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星標(biāo)我們 ![]() 被清軍抓捕的鄭芝龍 鄭成功是公認的民族英雄。但英雄卻有一個人人唾棄的漢奸爹,他父親鄭芝龍在歷史上的形象并不好。追根溯源的話,鄭芝龍原本也是一代梟雄,鄭成功的軍事力量就是繼承自老爹,但在綜合因素之下,鄭芝龍降了清,待價值被榨干以后,清朝又殘忍將他拋棄,以事實證明了漢奸沒有好下場。 一、明末首富 鄭芝龍是海盜出身,作為江湖草莽,行走江湖以義字為重。當(dāng)海盜時,他和一般意義上的海盜不同,他不屠戮地方,不虐待平民,甚至還接濟百姓。當(dāng)時的同安知縣就說鄭芝龍假仁假義,“所到地方,但令報水,而未嘗殺人。有徹貧者,且以錢米與之”。所以說,他的船隊更像是武裝商隊。由于其手下軍紀良好,所以他被明朝福建巡撫熊文燦招安。 ![]() 明朝官僚 在明末海防敗壞的情況下,接受招安的鄭芝龍擔(dān)負起官軍的責(zé)任。在1628年,他肅清了盤踞東南的李魁奇、劉香等大海盜勢力,維護了海疆穩(wěn)定。1633年在料羅灣,鄭芝龍率領(lǐng)的船隊還擊敗了荷蘭侵略艦隊,自此東南海域完全掌握在鄭氏手中。 憑借壟斷海上商路,鄭芝龍大肆發(fā)展起了走私貿(mào)易,“通洋販貨,內(nèi)客、夷商皆廂飛黃旗號,聯(lián)帆望影,無儆無虞。如行徐、淮、蘇、常之運河,半年往返,商賈有廿倍之獲”。除了經(jīng)商,鄭芝龍還收取買路錢,任何經(jīng)過東南海域的船只,都要買鄭家的旗幟,據(jù)傳一支小旗3000兩,將小旗掛于船頭,航行在東南、南洋海域就可平安無事,否則將被海盜襲擊,船毀人亡。通過這樣的積累,鄭家終于成了東南、乃至明朝首富。 ![]() 鄭芝龍 二、權(quán)臣 1644年甲申國難,1645年南京淪陷,明朝宗室四分五裂。唐王朱聿鍵遂拉攏明朝臣子崛起。但唐王財政十分拮據(jù),唐王曾賞賜骨干黃道周“繳賜勞銀三兩”,可見財政之窘迫。就是在這種可憐的局勢下,鄭芝龍向唐王拋出了橄欖枝,迎唐王于福建,憑借鄭家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唐王成功扛起了抗清的大旗,先稱監(jiān)國,后登基為帝。為了表達對鄭氏的感激,朱聿鍵曾說:“自孤勉允監(jiān)國之后,專望先生兄弟盡忠,在朝則孤之心腹也、在邊則孤之左右臂膊也?!笨梢娐∥涑耆青嵤戏鲋驳慕Y(jié)果。 ![]() 隆武帝 朱聿鍵扛起明朝大旗后,四方文臣武將爭相來投,浙江魯王也派來使者示好。此后鄭芝龍制定了穩(wěn)固南方、整軍備戰(zhàn)、徐徐圖之的三大策略。雖然當(dāng)時清強明弱,但是滿清不得民心,統(tǒng)治并不安穩(wěn),所以說鄭芝龍的策略有很大的可行性,如果真的執(zhí)行下去,也許能光復(fù)江南半壁。但鄭芝龍的策略不是為大明,而是為私心。只有天子牢牢被鄭家控制,鄭家才能謀取最大利益,鄭家謀求的就是割據(jù)福建,挾持天子。 ![]() 鄭家海賊 三、沖突 雖然隆武政權(quán)仰仗鄭氏,但隆武帝本人雄才大略,他可不滿足于當(dāng)漢獻帝。隆武帝登基后,下令“清”字一律改用“青”字,以蔑視偽朝,時刻提醒自己光復(fù)。此外,隆武帝動作頻繁,拉攏文臣武將,開始削弱鄭氏權(quán)勢。隆武政權(quán)不論是經(jīng)費還是軍事,全靠鄭氏扶植,但鄭氏對軍權(quán)的絕對控制,又讓隆武帝不能容忍,“上深銜之”。表面上看,隆武帝對鄭家禮遇優(yōu)待,其實時刻準(zhǔn)備一舉清除鄭家勢力。在戰(zhàn)略上,朱聿鍵為了得到鄭芝龍支持,最初虛與委蛇,含糊默認了鄭芝龍的三大策略,可登基之后立刻改弦更張,宣布北伐,以實際行動否決了鄭芝龍的三大策略。 ![]() 鄭芝龍 為了鼓動鄭芝龍出征,朱聿鍵封鄭芝龍為太師,其弟鄭鴻逵為大將軍,隆武帝親自給鄭芝龍推車,行十六拜之禮??杀狈ゲ⒉环相嵤侠?,但迫于滿朝北伐的呼聲,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鄭家只能出工不出力地宣布北伐。宣布之后,鄭芝龍就生病了,于是乎“謝病不出,鴻逵托言召募”。正式出兵之后,兵馬剛出仙霞關(guān),就借口兵餉不足,止步不前。然后鄭芝龍?zhí)岢鰹榱嗽黾榆娰M,希望查田,這直接觸動了福建士紳利益,遭到他們的強力反對。其后鄭芝龍舉薦親信為六科給事中,想要以小博大,控制朝廷,也被隆武帝遏制,隆武帝下明旨說“武臣不許薦文臣, 恐開覬覦弊竇”。自此雙方矛盾擴大,裂痕彌深,終于出現(xiàn)了隆武帝逃亡之事。 ![]() 明軍 四、隆武帝逃亡 朱聿鍵在南陽當(dāng)唐王的時候就聽說了何騰蛟的大名。何騰蛟堪稱明末最后的賢臣。朱聿鍵登基之后,立刻下詔令何騰蛟以督師銜管轄兩湖軍政。此后,何騰蛟積極招安闖軍。原來,李闖死后,其余部四分五裂。為了團結(jié)抗清力量,何騰蛟親往闖軍各處招撫,此舉感動了李闖將領(lǐng)李來亨、郝?lián)u旗等48營,“賊帥皆驚喜下拜,至軍前聽用。一時驟增兵馬數(shù)萬”。在民族危亡面前,闖軍毅然放下階級仇恨,加入到保家衛(wèi)國的行列中。在兩湖戰(zhàn)場,闖軍給予清寇以重大打擊。這些原本以反明為業(yè)的闖軍,在抗清保國大義下,又成了大明的忠良,他們大多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直到抗清事業(yè)失敗,他們或出家、或戰(zhàn)死,總歸沒有投降清廷。 何騰蛟在兩湖得到闖軍支持后,勢力大增。在這種情況下,隆武朝的文臣給朱聿鍵出了一個愚蠢的辦法,即脫離福州,投奔何騰蛟,“不入閩不興,不出閩不成”。于是隆武帝下旨讓何騰蛟迎駕。但對于隆武帝的圣旨,何騰蛟著實苦惱啊。 ![]() 因為何騰蛟知道,隆武帝現(xiàn)在就是清廷的靶子,隆武在哪里,清廷就主攻哪里,兩湖根基不穩(wěn),根本無力阻擋清寇鐵蹄。當(dāng)隆武帝真的動身離開福州,令何騰蛟親自迎駕的時候,何騰蛟只得表面命令郝?lián)u旗去江西迎接,但又令郝?lián)u旗虛與委蛇,遲滯隆武帝的步伐。 1646年,隆武帝駐蹕建寧,何騰蛟不積極迎接。鄭芝龍則兩次“勸”隆武帝返回福州,但隆武帝堅決不從。隨后鄭芝龍鼓動福建士紳耆老第三次懇求隆武返回,隆武帝依舊不為所動。至此朱聿鍵和鄭芝龍徹底分道揚鑣。此后面對清朝的政治誘降,鄭芝龍本無堅定立場,當(dāng)清廷承諾維護鄭家在福建的地位,保證鄭家財產(chǎn)時,鄭芝龍順勢選擇了服從,落水當(dāng)了漢奸。他的兒子鄭成功不恥與之為伍,父子決裂。 ![]() 鄭家船隊 文史君說 鄭芝龍作為海盜商人出身,有其人性弱點,那就是太計較利益。當(dāng)清軍南下突破仙霞關(guān),閩地?zé)o險可守時,當(dāng)清廷拋出足夠多的利益時,一番權(quán)衡得失,他果斷選擇了降清。但清廷對他的招降只是權(quán)宜之計。當(dāng)鄭芝龍的價值被榨干,隨即遭到清廷拋棄,最終被斬殺于菜市口,一代梟雄如此落幕。歷史曾讓鄭芝龍站立于潮頭,他卻在攪弄風(fēng)云之后,還是不免漢奸的下場。 參考文獻 張暉:《帝國的流亡: 南明詩歌與戰(zhàn)亂》,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4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