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果媽~ 你覺得,養(yǎng)兩個兒子的壓力大嗎? 在傳統(tǒng)的理念中,養(yǎng)兩個兒子的壓力,或許在未成年階段,壓力還算可以,甚至不如養(yǎng)一個女兒壓力那么大。 但是,后勁兒是足的,因為兒子們要到結(jié)婚的時候,車、房、彩禮,都得2份。 所以,對于不少普通家庭而言,養(yǎng)兩個兒子的壓力,相當大。 這時候,有些寶媽,就開始想著“另辟蹊徑”了:吃絕戶。
01 “養(yǎng)兩個兒子很輕松,找獨生女吃絕戶就行” 寶媽發(fā)言遭怒懟 解氣 前些天帶開心果去樓下玩,遇到幾位寶媽在聊天。 說到兩個兒子以后壓力是否大的問題,然后其中一位寶媽曉云說道:“養(yǎng)兩個兒子壓力大不大,就看以后怎么做了!” 周圍的寶媽都很好奇,難道還有辦法,讓養(yǎng)兩個兒子壓力還不大? 曉云一臉神秘地說:“吃絕戶??!” 接下來,她的言論讓不少寶媽都很氣憤:“生兒子,反正不怕吃虧,以后找獨生女家庭,不但不要彩禮、車房,甚至還倒貼!以后有孩子了姥姥帶,那我們只要等著享福就好了,壓力大什么?” 有一位寶媽忍不住生氣地說道:“人家姑娘也是捧在手心長大的,憑什么這么任你們糟踐!” 曉云理直氣壯道:“不過就是一個丫頭片子,都絕戶了,還有什么值得糟踐!” 這時候一位寶媽怒懟道:“你別白日做夢了,家里有獨生女的,哪里會看得上你們這樣的人家,都聰明著呢,我家就一個女兒,我們找女婿,條件和品行,以及親家的品行,都缺一不可,你這種想法,兒子三觀也好不到哪里去,以后多是打光棍的!”
寶媽的怒懟讓其他寶媽都很解氣,紛紛口頭“討伐”曉云: 人要臉,樹要皮,只想走捷徑,那指不定會摔個大跟頭; 我家兩個兒子,我寧愿苦點累點,也不愿他全靠女方家,得自己有底氣; 這樣的想法養(yǎng)兒子,這兒子們怕是都要廢了,以后還禍害社會…… 在你一言我一語中,曉云拉著個臉走了。 后來從其他寶媽口中得知,她是外地人,娘家婆家都重男輕女得厲害,這生了兩個兒子,尾巴都要翹起來了。也是得知我們這邊獨生女多,所以才選我們這里來工作、定居。 真的是細思極恐??! 02 家有女兒,避免教成“戀愛腦” 一方面,我們不能有“吃絕戶”的想法,認為這是一條捷徑。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將孩子養(yǎng)成“戀愛腦”,這種“不清醒”的想法,很容易讓女兒被想“吃絕戶”的家庭給盯上,而且一盯一個準。
果媽講述一個身邊的例子。 小玲的父母,都是體制內(nèi)的,爺爺奶奶從商,家境可以說是比較優(yōu)渥、和諧。 一家人的疼愛,也讓小玲從未吃過什么苦頭。 小玲和父母期待得一樣,考入了一個名牌大學,和很多女孩子一樣,她戀愛了。 但是父母卻反對這場戀愛,原因就是“門不當戶不對”。男孩老家是一個很偏僻、窮困的農(nóng)村。 小玲為何會選擇這樣一個男生? 在小玲看來,條件如此差,還能考上這么好的大學,在村里都是稀罕事,足可以見男孩是有本事的。 當然,最打動小玲的,是男孩對她體貼地照顧:買早飯、買零食、幫著占位置、剝蝦等等。 對男孩,小玲也說不上多么喜歡,但也是真的習慣了男孩的照顧。 父母沒辦法,在小玲大學一畢業(yè)之后,就安排她進了一家不錯的公司。 本以為,后面就好了,但是沒想到,那個男生竟然追來了,這下小玲對男生更是死心塌地。 不到一年,男生說想去北京發(fā)展,小玲就這么被哄騙著辭了工作,一聲不響地陪男孩去了北京,找了工作,甚至懷了孕。
小玲父母氣壞了,但只有這么一個女兒,最終無奈,賣了家里的2套房,留了一套自己養(yǎng)老,拿出所有的積蓄,為女兒在北京全款買了一套房。 父母還沒有退休,沒辦法跟她來北京,等想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公婆、小姑子等已經(jīng)都住了進來。 后續(xù)具體如何不知道,但是小玲父母后來就很少去北京看女兒了,而女兒也從未回過家。 誰又曾想得到,一家人努力了大半輩子的家財,都為他人而拱手,連帶著嬌嬌女也被騙走。 欲哭無淚。 03 多看點人間疾苦 想要少奮斗幾年的,會想著去“高攀”“吃絕戶”; 想要享受戀愛的,不解人間疾苦的,便容易成為“戀愛腦”; 真正三觀正、意識清醒的,便會知道,“門當戶對”才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 對于現(xiàn)在孩子來說,便是家境相當、三觀相當、學歷相當,這樣的婚姻,最為穩(wěn)固,最為長久,父母也最為滿意。 只是,這都是理想狀態(tài)。
對于養(yǎng)育女兒,果媽覺得還是得帶孩子看看“人間疾苦”。 首先,家庭環(huán)境要和諧。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一個女孩的安全感、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來源于一個家庭。只有孩子本身幸福了,在尋找另一半的時候,才不會找原生家庭缺失的部分,從而成為戀愛腦。 其次,要看看“人間疾苦”。 就如小玲,家庭環(huán)境再好,也擋不住“纏郎”。 因為生活條件太好,也知道父母會為自己兜底,所以,她在金錢、苦日子上沒有任何概念,遠不知為了她有個安逸的生活,父母付出了多少。 我們要帶女兒去看“人間疾苦”,知道在不幸的家庭、窮困的生活之下,別人都是如何生活的。 這樣,才能讓孩子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才能在戀愛的時候保持清醒。 人的長大,不是在蜜罐之中,而是在見識了大千世界之后。
最后,得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自我意識。 小玲談不上叛逆,但是,從小到大的生活,都是父母安排好的。后來有了男朋友,也都是男朋友安排的,她真的是習慣了這樣“被安排”的生活。 現(xiàn)在太多的女孩,都被保護得太好了,一路保護到長大。 在這個過程中,不少女生的獨立性、自我意識,都是非常欠缺的。
當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思考,那么,他將注定會依附別人,成為戀愛腦。 話題討論:你如何看到“吃絕戶”這個詞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