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是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的發(fā)源地及核心區(qū)域,為何簡稱“鄂”,而不簡稱“楚”呢?
【湖北】 湖北省位于我國中部,地處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面積約18.59萬平方千米,居全國第14位。 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有13個地級行政區(qū)。
湖北省位于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三面環(huán)山,西部是武當山、大巴山、巫山、武陵山脈,東部是大別山、幕阜山等,北部是大洪山、桐柏山,南鄰長江。中南部為江漢平原,與湖南省洞庭湖平原連成一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湖北西部森林茂密,河谷幽深,最高峰是西部大巴山神農(nóng)架的神農(nóng)頂,海拔約3106.2米。
長江自西向東穿過湖北中部,漢江則由西北趨東南,在武漢注入長江。除了漢江,長江在湖北的支流還有沮漳河、清江、陸水、灄水、倒水、舉水、巴水、浠水、富水等。 江漢平原是長江及支流漢江沖積而成,面積約4萬多平方千米。地勢由西北微向東南傾斜,地面平坦,湖泊密布,河網(wǎng)交織,大部分地面海拔20-100米。江漢平原土地肥沃,是漁米之鄉(xiāng)。古人云:“湖廣熟、天下足。”
除了大江大河,湖北還有數(shù)量巨大的湖泊,湖泊表面積合計約2707平方千米,號稱“千湖之省”,湖水表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洪湖、梁子湖、長湖、斧頭湖。 【鄂州和武漢】 湖北省簡稱鄂,與省會武漢有關(guān)。武漢位于長江、漢水之畔,分為武昌、漢陽、漢口三鎮(zhèn)。在三國時期,武昌稱為夏口,鄂州則在夏口(今武昌)以東。
鄂州,位于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南岸。鄂州主要位于江漢平原湖區(qū),湖泊眾多,地勢平坦,只有東南部為幕阜山余脈。 鄂州1594平方公里,是湖北省轄面積最小的地級市。 在殷商時期,商王帝乙拜鄂國為南伯,統(tǒng)領(lǐng)南方一眾南蠻。西周時楚國國君熊渠,將兒子熊紅封為鄂王?,F(xiàn)在湖北簡稱“鄂”,便是來源古鄂國,足見其歷史地位。
219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孫權(quán)襲取荊州,關(guān)羽大意失荊州后,劉備失去統(tǒng)一天下的基礎(chǔ)。 221年(曹魏文帝黃初二年,蜀漢昭烈帝章武元年),孫權(quán)把國都遷到了武昌(今鄂州),隨后下令擴大武昌(鄂州)的規(guī)模,這么做一是為了更好的控制荊州,二是為舊都建業(yè)(江蘇南京)打造前線門戶。
229年(魏明帝太和三年,蜀漢后主建興七年,吳大帝黃龍元年),孫權(quán)即帝位,登基的地點就在鄂州。 從三國到南北朝,武昌一直是指鄂州。南北朝時,在今武漢設(shè)郢州,置江夏郡。589年,隋滅南朝陳,廢江夏郡,改郢州(今武漢)為鄂州,古鄂州指今鄂州或今武漢。
唐宋朝皆稱武漢為鄂州,元世祖忽必烈設(shè)鄂州路,后來鄂州路改稱武昌路,明朝時的鄂州設(shè)武昌縣。在一千多年時間里,武漢是一直稱為鄂州的。 【楚都荊州】 認為湖北有資格簡稱“楚”,原因之一是荊州(古)長期作為楚國都城。
荊州古稱郢,西周時子爵楚國從荊山沮水開始,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春秋時楚國定都郢(今湖北荊州),開疆拓土、飲馬黃河、問鼎中原,是“春秋五霸”之一。戰(zhàn)國時楚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楚國有八百多年歷史,其中定都郢的時間最長,有411年,楚國鼎盛時期的都城也是郢。 荊州(古江陵)西控巴蜀,北接襄陽、漢水,襟帶長江,東連吳會,南達桂粵,為天下四沖之地。唐朝在荊州設(shè)大都督,既可以保護從長江生命線,還可以控制長江中游以南的湖南、江西、廣西、廣東等地。
漢朝時荊州是十三州之一,今荊州稱為江陵,三國的歷史,幾乎是一部荊州爭奪史。赤壁之戰(zhàn)、襄樊之戰(zhàn)、夷陵之戰(zhàn)等,都發(fā)生在荊州。荊州的核心城市江陵,后更名荊州,依然是地方重鎮(zhèn)。
圖-呂蒙偷襲荊州 三國時江陵的地位舉足輕重,荊州牧劉表和三國魏蜀吳分別控制過荊州。南北對峙時,南方的王朝無不把荊州當成軍事重鎮(zhèn),荊州一丟,江東不保。 【其他楚地】 湖北稱為荊楚大地,簡稱“楚”也可以,然而楚國的的地盤實在是太大了,今湖南、安徽、江蘇等地也屬楚國,湖北若簡稱“楚”,恐怕別的地方都不太樂意。
湖南不僅在春秋戰(zhàn)國時屬楚國,五代十國時期,木匠馬殷建立的楚國,又稱稱南楚或馬楚,都潭州,號長沙府,轄區(qū)包括現(xiàn)在的湖南省,貴州省東部,廣西北部。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大門上有一副對聯(lián):“惟楚有材,于斯為盛。”湖南稱“楚”沒問題,但這個“惟”字,引起文人的廣泛爭議。
安徽淮南壽縣古稱壽春,公元前279年,秦楚鄢郢之戰(zhàn),白起水淹鄢都,楚頃襄王帶領(lǐng)群臣從郢都東逃,然后北上到陳城短暫定都,不久后南下定都壽春。公元前223年,秦破楚都壽春,王翦虜楚王負芻,楚亡。帶甲百萬的楚國,最后的都城是壽春,今安徽大部分地方當時都屬楚國。
圖-項羽的分封 江蘇和楚國也很有淵源,秦末劉邦、項羽、韓信都是楚國人,起兵地都在戰(zhàn)國時的楚國,共立楚懷王為義帝。項羽入關(guān)中后,自封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彭城)。垓下之戰(zhàn)后,劉邦改立齊王韓信為楚王,定都下邳(今江蘇徐州邳州)。漢初劉邦立弟弟劉交為楚王,定都彭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