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察病指南》中有這樣一句話“桂堂之心,使人人知道有此方、此論也?!?/span> 意思是說:一個醫(yī)生,能救治的人是有限的,有什么東西一定不能藏著掖著,應該廣為流傳才好。唯有如此,才能救更多的人于水火之間! 作為研究肝病40多個年頭的醫(yī)生,我也想把自己這些年積累的經(jīng)驗、妙法無條件地分享給大家,讓更多的人受益。 今天呢,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養(yǎng)肝果”,消脂降濁、活血安神的功效還是不錯的,如果您存在睡不好、肥胖、高血脂、脂肪肝、息肉等問題,都可以試試用它泡水! ![]() 它就是烏梅! 1. 化脂降濁 烏梅性味酸澀,富含多種有機酸和維生素C、抗氧化物質(zhì)等,能夠有效地清除體內(nèi)毒素,凈化肝臟和全身血液,減少血液中的脂質(zhì)沉積。 在中醫(yī)臨床中,烏梅常用于調(diào)治與脂肪代謝相關的病癥,如高脂血癥、脂肪肝、痰濕型肥胖等。 烏梅湯 功效:輔助降血脂、清肝除濁; 組成:烏梅10g,山楂、陳皮、荷葉各5g,甘草3g,大棗5個左右。 做法:將所有原料清洗后加入適量的水中煮沸,轉(zhuǎn)小火慢煮約30分鐘即可。 特別提示:脾胃虛弱、大便不成形者不宜多飲。 2. 斂肝血,助睡眠 中醫(yī)認為,酸味入肝,可滋養(yǎng)肝血、平息肝火,并有助于肝氣的收斂與藏血功能的發(fā)揮,立秋后服用最佳。像一些朋友肝血虧虛, 肢體麻木、關節(jié)拘急、手足震顫、爪甲干枯脆薄、視物模糊......且睡眠問題突出,就可以嘗試用一下烏梅。 大家平日可取烏梅30克,白糖30克,水煎,于睡前服用,可斂木安中。 特別提示:糖尿病人忌用。 在這里再給大家介紹2個食療方: 烏梅山楂湯: 山楂10克,烏梅10克,白糖適量同煮,可生津止渴,適宜于暑熱煩悶、食欲不振、口燥舌干等。 烏梅生姜湯: 生姜10克,烏梅10克,加紅糖適量,同煎煮??蓽匚干⒑?、和胃止嘔,可用于胃寒嘔逆,妊娠嘔吐,以及暈動癥。 特別提示:做代茶飲最好使用藥用烏梅!一次也不可喝太多,適量!孕婦及哺乳期婦女、3歲以下的小朋友、濕熱實邪者應少食或不食烏梅! 要說烏梅哪個功效最值得一提,莫過于“除息肉”?!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言:烏梅“蝕惡肉”。古人口中的“惡肉”兩個字代指一切腐敗之肉,肌肉潰爛、息肉等等這些都囊括其中。 ![]() 之前接診過一個患者,單位體檢的時候查出來“膽囊多發(fā)息肉”,她性格急躁易怒,時有右上腹疼痛,大便偏干,2~3天一次,小便色黃,伴有口苦,舌質(zhì)偏紅,舌苔黃膩。 我給她用了大柴胡湯加烏梅、白僵蠶、威靈仙、炒薏苡仁。2個療程后,再去復查,發(fā)現(xiàn)息肉變小了,我也由衷地為她感到高興! 中醫(yī)講,陽化氣,陰成形。其實膽囊息肉也好,結(jié)節(jié)、脂肪瘤、腫瘤等也罷,本質(zhì)上就是陰實成形,氣血瘀堵、痰濕互結(jié)所致。這也意味著烏梅在這些疾患上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看到這里的朋友,是不是覺得“烏梅”很神奇呢?其實,中醫(yī)藥發(fā)展幾千年,烏梅也只是眾多良藥中的一種,需要我們學習、挖掘的實在是太多了! 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代茶飲作用有限,如果您存在脂肪肝、膽囊息肉、肝血虧虛等問題,想知道怎么從根上解決,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發(fā)送您的病癥名,我會根據(jù)您的情況,毫無保留地把對您有幫助的都告訴您!也懇請大家點亮文章下面的小紅心,讓中醫(yī)被更多人看見! ![]() |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健康、中醫(y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