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勣據(jù)李密舊境,未有所屬。魏徵隨密至長安,乃自請安集山東,上以為秘書丞,乘傳至黎陽,遺徐世勣書,勸之早降。世勣遂決計西向,謂長史陽翟郭孝恪曰:“此民眾土地,皆魏公有也。吾若上表獻之,是利主之?dāng)?,自為功以邀富貴也,吾實恥之。今宜籍郡縣戶口士馬之?dāng)?shù)以啟魏公,使自獻之。”乃遣孝恪詣長安,又運糧以餉淮安王神通。上聞世勣使者至,無表,止有啟與密,甚怪之。孝恪具言世意,上乃嘆曰:“徐世勣不背德,不邀功,真純臣也!”賜姓李。以孝恪為宋州刺史,使與世經(jīng)略虎牢以東,所得州縣,委之選補。癸丑,獨孤懷恩攻堯君素于蒲反。行軍總管趙慈景尚帝女桂陽公主,為君素所擒,梟首城外,以示無降意。癸亥,秦王世民至長安,斬薛仁果于市,賜常達帛三百段。贈劉感平原郡公,謚忠壯。撲殺仵士政于殿庭。以張貴尤淫暴,腰斬之。上享勞將士,因謂群臣曰:“諸公共相翊戴以成帝業(yè),若天下承平,可共保富貴。使王世充得志,公等豈有種乎?如薛仁果君臣,豈可不以為前鑒也?”己巳,以劉文靜為戶部尚書,領(lǐng)陜東道行臺左仆射。復(fù)殷開山爵位。李密驕貴日久,又自負歸國之功,朝廷待之不副本望,郁郁不樂。嘗遇大朝會,密為光祿卿,當(dāng)進食,深以為恥。退,以告左武衛(wèi)大將軍王伯當(dāng)。伯當(dāng)心亦怏怏,因謂密曰:“天下事在公度內(nèi)耳。今東海公在黎陽,襄陽公在羅口,河南兵馬,屈指可計,豈得久如此也?”密大喜,乃獻策于上曰:“臣虛蒙榮寵,安坐京師,曾無報效。山東之眾皆臣故時麾下,請往收而撫之。憑藉國威,取王世充如拾地芥耳!”群臣多諫曰:“李密狡猾好反,今遣之,如投魚于泉,放虎于山,必不反矣!”上曰:“帝王自有天命,非小子所能取。借使叛去,如以蒿箭射蒿中耳!今使二賊交斗,吾可以坐收其弊?!?/span>密請與賈閏甫偕行,上許之,命密及閏甫同升御榻,賜食,傳飲卮酒曰:“吾三人同飲是酒,以明同心。善建功名,以副朕意。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有人確執(zhí)不欲弟行,朕推赤心于弟,非他人所能間也?!?/span>密、閏甫再拜受命。上又以王伯當(dāng)為密副而遣之。1 徐世勣占據(jù)李密舊境,還沒有歸屬任何一方。魏徵隨李密至長安,于是自請去招撫山東各勢力,皇帝任命他為秘書丞,乘驛車到黎陽,送信給徐世勣,勸他早降。徐世勣于是決計西向,對長史、陽翟人郭孝恪說:“這些土地,都是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獻給皇上,是因主公之?dāng)《@利,當(dāng)成自己功勞來求取富貴,我實在恥于這么做。如今應(yīng)該把郡縣戶口和戰(zhàn)士名冊、戰(zhàn)馬數(shù)目報告魏公,讓他自己去獻給皇上?!?/section>于是派郭孝恪到長安,又運糧支援淮安王李神通。皇帝聽聞徐世勣使者到了,但是沒有奏章,只是報告給李密,覺得非常奇怪。郭孝恪詳細解釋了徐世勣的意思,皇帝于是嘆息說:“徐世勣不背德,不邀功,真是純臣!”賜姓李。任命郭孝恪為宋州刺史,讓他與徐世勣經(jīng)營虎牢以東,所得州縣,委托他們選補官吏。2 十一月十二日,獨孤懷恩攻打堯君素于蒲坂。行軍總管趙慈景娶皇帝女兒桂陽公主為妻,被堯君素生擒,就在城外梟首示眾,以示毫無降意。3 十一月二十二日,秦王李世民回到長安,斬薛仁果于市,皇帝賞賜常達綢緞三百段。追贈劉感為平原郡公,謚號忠壯。撲殺仵士政于殿庭。因為張貴尤其淫暴,腰斬。皇帝享勞將士,對群臣說:“我在諸公輔佐之下,以成帝業(yè),如果天下承平,可以共保富貴。假使王世充得志,公等還能有后代子孫嗎?就像薛仁果君臣,豈不就是前車之鑒!”十一月二十八日,任命劉文靜為戶部尚書,兼領(lǐng)陜東道行臺左仆射,恢復(fù)殷開山爵位。4 李密驕貴日久,又自負有歸國之功,朝廷給他的待遇沒有達到他的期望,郁郁不樂。有一次大朝會,李密為光祿卿,應(yīng)負責(zé)飲食供應(yīng)準(zhǔn)備,深以為恥;退下之后,告訴左武衛(wèi)大將軍王伯當(dāng)。王伯當(dāng)也怏怏不樂,于是對李密說:“天下之事,都在您度量之中而已。如今東海公(徐世勣)在黎陽,襄陽公(張善相)在羅口,河南一帶可以調(diào)動的兵馬,掰著指頭就能算出來,豈能長久如此!”李密大喜,于是獻策于皇帝說:“臣虛蒙榮寵,安坐京師,對國家沒有效力;山東之眾,都是臣的舊部,請派我前往安撫招降。