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有詩云:“萬事枯榮皆前定,浮生勞碌空自忙?!?/span> 有很多事兒,在一開始,就已經(jīng)注定了。哪怕我們奔波忙碌,也不過是按照注定的命運軌道,去不斷前進罷了。 談到命運,相信很多人都會抱怨,為什么我辛苦多年還是勞碌命,為什么別人辛苦幾年就發(fā)達了,這不公平? 對于這一點,曾仕強教授說過:還沒有出生,大家都是絕對公平的。一旦出生,就不再公平了。大家的爸爸都不一樣,哪還有公平呢? 這就是所謂的“同人不同命”。大家都是人,可大家的命數(shù)就是不一樣。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芒萬丈,有人一身銹。 反正,人與人之間,盡量不要比較。因為硬件和軟件都不一樣,沒有比較的必要。 
 02 人與人之間,最明顯的差距,就是金錢差距。 人類世界呈現(xiàn)出金字塔的結(jié)構(gòu),越往上,人就越有錢,而越往下,人就越貧窮。問題是,富人占了少數(shù),而普通人占了大多數(shù)。說到底,都是實力和時機的問題。 20年前,出現(xiàn)了經(jīng)商潮,基本上誰去經(jīng)商,誰就能撈到大錢。不過,選擇當老板的人,終究是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人都心甘情愿打工。 在經(jīng)商潮里邊,能夠抓住機會,且大膽去做的人,大部分都收獲滿滿,發(fā)家致富,達到了富人的層次。而打工的人,依舊貧窮。 10年前,出現(xiàn)了房地產(chǎn)紅利。那時候,誰敢貸款買房,誰擁有多套房產(chǎn),誰就能在“炒房”的過程中賺得盆滿缽滿。有些人的身家,就因此而翻了好幾倍。 在房地產(chǎn)紅利當中,誰把握了紅利,誰吃到了紅利,誰就是富人,而吃不到紅利的,基本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子。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有的人,哪怕重來一百次,也還是富人。而有的人,哪怕重來一百次,也還是窮人。可見,人性、能力和時機,是不可逆的。 
 03 每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緣分遭遇,都各不相同。 你投胎到這個家庭,他投胎到那個家庭,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不同,那成長的過程就不一樣。原生家庭對于孩子的影響,是貫穿一生的。 有些孩子,在原生家庭的鼓勵下,努力考上了大學(xué),走出了大山,自然也改變了命運。而有些孩子,被原生家庭拖累了,初中畢業(yè)就出來打工,依舊貧苦。 走出大山的孩子,所見識的,是廣闊的世界,接觸到的緣分,也都是廣闊天地的緣分。也許,這些孩子會過得更好。 初中畢業(yè)就出來打工的孩子,坐井觀天,所見識的,不過是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罷了。有可能,他們會淪為“牧羊娃”的翻版,在狹隘的天地中,度過一生。 前者的緣分,跟后者的緣分,明顯是不一樣的。人生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前邊的緣分不同,后邊的緣分也存在差距。 你會跟誰結(jié)婚,組建什么樣的家庭,生下什么樣的孩子,過上什么樣的生活,有可能,這“前因后果”,一早就種下了。 
 04 談完了金錢、緣分,那我們再來談?wù)劽瘛?/p> 命格這種東西,可太有意思了?;旧?,這個世界沒有相同的兩片雪花,也沒有相同的命運。哪怕極其相似,也不過是大同小異而已。 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大哥有一定的天賦,考上了大學(xué),到了城市當白領(lǐng)。而弟弟沒啥天賦,讀了初中就出來了,在村里邊的工廠打工。 都是同父同母的孩子,為什么這兩人會存在命格的差距呢?因為他們的天賦不同,能力不同,心性不同,追求不同,三觀不同,自然命運就不一樣。 有的人,天生就是讀書的料,而有的人,天生就不適合讀書;有的人,天生就是賺錢的料,而有的人,天生就不適合賺錢。 佛陀早就說過,智慧不可傳。某些問題,A一聽就懂,而B怎么聽都不懂,自然命運的走向就不一樣。這悟性差距,有可能是天生的。 你當下的所思所想,以及一舉一動,看似是你自己控制的,實際上,早就在命運的算計當中了。 
 05 寫到最后 茨威格在《斷頭王后》中寫道:“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span> 命運在暗中標注的價格,事先,我們誰都不知道。要到事后,我們才恍然大悟。這就是所謂的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有些事,未曾經(jīng)歷,就不知道它的難處和真相。有些事,已然經(jīng)歷,才知道它的不易和困難。反正,好也罷,壞也罷,我們都需要經(jīng)歷一番,逃不掉的。 對于一切的遭遇,保持“順其自然”的心態(tài)就好。老天安排我們怎么活,那我們就怎么活。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 文/舒山有鹿 |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