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文化常識,敬謙辭的考察無論在基礎(chǔ)運(yùn)用還是文言文中,總會很常見。為幫助大家全面了解敬謙辭,弘文老師總結(jié)以下七類百余例敬謙辭,含自己對別人、別人對自己、尊稱和對方有關(guān)的事物(或稱自己及自己有關(guān)事物)三類。其中,有大家所熟知的拜、恭、勞、煩、垂等,也有不甚常見的忝、芻、一、竊等,高中同學(xué)們可收藏細(xì)讀,其他年級同學(xué)亦可參看積累。 一、常見敬辭 1.用于自己對別人的敬辭(9例) 1)“拜”字族。如:拜望(探望)、拜辭(告別)、拜訪(訪問)、拜讀(閱讀)、拜托[委托(多用于托人辦事)]、拜識(結(jié)識)、拜賀(祝賀)、拜服(佩服)。 2)“敬”字族。如:敬告(告訴)、敬賀(祝賀)、敬候(等候)、敬禮(用于書信結(jié)尾)、敬獻(xiàn)(恭敬地獻(xiàn)上)、敬贈(恭敬地贈送)、敬祝(祝愿)。 3)“仰”字族。如: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見面時(shí)說)]、仰承(遵從對方的意圖)。 4)“恭”字族。如:恭賀(恭敬地祝賀)、恭請(恭敬地邀請)、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賀人家的喜事)。 5)“勞”字族。如:勞駕(用于請別人做事或讓路)、勞步(用于請人或感謝人來訪)。 6)“煩”字族。如:煩勞(表示請托)、煩請(表示請求)。 7)“奉”字族。如:奉告(告訴)、奉勸(勸告)、奉還(歸還)、奉陪(陪伴,陪同做某事)、奉送(贈送)、奉托(拜托)、奉達(dá)(告訴)、奉復(fù)[回復(fù)(多用于書信)]。 8)“借”字族。如:借重[借用其他的(力量)]、借光(用于請別人給自己方便或向人詢問)、借問(用于向人打聽事情)。 9)“呈”字族。如:呈正(把自己的作品送請別人批評改正)、呈報(bào)(用公文報(bào)告上級)、呈請(用公文向上級請示)。 2.用于別人對自己的敬辭(8例) 1)“垂”字族。如:垂詢/垂問[稱別人(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詢問]、垂愛[稱對方(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愛護(hù)(多用于書信)]、垂念[稱對方(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關(guān)心掛念]、垂憐[稱對方(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已的憐愛或同情]。 2)“屈”字族。如:屈駕[委屈大駕(多用于邀請人)]、屈就(用于請人擔(dān)任職務(wù))、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3)“俯”字族。如:俯就(用于請對方同意擔(dān)任職務(wù))、俯念(稱對方或上級體念)、俯察(稱對方或上級對自己理解)、俯允(稱對方或上級允許)。 4)“蒞”字族。如:蒞臨[來臨(多用于貴賓)]、蒞會(到會)。 5)“賜”字族。如:賜教(給予指教)、賜問(請師長教海)。 6)“惠”字族。如:惠存[請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書籍等紀(jì)念品時(shí)所題的上款)]、惠臨(指對方到自己這里來)、惠贈[指對方贈予(財(cái)物)]、惠允[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7)“鼎”字族。如:鼎力[大力(用于請托或表示感謝時(shí))]、鼎助〔大力相助(用于請托或表示感謝時(shí))] 8)“光”字族。如:光顧(稱客人來到,商家多用來歡迎顧客)、光臨(稱賓客來到)、賞光(用于請對方接受自己的邀請)。 3.尊稱與對方有關(guān)的人和物的敬辭(10例) 1)“寶”字族。如:寶地(稱對方所在的地方)、寶眷(稱對方的家眷)、寶號(稱對方的店鋪;稱對方的名字)、寶剎(稱僧尼所在的寺廟)。 2)“貴”字族。如:貴干(問人要做什么)、貴恙(稱對方的?。?、貴庚(問人年齡)、貴姓(問人姓氏)、貴子[稱人的兒子(多含祝福意)]。 3)“高”字族。如:高足(稱呼別人的學(xué)生)、高齡[稱老人的年齡(多指七八十歲以上)]、高就(指人離開原來的職位就任較高的職位)、高壽(用于問老人的年紀(jì))。 4)“鈞”字族。如:鈞裁(指對上級裁決的敬稱或指恭請做出決定)、鈞啟(書信中敬請收信人閱知)。 5)“大”字族。如:大名(尊稱他人的名字)、大作(稱對方的著作)、大札(稱他人來信)、大慶(稱老年人的壽辰)。 6)“芳”字族。如:芳名(指年輕女子的名字)、芳齡(指年輕女子的年齡)、芳鄰(稱別人的鄰居)。 7)“華”字族。如:華誕(稱人的生日)、華翰(稱對方的書信)。 8)“府”字族。如:府上(稱對方的家或老家)、潭府(常用于尊稱對方的住宅)。 9)“令”字族。如:令尊(稱對方的父親)、令堂(稱對方的母親)、令郎(稱對方的兒子)、令愛(稱對方的女兒)。 10)“雅”字族。如:雅教(稱對方的指教)、雅意(稱對方的情意或意見)、雅正(用于把自己的詩文書畫等送給人時(shí)請對方指教)。