憑借國威,取王世充就如同拾起地上一根芥草!”皇帝聽聞李密舊部多不歸附王世充,也想派李密前往招降。群臣多勸諫說:“李密狡猾好反叛,現(xiàn)在派他去,就如同投魚于泉,放虎于山,必定不會回來了!”皇帝說:“帝王自有天命,非小子所能取。就算他叛去,也就如同以蒿箭射在蒿草中而已!他們互斗,我正可以坐收其弊。”十二月一日,派李密前往山東,招降他還未歸附唐朝的舊部。李密申請與賈閏甫同行,皇帝批準(zhǔn),命李密及賈閏甫同升御榻,賜食,又向他們敬酒,說:“我們?nèi)送嫶司?,以明同心;望你們好好地建立功名,不要辜負朕一番心意。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確實有人堅持不愿讓賢弟去,朕推赤心于賢弟,不是他人所能離間的?!?/section>李密、賈閏甫再拜受命?;实塾秩蚊醪?dāng)為李密副手,一同啟程。 能按照大原則辦事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徐世勣就是如此。但這也是運氣好,遇到一個好老板李淵,看到了他這個行為背后的價值,把他提拔出來,為李世民所用,后面也成為李世民的托孤之臣。所以,什么樣的行為品質(zhì)值得被三代人所信任呢?那么,可以參考下徐世勣的這個行為。李密從瓦崗寨老板身份失敗為李唐公司的打工人,表面上是軍事上的失敗,其實是他本人性格的問題,他沒有對自己的人性、器量做一個評估,或者說沒有溯源自己的頻率徐世勣的行為表達了對他的忠誠,他就興奮了,就躁動了,就想要鋌而走險了。別人對你很尊重,不一定是你很優(yōu)秀,而是別人很優(yōu)秀。同樣的,李密身邊這些在瓦崗寨插過香的兄弟,有幾個徐世勣這樣的人呢?有幾個能做出徐世勣這種行為呢?所以,不要把特殊性當(dāng)做普遍性來看待,否則后果就很嚴重。他很清楚李密的心性變化,也知道李密不會輕易服輸?shù)?,所以安排一個負責(zé)飲食供應(yīng)的光祿卿崗位給他,表面上依舊與他老兄老弟相稱,對他很好很尊重。李密如果真心認輸,就會心甘情愿的把工作做好。如果不甘心,必然就會東想西想。(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李淵都無所謂)但對于李密來講,如果這時離開,性質(zhì)就完全不一樣了,就如李淵這句話講的,已經(jīng)沒有任何價值了。一個人在組織初期的時候,個人力量的強弱,對組織而言比重是很大的。可是當(dāng)組織發(fā)展到了一定程度后,個人的力量相對于組織(平臺)而言,比重就要小很多,尤其是價值觀一旦背離,那么,就一點都不值錢了。當(dāng)年的張國@燾,一大的主持人,四方面軍的老大,當(dāng)年多牛氣啊,但是,當(dāng)他的價值觀嚴重背離組織,決定背叛離開的時候,又能帶走幾人呢?當(dāng)年殺翟讓,就是價值觀上的背信棄義。也是后面事業(yè)崩盤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現(xiàn)在李淵這個老板對他還不錯,尤其是跟著李密一起加入李唐公司的團隊,這批人會發(fā)現(xiàn)李淵對李密其實是不錯的。因此,李密再離開李唐公司,就是屬于第二次背叛了,這樣的老大,有幾人會跟著呢?有些人會跟李密的視角一樣,覺得只要有地盤,有錢,有人,就厲害,公司就很有未來,其實,以上這些只是外在的條件,而內(nèi)在的條件在于老板的發(fā)心,格局,思維,戰(zhàn)略,用人...等等。前文提到2022年我去了一趟武漢朋友那里,他想導(dǎo)入股權(quán)思維,很小的店,在我來之前,他自己搞了幾次,(不專業(yè),很麻煩),我去的時候又因為疫情又沒弄了。后面送了一套書給他(毛選書籍+音頻)。前兩天我們通話,他的原話就是:老板的發(fā)心非常重要,格局打開,錢多分了,自己基本就解脫了。他現(xiàn)在去門店,都被員工趕走,原因就是礙事,耽誤他們干活。所以我們看,在隋唐這段涿鹿天下的時空當(dāng)中,李淵不是實力最強的,但是,他的分田與分錢,他的“下長安”戰(zhàn)略,他的“擁隋平賊”的定位,使得他只花了一年時間成為唐王,成為天下共主排行榜中,人望最高的候選人。在公司發(fā)展過程中,不管新老員工,都會有“李密”這類人的存在,他一定會造反,一定會出去。但是,你如果提前做到了李淵使用的智慧,誰離開其實都無所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