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種手段打造優(yōu)秀班集體 6月我們共讀《做一個專業(yè)的班主任》。王曉春老師說,設置教師這樣一種職業(yè),就是請他來影響學生的,教書也好,育人也好,總之是要對學生施加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不是任意的,書中詳細地介紹了十種影響學生的手段。這些手段我在班級管理中或多或少都有運用,應用較多有制定規(guī)矩,表揚,獎勵,懲罰 1.制定規(guī)矩 每次我接一個新班會給學生定規(guī)矩,每個學期開學的第一周會領學生復習規(guī)矩,并讓學生把規(guī)矩抄下來。正如王老師所說,班規(guī)最好條款不要太多,不要喊口號,內(nèi)容要切實可行,好操作。我給學生的規(guī)矩內(nèi)容如下: 靜靜老師告訴你 課堂紀律: 一、上課安靜聽講,不妨礙同學學習; 二、說與課堂有關的話,看與課本有關的書籍,做與課堂有關的事。 三、上課精神飽滿,不可以睡覺; 四、自習課做事安靜,學習專心,不做課堂以外的工作。 最美坐姿: 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挺胸抬頭,目視前方。 課間紀律: 上課很辛苦,下課要休息。 伏案深呼吸,備好書本筆。 操場做游戲,安全排第一。 上課鈴聲響,教室坐整齊。 走廊準則: 前后排成1字形,靠右慢走保安靜。 班規(guī)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跟著年級的變化而改變,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課間紀律的最后一條就是我上學期新增加的。我的班級在四樓,如果等鈴聲響再排隊進教室,至少需要兩分鐘,那也就是說每節(jié)課都會晚兩分鐘上課,一個班級45人,浪費的就是90分鐘。高年級學生有一定的時間觀念,我要求他們在鈴聲不響時就往教室走,上課鈴聲響,必須在教室里坐好,坐整齊。遲到的學生,第一次第二次站三五分鐘,就可以回座位,遲到三四次,就要站十分鐘左右,才可以回座位。那么,這條規(guī)矩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就不適合,他們還沒有形成時間觀念,他們只有在聽到鈴聲之后才知道上課了,才會走回教室。 2.表揚 我最常用的喚醒學生自驅(qū)力的手段是表揚。表揚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感受到成就感、價值感。 兩年前我接手一個新班——五年級,因為那三年的特殊原因,學生整體成績差,接班后第一次學校檢測竟然有三分之一學生成績不及格,其中還有6名低下學生。紀律也不太好,班級里有兩個學生是學校出了名的淘氣包。于是我想盡辦法表揚學生。 首先我給學生寫表揚信,隆重而有儀式感的表揚。每周重點觀察幾個學生,先從最弱的學生開始寫表揚信,比如成績差的,在班里不受歡迎的,行為習慣差的,他們無論多么差勁,也能找出幾個優(yōu)點,就是想著法的表揚,讓他們擁有共同體感覺,他們被需要,被感謝,被看見。每個周五伴隨著激昂的頒獎進行曲,我大聲宣讀表揚信,請學生到前面領取。如果有時間,我還會提前把表揚信拍照發(fā)給家長,讓他看見孩子的進步與被關注,同時他們也會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用心。每次寫完表揚信,我都會做好記錄,防止漏掉一個學生。也就是說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我寫的表揚信。 平時,我還會隨手拍下學生美好的一幕,大屏幕展示,或者發(fā)給家長。這是我前幾天發(fā)給一位家長的,孩子六年級上學期時轉(zhuǎn)入我們班,頭腦靈活,就是那一手字令我頭痛不已。最近這段時間,他書寫有進步了,我拍了他的課堂作業(yè)照片發(fā)給家長,讓家長為孩子的進步祝賀。 我還會有階段性表揚,比如期中,期末,我會給予學生各種表揚,比如語數(shù)英三科總成績290分的,每科成績都達到90分的,有進步的,最受歡迎的,最愛勞動的,唱歌最好聽的,最喜歡運動的等等,頒發(fā)獎狀和獎品。 3.獎勵 我喜歡獎勵學生,而且要求簡單,每天完成作業(yè)就可以得到獎勵。如果要學生對學習抱有持久的興趣,除了知識本身,還需要外部激勵,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獎勵就是最好的外部激勵。小學低年級,發(fā)個小紅花學生就樂壞了,高年級,小紅花不好使了,我們可以換成其他的方式。我經(jīng)常對學生說:“學生學生,以學為生,學習就是你們的工作?!睘榱伺囵B(yǎng)學生良好的工作習慣,只要學生每天按時完成作業(yè),就可以得到10積分(我們把它叫做班幣),一周得50積分,每周五發(fā)一次,100積分以上就可以換購物品:作文本,記號筆,魯班鎖,零錢包,小筆筒,護手霜等等。學生喜歡的小東西,能滿足的盡量滿足。除了物質(zhì)獎勵,還有特權(quán)獎勵,比如跟老師合影,跟同學合影,老師背著走一圈,免寫一項作業(yè)等。每周固定時間換購,經(jīng)過一個學期,班級里除了一個厭學的、家長不配合的學生不完成作業(yè),其余都能完成作業(yè),都能得到獎勵。 我覺得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物質(zhì)獎勵對學生的激勵越來越小,他們更喜歡特權(quán)獎勵。如果你一直帶一個班,就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表揚與獎勵的方式。 4.懲罰 我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周五,兩個學生打架,互相損壞了東西,了解情況時,其中一個孩子我單獨詢問時他說一樣,家長來時他又說一樣,弄得我很被動。最終我和兩位家長協(xié)商達成一致,互相賠禮道歉,損壞物品互賠。周一上學了,那個改口的學生告訴我,父母不同意賠償了。這真是有其子必有其父母?。∥以趺崔k?去把父母再請來嗎?請家長來,一番口舌兩種結(jié)果,一種他不情愿地賠了,一種他依然堅決不賠,最后鬧得不歡而散,還浪費我的時間。哎,我就自己花了十幾塊錢買了幾支筆賠了。 事后我反思,怎樣才能實事求是地跟家長說明情況呢?第一是調(diào)取監(jiān)控,實拍最能說明事實;第二,在無法調(diào)取監(jiān)控時,請學生寫說明書,當事學生寫,旁觀學生寫。學生發(fā)生的事情,學生自己跟家長說清楚,教師不要去描述。因為我們在描述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帶上個人情感,不能事實求是地說明情況,說不定那句話就觸動了家長的情緒,不利于家校合力。這是我們班級《違反紀律說明書》,這是我外出學習時,學生發(fā)生事件寫的說明書。 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學生,而是鼓勵學生敢于面對現(xiàn)實,敢于承擔錯誤、改正錯誤。有些孩子就是在不斷試錯中成長起來的,班主任要給予他們更多愛心耐心,更多時間。 通過我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學生的成績比以前進步了,自信心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增強了。今年四月份,我所帶的班級被評為鳳城市三好班級。 總之,作為教師,無論是班主任,還是科任,要想盡辦法運用各種手段去影響學生,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喚醒每一個學生的內(nèi)驅(qū)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看見自己的美好,并不斷追求美好,讓他們盡可能對學習,對生活抱有熱情高漲的情緒,活出專屬于他們自己的獨特風景。 ![]() |
|
|
來自: 昵稱32521059 > 《班主任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