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導語:人體就像一座城市,各個器官就如同城市的各個功能區(qū),各司其職,協(xié)同工作,才能保證這座城市的正常運轉。 心臟,作為人體的核心,就像城市的能源中心,為整個城市提供動力;腎臟,如同污水處理廠,負責過濾人體的廢物;而肝臟,則像是一個巨大的生態(tài)保護區(qū),進行著無數(shù)的生物化學反應,維護人體的生態(tài)平衡。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器官會逐漸衰老,如同城市中的建筑逐漸老化,功能逐漸退化,器官的縮小甚至病變都可能發(fā)生,那么,你知道哪些器官即使被切除,也不會對生命造成影響嗎?
01人體到底有多少個器官? 人體內的器官數(shù)量是一個復雜而多變的問題,取決于你如何界定“器官”這個概念。 除了大腦、心臟、肝臟、腎臟(至少一個)和肺部(至少一個)這五個關鍵器官外,人體內的其他器官在失去后,身體仍然能夠生存下去,甚至可以使用醫(yī)療設備來代替它們。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人體內的器官數(shù)量也有所不同,大部分科學家認為人體內有78個器官,然而,如果從顯微鏡下觀察,指甲和支撐指甲的結構算作一個器官,每顆牙齒也可以算作一個獨立的器官。
人體組織學家則認為,體內的每塊骨頭都是一個器官,總共有206塊骨頭為一個器官系統(tǒng),但如果我們將骨骼視為一個器官,那么器官總數(shù)應該為78+206=284個。 總的來說,器官的計算是一個復雜而模糊的問題,不同的計算方式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然而,無論計算方式如何,人體內的各種器官都在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例如,心臟每年以0.3g的速度萎縮、脊椎從35歲左右開始萎縮、女性的面部下頜骨會從40歲開始老化、男性則會在50~55歲開始變老等,這些衰老過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通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進行適當?shù)腻憻拋頊p緩它們的速度。
02人體在衰老的同時,器官也在“縮小”? 人體的衰老不僅僅表現(xiàn)為外在的皺紋、斑點、彎腰駝背等癥狀,更深層次的,人體各個器官也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縮小”。 一項由美國大學開展的針對年齡在45-85歲人群的調查研究顯示,中年人的心臟每年平均萎縮0.3克,而人的大腦在青春期時已經(jīng)長到約1.4千克左右,從20歲開始逐漸萎縮,一生會萎縮10%至15%。
脊椎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從35歲開始,脊椎就會逐漸萎縮,這種現(xiàn)象在女性身上尤為明顯,進入更年期后,女性的脊椎萎縮會更加嚴重。 男性的睪丸從40歲開始萎縮,而女性的面部骨骼從40歲開始老化,到了50至55歲,女性開始顯現(xiàn)出明顯的老化跡象,膀胱的容量在65歲時,只有25歲時的一半。 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人體各個器官的萎縮和老化是人體衰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提示我們,在關注外表變化的同時,也要重視器官的老化和萎縮問題,以維持身體健康。
03人的器官為什么不能再生? 人類器官的再生能力因個體和器官類型而異,有些器官,如肝臟和腎臟,具有相當強的再生能力,而其他器官,如心臟和大腦,則沒有這種能力。 相比之下,心臟和大腦等器官的再生能力就非常有限,這些器官的細胞一旦死亡,就無法被替代或再生,所以一旦這些器官受到嚴重損傷,往往會導致永久性的功能喪失或死亡。
04人被拿掉哪些器官不會死?身體的6個“無用”器官,你知道幾個? 扁桃體 有些人經(jīng)常感到喉嚨疼痛,到醫(yī)院檢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患上了扁桃體炎,然而,扁桃體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它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扁桃體能夠幫助我們抵御外來病原體,保持身體健康。 扁桃體作為免疫器官,在我們的身體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如果扁桃體出現(xiàn)炎癥,那么它就不能正常發(fā)揮其免疫功能,導致身體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襲。 長時間受到扁桃體炎的困擾,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還會給身體帶來其他并發(fā)癥的風險,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醫(yī)生可能會建議將扁桃體摘除。
闌尾 闌尾這個細長的管狀器官,一直被醫(yī)學界視為一個謎,盡管我們知道它連接到大腸,但是對于它的具體功能,我們一直知之甚少,在過去,人們普遍認為闌尾是一個無用的器官,一個在人體內可有可無的“擺設”。 然而,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深入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闌尾可能在我們體內扮演著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在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盡管如此,闌尾的重要性并不意味著它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實上,如果因為某些疾病我們不得不切除闌尾,雖然我們會失去闌尾所帶來的免疫保護,但是人體仍然可以正常生活,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脾臟 脾臟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免疫器官,同時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之一,它位于胃之間,略偏左側,緊靠胸骨后方,脾臟是人體的“過濾器”,可以清除血液中的病菌、衰老的細胞以及異物等,同時還可以調節(jié)血液的成分和溫度。
