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yī)者仁心,中醫(yī)傳承,歷久彌新,福澤后人 反牙齦萎縮 牙齒松動,不過就是肝火燒的!很多人第一步。。。 腎主骨,牙為骨之余。牙根松動,代表根基不牢,腎精不足。另有虛風上拔,引得牙齒動搖不正。后天之精來自水谷精微,脾胃很重要,是腎精的生化之源。要想腎精充足,就要從脾胃補養(yǎng)入手。所以補腎精是個系統(tǒng)工程,可不是今天補脾,明天腎精就制作出來了,后天牙齒就堅固了。不存在的。那么遇到牙根已經(jīng)松動,而且出現(xiàn)了牙痛,怎搞?系統(tǒng)建設來不及了,牙疼在線等,急。這里就介紹一個小方子給大家,江湖救急,先把牙根穩(wěn)住,牙痛去除,后面再慢慢地調理脾胃,補足腎精腎氣。《千金方》:治齒根動痛:生地黃、獨活各三兩。上二味細切,以酒一升漬一宿,含之。現(xiàn)代用法是:用生地黃、獨活各60克,用一升酒泡一宿,然后用藥酒含漱,一天數(shù)次。獨活性味辛苦,微溫。歸腎、膀胱經(jīng)。功效為祛風除濕,通痹止痛,“善去腎經(jīng)浮風”。生地黃甘寒,歸心、肝、腎經(jīng),可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是滋補腎陰的要藥。二藥合用,一方面祛風止痛,另一方面滋養(yǎng)腎陰,以固根本,因此用后牙齒疼痛可解,牙根也會慢慢的穩(wěn)固。現(xiàn)代臨床,常有用一味獨活治療牙齒疼痛。經(jīng)驗來自《肘后方》:治風齒疼,頰腫,用獨活以酒煎熱含漱。亦可與細辛、羌活、川芎、生地黃同用,散寒止痛之效更佳。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所以大家備著點兒牙疼方,到時候救命吧。二、牙齦萎縮+牙齒松動,不過就是肝火燒的!很多人第一步就走上了彎路。我用4味藥幫助患者消除,才明白:如果人人都想著掙錢,這世上就不會有窮醫(yī)生。有人問我:你醫(yī)術這么好,怎么不在醫(yī)院好好干呢?就照你這醫(yī)術,在醫(yī)院起碼能混個主任醫(yī)師,一個月也得給你開不少的工資吧。我當時的回答是,醫(yī)院固然有看起來光明的前途,但是這前途坦蕩不能支持我用最喜歡的方式去治病,這規(guī)則我接受不了。曾經(jīng)的我和很多年輕醫(yī)生一樣,想要進醫(yī)院,去實現(xiàn)自己的一番抱負,但是等我在醫(yī)院待了幾年之后,我才明白,那里沒有什么真正的善惡、黑白,有的只是無止境的為了錢財而不擇手段。當時我還在醫(yī)院工作的時候,遇見過一位牙齦萎縮的患者,他因為這一口牙,已經(jīng)是折騰了一年多了。他剛開始的時候,只是來找我看結石的,在我給他復診的時候,他跟我發(fā)牢騷說,前幾天去看牙,牙科醫(yī)生說,他那口牙治下來起碼要好幾萬。患者當時一聽,立馬站起來就走了,生怕晚一步就被拉著去拔牙治療。聽到這,我就問他,你這是因為什么問題去看牙?還得拔牙?種牙?他說:我就是因為牙齒松動跟牙齦萎縮去的,結果上來就說要我拔6顆牙。我跟他說:這個問題的話,中醫(yī)也能看的啊,我可以給你看看。患者這一下就激動了:真的啊,要是能看好就是太好了,我現(xiàn)在這牙松動的,我連點肉骨頭都不敢啃,生怕給啃掉了。刻診,見患者牙齒松動,牙根都暴露在外面了,牙齦也是深紅發(fā)黑,幾乎是每個牙縫都有黑三角。了解情況后,我說:你這牙齦萎縮+牙齒松動,就是肝火燒的!4味藥就能解決了。藥后1個月,患者的牙齦就長出來不少,而且紅潤飽滿,于是就讓患者接著服用一段時間,牙齒也不松動了,其余情況都以痊愈。這個患者長期的肝氣郁結,就導致干活旺盛,而干活旺盛就會導致體內燥熱,就會蒸發(fā)體內的津液,等津液蒸發(fā)耗盡,就會導致體內產(chǎn)生虛火。虛火沖上牙齦,又把牙齦的氣血燒干,于是燒干的氣血就會結塊堵在壓根,導致牙根深紅發(fā)黑,牙縫有黑三角,牙根得不到氣血的濡養(yǎng),就會向上根部萎縮,開始暴露根部,導致牙齒出現(xiàn)松動。