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是我國成年人死亡和殘疾的首位病因,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據(jù)估算,我國居民卒中終生發(fā)病風險為39.3%,居全球首位。腦卒中主要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腦卒中,其中缺血性腦卒中是腦卒中的主要類型,約占70%。 靜脈溶栓是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恢復血流灌注的最主要手段。臨床上使用的溶栓藥物可分為以下三代: 
 對于卒中再灌注治療,既往研究顯示: 發(fā)病至治療時間每節(jié)約1分鐘,獲得平均1.8天的額外健康壽命;發(fā)病至治療時間提前15分鐘,可以為患者增加1個月的健康生活時間;而每延誤15分鐘,得到良性治療結(jié)構(gòu)的概率降低10%。 接受介入治療提前20分鐘,患者可獲得平均3個月的額外健康時間。傳統(tǒng)藥物難以滿足卒中救治“快速”的需求:第一代溶栓藥物代表尿激酶:無特異性,出血風險大,需靜滴給藥,用時30min。第二代溶栓藥物代表阿替普酶(rt-PA):需靜推+靜滴給藥,一般用時60ming。而替奈普酶靜脈推注5~10s,一針溶栓,方便快捷。 替奈普酶(tenecteplase,TNK)是近年來國際上AIS靜脈溶栓研究的熱點藥物,且越來越多的臨床證據(jù)提示其療效和安全性與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rt-PA)類似。近日,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jīng)內(nèi)科分會腦血管病學組制定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替奈普酶靜脈溶栓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以期指導臨床醫(yī)師合理使用替奈普酶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 TNK是rt-PA的變構(gòu)體,通過對rt-PA 的三個基因位點進行生物工程改造而來。替奈普酶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半衰期更長,單次僅需幾秒鐘快速靜脈推注給藥即可,溶栓更簡單; (2)提高纖維蛋白原特異性,消耗纖維蛋白原較少,引起系統(tǒng)性纖溶作用弱,出血風險也較低,溶栓更安全; (3)對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 的抵抗性增加,溶栓活性更強,療效更強。【阿替普酶vs替奈普酶】阿替普酶靜脈推注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全球標準療法,但是在臨床使用時仍存在一些問題:(1)4.5小時時間窗限制。超過時間限制,將產(chǎn)生神經(jīng)毒性,造成神經(jīng)元損傷。(2)阿替普酶半衰期較短(5 min),在臨床治療中往往需要使用高劑量。而高濃度纖溶酶原激活劑的使用易產(chǎn)生神經(jīng)毒性和出血副作用。阿替普酶與替奈普酶藥動學特點詳見下圖:相較于阿替普酶,替奈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更簡單、更安全、療效更強。此外,替奈普酶還具有價格優(yōu)勢,更經(jīng)濟。因此,在臨床應用中具有優(yōu)勢。 專家共識對替奈普酶靜脈溶栓治療缺血性卒中的適應證、藥物劑量和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推薦意見,具體匯總?cè)缦拢?/span> (一)適應證與時間窗1. 發(fā)病4.5h內(nèi)符合rt-PA靜脈溶栓適應癥的AIS患者,靜脈注射TNK有效且安全性好(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2. TNK靜脈溶栓治療AIS前后的管理措施與rt-PA靜脈溶栓相同(Ⅰ級推薦,A級證據(jù))。3. 在移動卒中單元院前靜脈溶栓治療AIS,可使用TNK靜脈注射(Ⅱ級推薦,B級證據(jù))。 4.對發(fā)病4.5~24h,或起病時間不明、但距離最后正常時間小于24h,伴有大血管閉塞且存在灌注不匹配的AIS患者, TNK靜脈溶栓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Ⅲ級推薦,C級證據(jù))。對于發(fā)病4.5h內(nèi)伴有大血管閉塞、并擬行橋接取栓的AIS患者,0.25mg/kg TNK較標準劑量rt-PA靜脈溶栓顯著提高再灌注率,并縮短動脈穿刺時間(Ⅱ級推薦,B級證據(jù))。AIS靜脈溶栓推薦使用TNK劑量為0.25mg/kg靜脈注射,最大劑量不超過25mg (Ⅱ級推薦,A級證據(jù))。TNK 0.25mg/kg與標準劑量rt-PA靜脈溶栓治療AIS的安全性相似,未增加顱內(nèi)出血風險(A級證據(jù))。 目前的臨床研究證據(jù)表明,替奈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療效不遜于阿替普酶,應用前景良好。目前仍有多項針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伴有不同特征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及真實世界研究在研,以期能提供更高質(zhì)量等級的證據(jù)。 (一)發(fā)病4.5 h內(nèi)AIS作為新一代溶栓藥物,TNK便捷的給藥方式及優(yōu)越的藥理學特性,使其成為目前更具前景的一線溶栓藥物。期待更多的臨床研究能為 TNK靜脈溶栓治療AIS提供更確鑿的證據(jù),也期待更多新型溶栓藥的研發(fā)為AIS的救治提供更有力手段。[1]《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概要[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20,17(05):272-281.[2] Feigin VL, Nguyen G, Cercy K, Johnson CO, Alam T,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Country-Specific Lifetime Risks of Stroke, 1990 and 2016. N Engl J Med 2018;379:2429-2437.[3] Li Z, Jiang Y, Li H, Xian Y, Wang Y. China's response to the rising stroke burden. Bmj 2019;364:l879.[4]急性缺血性卒中替奈普酶靜脈溶栓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 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 2022, 48(11):641-651[5]許燕艷, 陳珊莉, 陳丹,等. 缺血性腦卒中溶栓藥物研究進展[J]. 生物工程學報, 2020, 36(10):11[6]孫旭紅, 吳菁. 替奈普酶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J]. 中國臨床神經(jīng)科學, 2019, 27(6):12.Arzt@梅斯醫(yī)學(微信號:Arzt-b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