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不要自我設(shè)限,生活有很多選擇,一切應(yīng)出于本心,而非他人的命令。 就像梭羅,厭倦了在幾百萬人的大城市中孤獨的生活,他選擇離開城市,到鄉(xiāng)下去,到瓦爾登湖邊去,自己伐木做屋,自己開墾田地自給自足,自己觀察身邊的這個世界,和自然界達成妥協(xié),讓自己的內(nèi)心獲得熨貼。 如果是我,厭倦了城市生活,我也會做這種選擇。他是和土撥鼠、鷓鴣鳥、赤鏈蛇做鄰居,研究動物們?nèi)绾蔚纳?,我會換種選擇,我要和植物做鄰居,觀察竹筍如何破土、稻禾如何抽穗、朱瑾如何吐蕊、櫻花如何絢爛天地、夾竹桃如何艷麗眼簾、藍花楹如何紫了微風、水蜜桃如何結(jié)實、枇杷如何酸透人的牙齒…… 比起動物,我更喜歡植物的青翠、葳蕤和碩果累累。它們不吵鬧,安安靜靜的生長,不是在波光瀲滟的湖邊澄澈,就是在晚風中搖曳婆娑的樹葉。它們可以如白楊和輕松般高聳入云端,也可以如豌豆苗或牽?;ㄙ橘朐谕恋?、房檐,纏繞著樹木、竹竿、墻壁。它們可以在春雨后快樂的成長,泛著晴空蔚藍的光芒,也可以無懼雨雪風霜,無論烈日多么灼熱,寒風暴雨多么猖狂,沒有誰可以擊倒植物生長的精神。 這一點,我覺得這是我若需要的。人應(yīng)該能夠挺直脊梁,無懼人間悲痛荒涼,也要能彎下腰,挨過生活的毒打。誰都有難熬的時刻,植物也不例外??墒?,如何熬過去,用什么樣的心情,熬過去之后如何生長,這可以像植物進行學(xué)習。它們的行動緩慢、生長節(jié)奏鮮明、內(nèi)心寧靜,更容易讓觀察著獲得感悟。 這樣不是說從動物身上不可以獲得,可以,只是我更愿意選擇植物罷了,起碼不那么危險。如果實在想看動物的生存方式,從而內(nèi)心獲得感悟,我建議觀看紀錄片,地球脈動、藍色星球、捕食者等等都是不錯的片子,大有裨益。 當梭羅放棄城市的生活,一個人跑到森林中獨自建造木屋,種豆、捕魚、汲水,自娛自樂,這種生活就是我十五歲前的樣子呀。如今你若問我愿不愿意過這種茹毛飲血般的生活,我肯定是不干的,荒野求生可以是尋求一時的刺激,而非一輩子的抉擇,而且他也只堅持了一段時間,沒有用這種方式度過余生。意思就是說,人還是得群居,不論城市或者鄉(xiāng)村,獨自一人,實在痛苦。我的話,就要虛度時光,哪里都行,不一定非要隱居,非得遠離人群。只要你不說話,別人的熱鬧就打擾不到你的內(nèi)心。只要你選擇孤獨,寂寞自然回來找你,又何必去湖邊尋找生活的答案呢? 生活的答案就在你的心里:日子可以是各種各樣過的,生活在大城市,點外賣、擠地鐵、為了年薪成十上百萬將腦殼薅禿嚕皮、未老先衰是一種選擇;生活在十八線鄉(xiāng)鎮(zhèn),上完班就去釣魚、約二三好友到處嗨皮、親近自然、陪伴家人也是種選擇;就算你想躺平,一個人過,只管無憂無慮,不顧明日煩惱纏身,更是一種選擇……無論何種選擇,只要你遵從本心,心靈感到快樂,在我看來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生活本來就沒有答案,你都想要過吃山珍、棄海味、尋嫩模、開豪車、住別墅、戴名表的生活,你盡可以去追逐,人生不過一種選擇,你想要風光,沒什么不活;你想要過粗茶淡飯、細水長流、一眼望的到頭的太平日子,虛度你的青春和歲月,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不耽誤別人,自己想怎么活,那就怎么過。 人生是一種選擇,過夠了,還可以換一種生活,變一個性格。 這人哪,拿起會獲得很多,放下也能領(lǐng)悟更多,至于你是選擇物質(zhì)還是精神,一切隨你。至于兩個你都想要,又拿得起,又放得下,那你且試試。反正我只知道,有得必有失,兩個都能得到,十中無一。 對于生活,怎么都能過。有錢,有富裕、奢靡的活法。貧窮,買不起貨,那就充盈內(nèi)心的生活。財富有兩種,物質(zhì)或精神,我總得滿足一個。比起物質(zhì),顯然精神的富裕更適合普通人。畢竟,現(xiàn)在的中國,到處都有青山綠水,在云南,哪里都有花朵開在山坡或者心窩。 生命并沒有意義。一切價值,都來自于你的賦予。你覺得幸福,它就有價值和存在的意義。你感到不幸,看什么都不順眼,覺得誰都在和你做對,你想要發(fā)怒,順手就把心愛的東西丟棄,那一瞬,再珍貴的寶貝,也沒有任何價值。因此,請別焦慮的生活,日子無非就是見招拆招,你敢水來我就土掩,你敢兵來我就將擋,如此而已。 好好的生活,不要內(nèi)耗,不要焦慮,接近自然可以獲取解藥;踏實的生活,生活是一片曠野,充滿了各種可能、各種美好,別自我設(shè)限,覺得自己是條鐵軌,只能直來直去,只能一根腸子通屁股,換個角度,世界大有不同。 ![]() 借 借一縷清風 滌凈 滿身煙塵 ![]() 感覺 去鄰居家玩樂 朋友問我: 住別墅是什么感覺? 還把是房檐底下生活 雞毛蒜皮,是非口舌 一樣都不曾躲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