然而,脾臟也是一個相對脆弱的器官,很容易受到損傷,在嚴重的外傷情況下,例如車禍、撞擊等事故,脾臟很容易破裂。 一旦發(fā)生這種情況,醫(yī)生通常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在手術中,如果發(fā)現(xiàn)脾臟無法修復,醫(yī)生會選擇切除脾臟以拯救生命,盡管切除脾臟不會直接危及生命,但手術后患者的免疫力和造血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尾骨 尾骨這個看似無足輕重的部分,實則是類人猿尾巴退化的產(chǎn)物,在生物學上,尾巴對于許多動物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人類的進化歷程中,隨著我們逐漸發(fā)展出更為復雜的行動能力和大腦容量,尾巴的功能也逐漸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事實上,人類大腦的發(fā)育已經(jīng)消耗了人體總能量的20%左右,這在全球范圍內都是一個相對較高的比例,考慮到大腦是人體控制中心和信息處理中心,這個消耗量是相當大的。
與此同時,尾巴的存在不僅不能為身體提供穩(wěn)定的支撐,其本身還會消耗一定的能量,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隨著人類逐漸發(fā)展出更為發(fā)達的大腦和更為復雜的行動能力,尾巴的存在變得愈發(fā)顯得多余。 智齒 全球有大約35%的人口在一生中不會長出智齒,而剩下65%的人口,他們的口腔中可能會有1到4顆,甚至更多的智齒潛伏。 過去,智齒的存在是為了幫助人類啃咬大塊的動物骨肉,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食物選擇越來越精細,智齒已經(jīng)不再承擔這一功能。 有時,智齒會成為阻生智齒,由于生長位置不正,或者沒有完全萌出,使得牙齒和牙齦之間存在無法清潔干凈的地方。
這常常會導致發(fā)炎的情況,也就是智齒冠周炎,這種病癥讓人感到極度痛苦,需要及時進行拔除。 胰腺 胰腺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不僅負責分泌胰島素、生長激素等重要內分泌物質,還參與了消化酶的分泌。然而,不合理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可能會對胰腺產(chǎn)生負面影響,引發(fā)炎癥和癌變,對人體的健康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 但切除手術并不會危及生命,只是患者在術后需要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以彌補胰腺功能的損失。
05這4個器官一旦受傷,恢復難度大 肝臟 例如,長期飲酒、感染肝炎病毒、患有脂肪肝等疾病都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害,在這些情況下,即使通過治療控制了病情,肝臟的恢復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脊髓損傷可能導致癱瘓、感覺障礙等嚴重后果,盡管醫(yī)學技術在不斷進步,但目前對于脊髓損傷的治療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神經(jīng)元 神經(jīng)元是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基本單元,負責傳遞信息和調節(jié)身體功能,然而,神經(jīng)元一旦受到損傷,恢復的難度往往很大。 這是因為神經(jīng)元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損壞或死亡,就無法再生新的神經(jīng)元來替代。 例如,心臟病發(fā)作可能導致心肌細胞死亡,盡管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和心臟移植等手段來緩解病情,但心肌的修復和再生仍然是一個難題。
06如何保護器官健康? 合理飲食 飲食是影響器官健康的關鍵因素之一,應該攝入適量的營養(yǎng)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和糖分。 此外,應該保持飲食的多樣性,攝入各種不同的食物,以獲得足夠的營養(yǎng)。 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維持器官健康,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和騎車,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和代謝水平。 力量訓練,如舉重和俯臥撐,可以增強肌肉和骨骼;伸展運動,如瑜伽和普拉提,可以緩解壓力和改善柔韌性,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并加入適量的力量訓練和伸展運動。
充足睡眠 睡眠對于器官健康的維護至關重要,應該保持每晚7-8小時的睡眠時間,以使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復,睡眠不足會影響代謝、免疫系統(tǒng)和心理健康,對器官健康產(chǎn)生負面影響。 定期體檢可以幫助發(fā)現(xiàn)潛在的器官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應該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包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的檢測,以及肝、腎、心、肺等器官的檢查。
07閱讀延伸:這個器官不怕癌癥 在這個癌癥頻發(fā)的時代,我們體內的各個器官都可能成為癌癥的靶標,如胃癌、肝癌、胰腺癌、腎癌等,然而,我們卻從未聽說過“心臟癌”,那么,心臟為什么不會生癌呢?
而上皮組織主要存在于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部位,相比之下,心臟主要由肌肉、締結和神經(jīng)組織組成,沒有上皮組織的存在,所以上皮組織化生而成的癌細胞在心臟中無法生存和繁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