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人體的重要“動力源泉”,心臟不斷泵血以輸送能量和氧氣,確保身體各器官的正常運作。盡管心臟看似堅強,但實際上它是人體中最易受到傷害的器官之一。 那么,在一天中的哪個時段,我們更應該關注心臟的健康呢? ![]() 1 摸清心臟的“生物鐘” 心臟有一個內在的“生物鐘”,表現為固定的晝夜節(jié)律,白天心率較快,晚上心率慢。保護心臟,要知道它在什么時候最“脆弱”。 晨起時分 在睡眠中,心率相對減慢,經過一夜的新陳代謝,血液可能會變得較為粘稠,流動速度減慢,這增加了血管栓塞的風險。早晨醒來時,交感神經變得異?;钴S,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和情緒激動。如果在這個時候急于活動,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的高危人群可能會觸發(fā)心血管事件。 建議:在起床時不要急于起身,應該平躺一會兒,避免動作過快。醒來后喝一杯溫水,早餐應盡量選擇清淡少鹽的食物。 對于血壓較高的人來說,晨起后最好按時服用降壓藥物,以防止血壓波動。 上午9時至11時 在這個時間段,血壓通常較高,交感神經處于興奮狀態(tài),人們可能會感到興奮和激動。同時,肌肉處于活躍狀態(tài),這些因素結合可能導致血管斑塊不穩(wěn)定,增加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 建議:午餐不宜過飽,飯后可以散散步,最好能午休半小時。當壓力大或情緒低落時,嘗試進行深呼吸,以提高血液中的氧氣含量,使大腦保持鎮(zhèn)靜,放松緊張的神經。 下午3時至5時 經過上午的工作,身體和大腦都可能感到疲勞。到了下午4點,人體的血壓開始升高,這可能會引發(fā)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意外情況。 建議:在工作間隙,可以站起來活動活動,晚餐不宜過量進食。 睡前,應避免長時間使用手機,可以選擇閱讀書籍或傾聽輕音樂,讓身心得到充分放松,以便進入睡眠狀態(tài)。 ![]() 2 識別心臟發(fā)來的6大危險信號 了解心臟疾病的風險信號對于早期發(fā)現和治療心臟病至關重要。以下是心臟疾病可能發(fā)出的六大危險信號: 胸痛或胸悶 胸部壓迫感、緊縮感或疼痛,尤其是在活動后或情緒激動時出現,可能是心臟缺血的信號。 呼吸困難 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尤其是在平躺時加重,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跡象。 心悸 心跳過快、過慢或不規(guī)則,都可能是心臟問題的表現。 疲勞 無緣無故感到極度疲勞,即使在休息后也不改善,可能是心臟負擔加重的標志。 惡心或頭暈 在沒有其他原因的情況下感到惡心、頭暈或眩暈,尤其是伴隨胸痛或呼吸困難,可能是心臟病發(fā)作的前兆。 上肢或肩膀疼痛 輻射到上臂、肩膀或頸部的疼痛,尤其是在運動時加劇,可能是心臟病的一個信號。 ![]() 3 6個好習慣保護心臟 均衡飲食 選擇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如全谷物、新鮮水果和蔬菜、低脂蛋白質來源(如魚和豆類),并減少攝入飽和脂肪、糖和鈉。 定期鍛煉 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或者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如跑步或有氧操。 控制體重 保持健康的體重有助于降低心臟病風險。體重指數(BMI)保持在18.5到24.9之間被認為是正常的。 戒煙 吸煙會損害心臟健康,戒煙對減少心臟病風險非常重要。 限制飲酒 過量飲酒會增加心臟病風險,所以應限制酒精攝入量。男性每天不超過兩杯,女性不超過一杯。 管理壓力 長期的壓力可能對心臟產生負面影響。學習壓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可以幫助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這些好習慣有助于保護心臟健康,預防心臟病發(fā)作和中風。養(yǎng)成這些習慣,并定期進行體檢,可以有助于維持健康的心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