說我行醫(yī)不是為了賺錢可能會有點扯,畢竟也是要吃飯的,但我行醫(yī)的初衷是為了消除疾病為大家?guī)淼目嚯y,在這個基礎上又能吃飽飯對我來說就夠了。牙齦萎縮在中醫(yī)屬于牙齦虛證,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增液湯、左歸飲、右歸飲等中藥配方進行治療。主治:胃火熾盛牙齦作痛、出血、口氣熱臭,渴喜冷飲,大便于結。牙齦紅腫疼痛,溢出膿血。舌紅,苔黃,脈數(shù)。[方藥] 清胃散加味:黃連7克,生地6克,丹皮12克,當歸12克,升麻7克,生石膏35克。大便干結者加生大黃12克。主治:腎陰虧虛牙齦萎縮、牙根松動,牙齦粘膜微紅腫。或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紅少津,苔薄,脈細數(shù)。[方藥] 六味地黃丸加味:熟地16克,山茱萸12克,淮山藥16克,丹皮16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首烏16克,枸杞16克,肉桂4克。主治:氣血虧虛牙齦萎縮,顏色淡白,牙根宣露,牙齒松動,咀嚼無力,牙齦時有滲血。面白或萎黃,倦怠無力.舌淡,苔白,脈弱。 增液湯由玄參、麥冬、生地黃、金銀花組成,具有增強免疫力、潤燥清熱的功效,對牙齦萎縮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組成:玄參一兩(30g)、麥冬(連心)八錢(24g)、細生地八錢(24g)。左歸飲主要由熟地黃、山藥、枸杞子、山茱萸、菟絲子、牛膝、鹿角膠、杜仲、當歸組成,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對治療牙齦萎縮有一定的作用。組成:熟地二三錢或加至一二兩,山藥、枸杞各二錢,炙甘草一錢,茯苓一錢半,山茱萸一二錢(畏酸者少用之)。右歸飲主要由熟地黃、炮附子、肉桂、山藥、枸杞子、當歸、杜仲、川芎、炙甘草等藥物組成,具有溫補腎陽、填精止遺的功效,對治療腎陽不足、牙齦萎縮有一定的作用。組成: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山藥6克(炒) ,山茱萸3克,枸杞6克,甘草3~6克(炙) ,杜仲6克(姜制), 肉桂3~6克,制附子3~9克。如氣虛血脫,或厥,或昏,或汗,或暈,或虛狂,或短氣者,必大加人參、白術;石膏25克,黃連10克,生地15克,丹皮6克,升麻10克,淮牛膝15克,大黃6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刁竹10克。痛甚者可加白芷10克。若牙質過敏,每觸熱辣即痛者也同此治。熟地25克,女貞15克,萸肉10克,淮山15克,淮牛膝10克,澤瀉10克,骨碎補10克,細辛3克。當歸10克,細辛6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川椒5克,枳殼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桂枝6克,防風6克,白芥子10克,桔梗10克,蘇葉6克,細辛3克,刁竹6克,白芍10克,甘草5克。中醫(yī)治療牙齦萎縮偏方:外擦冰硼散,以清熱解毒祛腐。也可選用其他中藥。地錦草 12g, 地骨皮 15g, 大生地 15g, 炒蒲黃9g.三七粉 6g.五倍子6g, 煅枯磯 3g。先將前4種藥 用清水 300ml 煎至 200ml,過濾備用:再將后4種藥研末備用。用法是取前藥汁適量含漱,漱后取所研這藥粉適量,涂出血之牙齦處。通常于漱、涂后出血即止。(2)牙齒疏谷松動,牙齦潰爛萎縮,內治宜滋陰補腎,益髓堅齒,選用六味地黃湯加味。在去除牙石的前提下 (必要時拔除患牙),常用淡鹽水漱口,亦可用旱蓮草 60~120g 煎水,含咽。(3)治牙齒動搖方:藥用真竹黃(又名天竺黃)30g, 五倍子 30g, 食鹽 90g。 先將 前二藥分別烘脆碾成細粉,再同炒食鹽共碾勻,瓶貯勿受潮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