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大奎 漢文帝劉恒的母親,也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嬪妃薄姬,這位身世坎坷的后宮女子,其實并不受劉邦寵愛。 殊不知,禍兮福兮,薄姬后來"母憑子貴",她的兒子劉恒當(dāng)上皇帝后,她也成為史上有名的薄太后。孫子劉啟繼位后,薄姬又一躍成為太皇太后,極享尊榮,史稱"千古一后"。 出身寒微還不受待見的薄姬何以如此逆天改命成就幸福的晚年,贏得世人嘖嘖稱贊?不妨從她的生平說起。
一、貌美的薄姬 據(jù)《史記》記載,薄姬的父親在秦時,與魏媼私通生下她。簿姬就以私生女的身份,在爹不疼媽不愛的環(huán)境中長大。 所幸,薄姬長得貌美如花,在及笄的年齡,便被母親魏媼送到魏王豹的后宮,當(dāng)了宮女。這魏王豹背棄盟約被劉邦的大軍打敗后,薄姬以及她的閨蜜管夫人、趙子兒都成了俘虜,被送到劉邦的織造府當(dāng)了普通的織工。 薄姬因貌美,偶得劉邦看好,但也僅僅是一次召見寵幸,后來劉邦便把她忘了,過了一年多時間也沒有再召見她。 所幸,她的閨蜜管夫人、趙子兒那時得到劉邦的恩寵,常相伴一起。不忘約定的二人便在高祖四年抓住機會幫她牽線搭橋,劉邦才又想起薄姬這個姿色還不錯的織工,就憐憫地再次召見薄姬并與之同房。 就是這次臨幸,薄姬有了身孕,于次年生下兒子劉恒。 但薄情寡義的劉邦并沒有把心思放在薄姬那里,一轉(zhuǎn)背就寵愛戚夫人,還御駕親征匈奴去了。以致薄姬生下劉恒以后,再次被劉邦淡忘,娘倆成了并不待見的可憐母子。
二、被邊緣化的薄姬 薄姬就在不受寵愛的氛圍中,成了誰也不看好的棄妃,劉邦的正妻呂雉更是對她視若無物,覺得她哪配當(dāng)競爭對手? 沒想到,被邊緣化的薄姬很快適應(yīng)了這樣的冷遇。調(diào)整心態(tài)后,有大把時間的薄姬就把重心放在孩子的教育上,沒有參與后宮的爭斗,也沒有在意高祖劉邦對她的冷遇。 就在高祖十一年,8歲的劉恒被冊封為代王,得去封地就任,其實就是很邊遠(yuǎn)的代地守邊。 由于劉邦不久駕崩,他的寵妃們都被晉級為太后的呂雉幽禁,薄姬因不受劉邦待見,得到呂太后的恩賜,允許她隨子入代,到邊關(guān)過冷清寂寥的生活。
三、否極泰來的薄姬 就這樣,薄姬還有她的弟弟薄昭便一同隨劉恒去了荒無人煙的代地,為西漢王朝把守邊關(guān)。 在薄姬看來,此生能隨兒子一起生活,就是天大的幸事,至于代地的苦寒貧瘠,無關(guān)緊要,能遠(yuǎn)離京城是非之地,就是最幸運的事。 故前往代地的薄姬很是淡然,非常寧靜的指導(dǎo)劉恒體察民間的疾苦,采取與民休養(yǎng)生息的措施,極大推動了封地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 正是薄姬的言傳身教,使得代地平穩(wěn)過渡,雖說不時也受到匈奴的侵?jǐn)_,但總體上還是相安無事,與老百姓保持了很好的融洽相處。 對此,薄姬也很滿意,覺得此生足矣。 沒想到的是,呂太后在京城臨朝稱制卻是刀光劍影不斷,雖說一時八面風(fēng)光,在大肆誅殺劉姓皇室中占據(jù)了權(quán)勢的頂峰,不期中了狂犬病后迅速倒下,諸呂之亂又被陳平、周勃等軍功勛貴集團迅速鏟除,一個天大機緣很意外的降臨在薄姬身上。 因軍功勛貴集團決定,迎立代王劉恒回去繼位稱帝。 與世無爭的薄姬太感突然,沒想到她的兒子還能夠以庶四子的身份成為西漢初年的王位繼承人。幾番考證無誤后,否極泰來的薄姬便隨兒子劉恒風(fēng)塵仆仆趕到京城長安,接手呂雉死后并不太平依舊刀光劍影的西漢朝堂。 劉恒繼位稱漢文帝后,薄姬便亳無懸念以太后之尊掌管后宮,全身心輔佐兒子鞏衛(wèi)西漢帝業(yè)的長治久安。 兒子劉恒當(dāng)了23年的皇帝去世,他的兒子劉啟繼位稱帝,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漢景帝。健在的薄姬便以祖母的身份被尊為太皇太后,兩年后去世,獨起一陵墓南陵安葬。
四、后記 這就是一生足夠傳奇的薄姬,正因為對"文景之治"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她當(dāng)之無愧被后世稱為"千古一后"。 想想也是,出身原本寒微的薄姬,被母親魏媼送到魏王豹那里,先是魏王豹的妃子,后來被劉邦俘虜后,又成了劉邦后宮中并不受寵的嬪妃。 若非時勢造化,小透明一樣的薄姬怎能逆襲為萬人敬仰的"千古一后"? 事實上,除了禍兮福兮的機緣造化帶來的福分外,也與薄姬淡泊名利、包容重義、為人忠厚等賢淑悌良的個性息息相關(guān)。 薄姬對兒子重孝的教育就非常成功。劉恒對她的孝道也是非常有名的,"二十四孝"中的"親嘗湯藥“,講的就是薄姬生病三年期間,當(dāng)皇帝的劉恒身體力行,親嘗薄姬的湯藥無礙后,才送給母親安全食用。 劉恒先于母親薄姬離世后,遺囑竇皇后及兒子劉啟等人務(wù)必盡心盡孝于薄姬,他的陵墓也要按"頂妻背母"的方位安葬。 薄姬除了以黃老學(xué)說影響"文景之治"外,她義救周勃的故事也體現(xiàn)了其重義忠厚的特質(zhì)。 熟悉漢史的讀者都知道,劉恒能當(dāng)上漢文帝,與周勃的支持密不可分。周勃后來辭相又被誣告謀反,并不仗義的劉恒打算就此將周勃下獄。關(guān)鍵時刻,薄太后抓起頭巾擲向劉恒,怒道:"絳侯身掛皇帝賜給的印璽,在北軍率領(lǐng)數(shù)十萬大軍,不在那時謀反,如今身居一個小縣,反倒要謀反嗎?" 劉恒才趕忙向母親謝罪,并派使臣持節(jié)釋放了年老的周勃,還恢復(fù)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正是薄姬賢德而又高義的言傳身教,對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以及漢武大帝時期的文治武功都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譽她為流芳百世的"千古一后"實至名歸。
作者:李大奎,七0后,漢族,法學(xué)學(xué)士,貴州湄潭人,紅學(xué)與漢史研究者。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zhuǎn)發(fā)和評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