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 南明 (1644年—1662年)是明朝崇禎帝自縊身亡后,清軍入關,明朝宗親為了反清復明,相繼在南方建立起的明朝勢力的合稱,歷時18年。對于南明來說,存在時間不長,卻出現(xiàn)了四位皇帝,這說明南明內部是分歧較大的。那么,問題來了,這四位皇帝都是什么結局呢?
一、朱由崧 朱由崧(1607年—1646年),即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是福忠王朱常洵之子,明神宗朱翊鈞之孫。 崇禎十六年(1643年),明朝滅亡前夕,朱由崧襲封福王。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在李自成大軍的進攻下,京師失守,朱由檢吊死煤山。明朝正式滅亡后,朱由崧與潞王朱常淓逃至淮安,被鳳陽總督馬士英等擁立于南京監(jiān)國,繼承稱帝,建元弘光。 成為南明第一位皇帝后,朱由崧奉行以平定農(nóng)民軍為主的策略,并幻想與入關清軍議和。對此,在筆者看來,這可以說是極為錯誤的選擇了。同時,朱由崧又重用馬士英、阮大鋮,排斥史可法等忠臣,導致南明內部動蕩不安。弘光元年(1645年),清豫親王多鐸率軍南下,朱由崧在蕪湖被俘,次年,被殺于北京。
二、朱聿鍵 朱聿鍵(1602年—1646年),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唐裕王朱器墭之子,母宣皇后毛氏。南明第二任君主。 明思宗崇禎五年(1632年),朱聿鍵襲封為唐王。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同年閏六月,朱聿鍵在鄭鴻逵、鄭芝龍、黃道周等人擁立下,于福州稱帝,改年號為“隆武”。 朱聿鍵即位后,勵精圖治,任用金聲、楊廷麟、何騰蛟等人抗擊清軍南下,收編李自成農(nóng)民軍余部,多次出兵北伐,曾收復了安徽旌德、寧國等失地。 對此,在筆者看來,在南明的四位皇帝中,朱聿鍵是比較有作為的,也即朱聿鍵是一位胸懷恢復大志的君主,具有精史事,洞達古今,好讀書,儉樸愛民等許多優(yōu)良品德。不過,朱聿鍵主要依靠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軍隊,鄭芝龍擁兵自保,無心抗清,北伐最終失敗。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進攻福建,鄭芝龍降清,同年八月,朱聿鍵被俘,后絕食而死。
三、朱聿鐭 朱聿鐭(1605年-1647年1月20日),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唐定王朱桱八世孫,唐端王朱碩熿之孫,唐裕王朱器墭之子,明紹宗朱聿鍵之弟,南明第三位皇帝(1646年12月11日-1647年1月20日)。 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朱聿鐭生于唐王府。隆武帝朱聿鍵死后,朱聿鐭在隆武二年(1646年)十一月初五被大學士蘇觀生及廣東布政使顧元鏡等在廣州擁立為帝,年號紹武,與肇慶的永歷帝朝廷互相抗衡。 不過,朱聿鐭的在位時間非常短暫,同年臘月十五,李成棟導由福建攻入廣東的清兵混入城內,奪占廣州,朱聿鐭自縊而死(一說被殺),結束了他為期一個多月的皇帝生涯,史稱“紹武帝”。因為這一緣故,朱聿鐭在歷史上的存在感也非常低了。
四、朱由榔 朱由榔(1623年—1662年),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桂端王朱常瀛之子,明思宗朱由檢堂弟。 朱由榔初封永明王。隆武二年(1646年),在廣東肇慶就任監(jiān)國,建立永歷勢力。同年十二月,佟養(yǎng)甲、李成棟統(tǒng)領的清軍攻入廣東、占領廣州,隨即繼續(xù)向肇慶推進,朱由榔逃往廣西梧州。此后直至永歷六年(1652年),持續(xù)在廣西、湖廣、云南各地流亡。同年,朱由榔被原大西軍張獻忠部將孫可望迎至貴州安隆千戶所城中。 自此之后,朱由榔因為遭到了原大西軍控制與監(jiān)管,成為了傀儡皇帝。永歷九年(1655年),朱由榔在李定國護送下逃至云南。永歷十二年(1658年),吳三桂率領的清軍兵分三路進攻西南,奪取貴州、云南,朱由榔再次出逃,并在李定國護送下逃至緬甸。永歷十六年(1662年),朱由榔被緬甸國王莽白獻給吳三桂。同年,在昆明被絞死,葬于貴州都勻高塘山永歷陵。 總的來說,朱由榔因為多次流亡,所以在位時間長達十六年之久,也即成為南明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不過,朱由榔優(yōu)柔寡斷,膽小怕事,也即其根本無法扭轉南明徹底滅亡的結局,更沒能逃過吳三桂的追殺。 |
|
|
來自: 激揚文字 > 《明末清初:大明-大順-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