4.其他敬辭 1)璧還:用于歸還原物或辭謝贈品。 2)斧正:用于請人改自己的文章。也作“斧政”。 3)千金:稱別人的女兒。 4)海涵:大度包容(用于請人原諒時(shí))。 二、常見謙辭 1.用于自己對別人的謙辭(5例) 1)“承”字族。如:承乏(表示所在職位因一時(shí)沒有適當(dāng)人選,只好暫由自已充任)、承讓(謙稱自己的優(yōu)勢)。 2)“蒙”字族。如:蒙幸(猶“幸蒙”,幸運(yùn)地受到)、蒙恩(受恩惠)、蒙教(承蒙賜教)。 3)“敢”字族。如:敢問(向?qū)Ψ教岢鰡栴})敢煩(麻煩對方做某事)、敢請(請求對方做某事)。 4)“竊”字族。如:竊念(私下想念)、竊惟(私下考慮)竊比(私自比擬)竊言(私下談?wù)摚?、竊議(私下議論)。 5)“冒”字族。如:冒昧[(言行)不顧地位、能力、場合是否適宜]、叨冒(受賞賜)、冒賞(冒功受賞)。 2.稱自己及與自己有關(guān)的事物的謙辭(23例) 1)“鄙”字族。如:鄙人(對人稱自己)、鄙意(稱自己的意見)、鄙見(稱自己的見解)、鄙?。\陋微?。?/p> 2)“敞”字族。如:敝人(對人謙稱自己)、敝姓(稱自己的姓)、敞處(稱自己的處所)、敝校(稱自已所在的學(xué)校)。 3)“愚”字族。如:愚兄(向同輩中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弟(向同輩中比自己年長的人稱自己)、愚見(稱自己的意見或見解)。 4)“拙”字族。如:拙作/拙著(稱自己的文章、著作)、拙筆(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見(稱自己的見解)人、拙荊(稱自己的妻子)。 5)“忝”字族。如:忝幸(受之有愧的幸遇)、忝列(有愧于排列在其中)、忝居(有愧于處在某職位上)。 6)“寒”字族。如:寒舍(對人稱自己的家)、寒門(舊時(shí)謙稱自己的家)、寒族(稱自己的家族)。 7)“綿”字族。如:綿力(微薄的力量)、綿薄(指自己薄弱的能力)。 8)“薄”字族。如:薄技(微小的技能,常用來謙稱自己的技藝)、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時(shí)謙辭)、薄禮(不豐厚的禮物,多用來謙稱自己送的禮物)、薄面(為人求情時(shí)謙稱自己的情面)。 9)“臣”字族。如:臣下(古時(shí)官吏對君主的自稱)、微臣(卑賤之臣)。 10)“不”字族。如:不才[沒有才能(多用來表示自謙);謙稱自己]、不佞[沒有才能(常用來表示自謙);謙稱自己]、不敢當(dāng)[表示承當(dāng)不起(對方的招待、夸獎等)]、不敏[不聰明(常用來表示自謙)]。 11)“老”字族。如:老朽(老年人的自稱)、老臉(年老人稱自已的面子)、老粗[指沒有文化的人(多用作謙辭)]。 12)“家”字族。如:家父/家嚴(yán)(對人稱自己的父親)、家母/家慈(對人稱自己的母親)。 13)“貧”字族。如:貧僧(僧人對自己的謙稱)、貧尼(尼姑對自己的謙稱)、貧家(謙稱自己的家)。
14)“舍”字族。如:舍間/舍下(對人稱自己的家)、舍弟(對人稱自己的弟弟)、舍妹(對人稱自己的妹妹)、舍侄(對人稱自己的侄子)、舍親(對人稱自己的親戚)。 15)“芻”字族。如:芻議(稱自己的議論)人、芻言[淺陋的言論(多用來表示自謙)]、芻蕘(在向別人提供意見時(shí)把自己比作草野鄙陋的人)。 16)“一”字族。如:一枝之棲(比喻沒有奢求,只希望能夠有地方容身)、一得之愚(稱自己對于某一問題的見解)。 17)“晚”字族。如:晚生(后輩對前輩謙稱自己)、晚輩(后輩對前輩謙稱自己)。 18)“卑”字族。如:卑職(舊時(shí)下級官吏對上級的自稱)、卑鄙(古時(shí)稱自己卑微鄙陋)。 19)“賤”字族。如:賤荊/賤內(nèi)(謙稱自己的妻子)、賤造(謙稱自己的生辰八字)、賤降(謙稱自己的生日)、賤息(謙稱自己的兒子)。 20)“微”字族。如:微力(微小的能力,微薄的力量)、微功(細(xì)小的功勞)、微名(微賤之名)、微門(卑微的門第)。 21)“末”字族。如:末將(將領(lǐng)在上級面前謙稱自己)、末議(謙稱自己的議論)、未學(xué)[膚淺無本之學(xué)(多用來表示自謙);謙稱自己]。 22)“淺”字族。如:淺見(膚淺的見解,常用來謙稱自己的意見)、淺拙(指自己的見識、見解)。 23)“陋”字族。如:陋見(淺薄的見解)。 3.其他謙辭 1)錯愛:用于感謝對方對自己的愛護(hù)。 2)過獎:過分地表揚(yáng)或夸獎(用于對方贊揚(yáng)自已時(sh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