡,大徹大悟之后,方知淡泊明志,方為人生至境。 如此,我便在這紅塵邊緣,靜靜觀望著,不言不語,卻已洞察了世間所有的深情與薄涼。每一縷風(fēng),每一片云,都承載著我對這世界溫柔以待的期許,而我的心,卻如這石上偈語,歷經(jīng)滄桑,依舊清澈如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