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一下,一幅幅茂盛的樹木、潺潺的流水躍然紙上,栩栩如生,讓人忍不住驚嘆:“這確定是剪紙?我還以為是哪位大師的水彩杰作呢!”這,就是來自東北的神奇大姐——李寶鳳,用一把剪刀創(chuàng)造的奇跡。
李寶鳳的剪紙作品,美得讓人難以置信。它們不僅被誤認為水彩畫,更有甚者,在她的個人展覽上,觀眾紛紛竊竊私語:“這真的不是油畫嗎?簡直太不可思議了!”這背后的秘密,全在于李寶鳳獨創(chuàng)的“多層套色剪紙”技藝。每一層,都是一幅精心雕琢的單層剪紙,色彩斑斕,層層疊加,最終呈現(xiàn)出令人震撼的“水彩”乃至“油畫”效果。
別看李寶鳳如今聲名遠揚,她的起點卻異常平凡。出身農(nóng)村,沒有機會上大學,但幸運的是,她有一對開明的父母,發(fā)現(xiàn)了她對繪畫的熱愛,并給予無限支持。鉛筆成了她的最初畫筆,玻璃柜、窗戶成了她的畫布。正是這份熱愛與堅持,讓她在考學失敗后,憑借繪畫特長成為了一名小學美術老師。
在任教初期,李寶鳳目睹了孩子們對藝術的渴望卻因經(jīng)濟條件受限而無法滿足的現(xiàn)實。這份心酸,激發(fā)了她用剪紙為孩子們打開藝術之門的決心。于是,剪刀成為了她的新伙伴,而她也用這一雙巧手,將普通紙張變成了東北風情的冬日雪景、栩栩如生的《絲綢之路》場景,以及四大名著的經(jīng)典再現(xiàn)。
李寶鳳的剪紙作品,不僅在國內(nèi)引起轟動,更在國際上贏得了廣泛贊譽。她的《大觀園》作品,長3米、高1.8米,立體展示了55位紅樓人物形象,讓中國“紅學”泰斗周汝昌老先生都贊不絕口。而她的多層套色剪紙技藝,更是讓傳統(tǒng)剪紙煥發(fā)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面對榮譽與贊譽,李寶鳳始終保持清醒與謙遜。她深知剪紙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珍貴與重要,因此不遺余力地推廣與傳承。她開辦學校、教授剪紙技藝,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這門古老而美麗的藝術。
|
|
|
來自: 天童老僧 > 《剪紙/折紙/紙雕/紙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