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不貳過 《如懿傳》有很多地方不合理,但是也都能說得過去,唯有富察氏,著實不敢恭維。 影視劇里,皇后富察氏的母親一直要富察氏生出嫡子,以來保全富察氏在朝堂的地位。而富察氏也一直為了富察氏在后宮嘔心瀝血。
這一點和歷史最不符,因為富察氏不需要一個嫡子來穩(wěn)固地位,更不需要一個皇后為家族謀求前程。富察家僅憑軍功能力,足以在滿清站穩(wěn)腳跟,這就是富察氏的底氣。 富察皇后在死前對乾隆說過一句話,唯有這句話最為符合百年前的大清皇家和富察一族的關(guān)聯(lián):妾身愿以富察氏的百年榮光,相伴皇上左右。 因為在歷史上,富察一族真的相伴滿清有始有終。 富察一族不是因為出了一個皇后而滿族榮光,而是當時的王朝需要富察氏。 眾所周知,雍正登基的艱難。所以為了給兒子及以后的傳承掃平道路,創(chuàng)建了秘密立儲制度。 雍正為了讓弘歷在新皇先皇安穩(wěn)過渡,所以給弘歷選擇了一位最符合的嫡福晉富察氏。 富察氏能夠脫穎而出,只和一點有關(guān)系,那就是富察氏的娘家,那一族的勢力。 雍正需要富察氏幫助弘歷順利登基,并且可以最快坐穩(wěn)皇位。 要知道雍正登基后四年才坐穩(wěn)皇位。 為什么雍正選擇了富察氏,滿清有八大氏,為什么唯獨選了富察氏? 追溯到明朝末年,旺吉努背叛明朝投奔努爾哈赤,一直被重用。
此后,富察氏就在滿清站穩(wěn)了腳跟,每一朝都有富察氏的重臣,都是各位皇帝倚重的大臣。 順治時期是內(nèi)大臣,康熙時期是內(nèi)務府總管,總之都是皇帝的心腹。 而在雍正朝最有名的富察大臣就是馬齊,因為馬齊是八爺黨,但是雍正登基后,不僅沒被清算,反而委以重任,并且雍正賜他世襲罔替。 能夠在九子奪嫡中活下來的馬齊,他要么是康熙給雍正安排的人,要么本就是雍正的人。 富察皇后是馬齊的侄女,此時的馬齊是大學士,也是鋪墊了三位皇帝,富察氏崛起的開始。 乾隆時期,富察氏成為最負盛名的寵臣家族,甚至就連富察皇后去世后,這份恩寵一直存在。 很多人認為富察·傅恒最有名,其實不然。 富察·傅清作為傅恒的二哥,是駐藏大臣。若非早逝,是一個不亞于傅恒的存在。 傅恒24歲成為軍機處行走,26歲成為戶部尚書,27歲成為保和殿大學士。 這個升遷速度,滿清第一人。 傅恒并非依靠家族,而是憑借實實在在的軍功。
平定大小金川之亂,準噶爾叛亂,緬甸戰(zhàn)亂,三場戰(zhàn)爭,戰(zhàn)無不勝,赫赫戰(zhàn)功就是富察氏一族的底氣,何苦要一個女人為家族拼搏? 乾隆時期,傅恒是一等忠勇公,死后是紫光閣畫像首位。 嘉慶時期,傅恒死后還被加封郡王,并配享太廟。 傅恒死后,長子福靈安是額駙,不過早逝。 次子福隆安是額駙,一步步從兵部尚書、工部尚書、內(nèi)務府大臣、步兵統(tǒng)領(lǐng)、太子太保做到公爵。 三子??蛋裁曌畲?,被乾隆自小接進宮,和皇子一般待遇,并且升遷速度超過父親,封疆大吏也只是前程中的小事。生前是貝子,死后是郡王。 幼子福長安,在嘉慶年間因為與和珅是同黨所以被下獄,但是死的人很多,福長安活得很好。 富察氏一家,這般恩寵和功績,在滿清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富察一族,就這么在每一朝都有重臣,陪著滿清走過近三百年,伴他始,陪他終。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zhuǎn)發(fā)和評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