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56歲,工人,患胃脘脹悶,隱隱作痛,食納減少癥二年,近三個月前述癥加重、臨床表現(xiàn)為脘脹喜按、隱痛喜臥,嘈雜欲饑、食少便頻,舌體胖而無苔、茲胃鏡檢查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 中醫(yī)謂之胃痞,系脾胃不和所致,以升陽益胄湯加減治之。 處方:黃芪26克、半夏15克、黨參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25克、防風15克、羌獨活各15克、陳皮15克、澤瀉10克、柴胡15克、黃連15克、干姜15克、雞內(nèi)金15克、焦山楂25克。水煎服,以上方加減。治療一個月,臨床癥狀消失。 按: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謂之胃痞,實者多氣滯血淤,虛者多胃陰虛,但氣陰兩虛、脾胃不和者也不少,本病例雖脘腹脹滿但喜揉喜按,非氣滯壅塞之候,方屬氣陰兩虛、脾胃不和之病,用升陽益胃湯調(diào)理脾之升、胃之降,加內(nèi)金、焦山楂以消食化積,積祛氣道自通,痞滿可除。 |
|
|
來自: 杏林獨孤 > 《胃脘痛(慢性萎縮性胃炎)醫(y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