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腎損,百病生!3味良藥,補肝腎、填精血、強筋骨,肝病也逃了! 《黃帝內(nèi)經(jīng)》有言“精者,生之本也;血者,生之華也?!倍案尾匮?、腎生精”?!熬?、血”是生命的根本,是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正常運轉(zhuǎn)的源發(fā)動力。 若是肝腎受損、精血虧虛,身體這整個大廈的穩(wěn)定性都會受到影響: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腰膝酸軟、體力疲乏......時間一長,還可能給肝炎、腎炎、腎結(jié)石、肝硬化等疾病可乘之機(jī)! 那當(dāng)“肝腎虧損”降臨的時候,我們應(yīng)當(dāng)如何應(yīng)對呢?今天這篇文章就給大家介紹3味身手不凡的中藥,補肝腎、填精血、強筋骨,臨床上,我也常將他們作為治肝方劑中的“主力軍”,它們就是杜仲、菟絲子、雞血藤! 1. 杜仲 兩千多年來,杜仲一直被醫(yī)家奉為溫補強壯的佳品。它入肝、腎經(jīng),為治腎虛腰膝酸痛或筋骨無力之要藥,兼降血壓(陰虛陽亢型)。 像一些朋友肝腎兩虛,筋骨問題比較突出:手麻腳麻、關(guān)節(jié)屈伸不利、腰膝酸軟......這味藥用好了,就能幫您不少忙!臨床上它常與核桃肉、川斷等一同使用。 2.菟絲子 菟絲子甘補辛潤,性平偏溫,一方面入腎經(jīng),善補陽益陰、固精縮尿,一方面入肝、脾經(jīng),善養(yǎng)肝明目、補脾止瀉,像肝腎兩虛、肝血不足、視物模糊、脾元不足的朋友都可以巧借這味良藥之力解決。(大便燥結(jié)、陰虛火旺、陽強者慎服。) 對于因濕熱引起的肝病癥狀,如黃疸、腹脹等,菟絲子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臨床上常與茵陳、柴胡等配伍。國醫(yī)大師楊春波的“沙苑補氣湯”(調(diào)治脾腎氣虛血瘀型肝炎的基礎(chǔ)方)也是用到了這菟絲子這味良藥。 3.雞血藤 雞血藤苦泄溫通,微甘能補,既活血通絡(luò)而止痛,又補血舒筋而止痛,治血瘀、血虛有寒諸證可投,血虛痹痛麻木者最宜。 臨床多配伍當(dāng)歸、川芎、大血藤、茺蔚子等活血藥相配伍。辨證加減還可用于肝硬化、肝炎、肝囊腫等疾患(癥屬氣滯血瘀者)的調(diào)治。 像一些朋友體內(nèi)瘀血重:痛有定處(疼痛部位固定)、頭暈?zāi)垦?、心悸失眠、爪甲不榮(指甲缺乏光澤或變形)、肢體麻木、面色晦暗、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它也能幫上您忙! 這時候可能會有朋友說“怎么沒有劑量?”不是不想告訴大家,而是中醫(yī)看病講究一個“活”字,就像量體裁衣一樣,每個人的情況、病情的輕重、時間長短都不一樣,劑量肯定存在差異。 要是直接照搬別人的藥方,不管自己的情況,那再好的方子也解決不了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