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會有不順的時候,做什么都沒有頭緒,一開始就失敗了。 如何才能把逆境變成順境呢? 道家的鼻祖老子,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他在《道德經(jīng)》里,寫下了自己的感悟和做法。
如果我們能擁有老子的五種思維,生活就會通透,心順了,一切都順了。
01 持家,需要“無為思維”。
老子出生在宋都,十幾歲的時候,向商老先生求教了多年,但是不見有什么大的作為,沒有開悟。 他決定去周都求學(xué),向母親辭別。 母親很驚訝,說:“你才十三歲,家里也不富有。你若外出,只能獨行,這恐怕好難?!?/p> 不過,母親還是同意了老子的做法,送老子出門。 老子到了周都,學(xué)了《詩》《書》《易》《歷》《禮》《樂》等,也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很快就成名了。 看當(dāng)下,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想法,都是持著反對意見的,因此孩子和父母難以和諧,孩子也難成大器。 孩子要去奧數(shù),父母要送其去美術(shù)班;孩子要學(xué)游泳,父母怕其淹了......正確的做法,就是不過多干擾孩子的想法,多一些鼓勵。 孩子的天性得到釋放,那么愛好就是最好的老師。 同樣,夫妻、兄弟,需要的不是干擾,而是尊重,各自發(fā)展。每個人都做好自己,家庭就會和睦,每個人的作用都可以發(fā)揮。 02 賺錢,需要“利他思維”。
人在不順的時候,肯定希望自己有大筆的錢。金錢能解決80%的問題。但是你越執(zhí)念金錢,越是窮困。 比方說,你和朋友做生意,你斤斤計較,恨不得自己多拿幾分,最后朋友會離開你。 當(dāng)你有利他思維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再窮,都可以幫助他人。不因一時半會的得失,就計較對方,從而有了長期合作的可能。 春秋時的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 管仲拿了一些錢,給老母親過日子。鮑叔牙知道后,一點都不生氣,還說:“孝順老母親,這是好事?!?/p> 后來他們都做了齊國的權(quán)臣,幫助齊桓公稱霸。 你想一想,做的事情,對他人有利益嗎?若是有利益的話,你就會成功。在學(xué)校門口開文具店,是幫助學(xué)生找到最好的文具;在夜里跑出租,是幫助夜行的人回家。 你與人合作,對方利益可以多得嗎?若是可以,對方會給你點贊,變成彼此幫忙的格局。
03 挫折,需要“韌性思維”。
大風(fēng)大雨來了,大樹被連根拔起,可是野草卻安然無恙。因為野草懂得低頭,彎腰,大樹總是挺拔。 人不順的時候,挫折不斷。但是你不要和挫折對著干,而是變成一個柔軟的人。 戰(zhàn)國時的孫臏,被同學(xué)龐涓騙到魏國,還被割掉了膝蓋骨。 孫臏沒有怒吼,只是裝瘋賣傻。過了很久,一位齊國的老熟人,把孫臏偷偷帶走。孫臏依靠才華,做了齊國的軍師。 低下頭,讓一讓,退一步,對人保持微笑,不反駁,保持沉默,都是扛過挫折的方式。 風(fēng)來了,你趴下來,一定比站直了,安全系數(shù)更高。 04 社交,需要“自強(qiáng)思維”。
人是不順的時候,若有人幫一把,肯定會輕輕松松變好。但是你想一想,可能嗎? 人與人交往,是價值互換的關(guān)系。你一點價值都沒有,還到處找人幫忙,這就變成了巴結(jié),哀求,討好,最后是自討沒趣。 東漢末年的諸葛亮,從小就沒有了父親,寄人籬下長大。 他想要有作為,但是沒有去找誰幫忙,而是勤學(xué)苦讀。 他靠種地為生,以讀書為樂,還寫下《隆中對》。 劉備知道諸葛亮有才華,因此三顧茅廬,請其做軍師,建立了蜀國。 “酒香不怕巷子深”,你想要圈子大一些,那就努力讀書,積累經(jīng)驗,投資興業(yè)。你什么時候冒出了香氣,就在什么時候,高朋滿座。幫忙的人,合作的人都來了。 雪中送炭難,錦上添花容易。你有本事,別人都愿意給你添花。
05 積福,需要“矛盾思維”。
人生不順,多半是一場災(zāi)禍。但是你不要擔(dān)心,因為災(zāi)禍背后,就是福氣。 福氣和災(zāi)禍,相輔相成,此消彼長。你把災(zāi)禍完全消滅,是不可能的。你要做的,就是從災(zāi)禍里,找到福氣。 兒女讀書不厲害,但是人品不錯,這就是成大器的跡象;夫妻吵架了,但是沒有翻臉,這是進(jìn)一步認(rèn)識對方;開車出門,忘記加油了,這是給你一次教訓(xùn);工作搞砸了,這是考驗?zāi)愕恼姹臼?..... 成功和失敗,幸福和悲傷,老人和孩子,陽光和陰霾,都在同一個地方出現(xiàn),甚至在同一個人身上。讓兩個面,都存在,能夠保持相對平衡,那就是福氣。 06 人有一顆產(chǎn)生感情的心,一個能思維腦,一條能說話的舌。 若要化腐朽為神奇,那就要開動腦筋,遠(yuǎn)離低層次的思維。 人生不順,往往是思路不順,格局不夠,內(nèi)心不舒服,而不是一切都沒有希望了。 你過得不好,不是什么都不好,而是你沒有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也沒有拐彎,創(chuàng)新。 把老子的思維,引入到自己的生活,換一個角度,順境就有了。 作者:布衣粗食。 關(guān)注我的文字,走進(jìn)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