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方查房記錄(十一) ——張立山主任老年病科查房2024.6.11 ![]() (一)女,95歲,病案號:17250 主要診斷:冠心病 基礎疾?。宏嚢l(fā)性心房顫動,腔隙性腦梗死,雙肺多發(fā)結(jié)節(jié)灶,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病3級,高脂血癥,2型糖尿病,慢性膽囊炎,膽囊結(jié)石,帕金森綜合征 主要問題:患者高齡,長期(住院)臥床,留置胃管鼻飼飲食,近2月持續(xù)夜間低熱,最高達37.8℃,日間體溫正常,檢查未及明確感染灶,檢驗見炎癥指標(PCT)偏高,余無明顯異常。 2024.5.28一診處方:麻杏苡甘湯合六味柴胡湯(詳見查房記錄九) 2024.6.4二診處方:大柴胡湯加魚腥草苡仁桔梗(詳見查房記錄十) 2024.6.11三診:患者體溫最高為37.1℃,較前緩慢下降中??人圆欢?,痰不多,大便同前,仍需開塞露處理,左耳流膿(外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舌淡紅,苔薄黃,脈弦滑。患者整體不虛,耳朵流膿,PCT增高(有炎癥反應),少陽陽明有熱(有毒),前方已有桔梗魚腥草解毒排膿,辨六經(jīng)辨方證同前,予前方大柴胡湯再加生石膏30g清陽明之熱,續(xù)服3付。 “257.病人無表里證,發(fā)熱七八日,雖脈浮數(shù)者,可下之?!?,胡老講“這說明日久發(fā)燒不退,臨床上也常遇到,這種發(fā)熱不退啊,它一般是里熱,吃瀉藥就可以治療的?!庇檬裁捶阶幽??胡老在后文所舉案例中提到了“大柴胡湯加生石膏”。本例與此條文有相似之處,繼觀!
(二)女,67歲,病案號:29431 主要診斷:帶狀皰疹后神經(jīng)痛 基礎疾?。焊哐獕翰?,高脂血癥,頸椎病,反流性食管炎 主要問題:2周前右側(cè)背部連及腋下到前胸壁出現(xiàn)大面積皰疹伴有疼痛,外院診為帶狀皰疹,予以伐昔洛韋片口服及噴昔洛韋乳膏外用抗病毒、甲鈷胺注射液肌注營養(yǎng)神經(jīng)、普瑞巴林膠囊口服止痛?,F(xiàn)皮損基本愈合,見大片色素沉著斑,背部有局限性痂痕,皮損區(qū)域疼痛,尤其夜間發(fā)作頻繁,影響睡眠。 2024.6.4一診處方:《小品》漏蘆連翹湯、百合地黃湯(詳見查房記錄十) 2024.6.11二診:皮損基本愈合,色素沉著明顯變淡,局部仍有發(fā)作性疼痛,皮膚痛覺敏感,疼痛發(fā)作時不敢接觸衣物,疼痛發(fā)作無規(guī)律,與冷熱無關。有時口苦,習慣飲水,飲食可,大便可,小便色黃。舌暗紅,苔薄膩有裂紋,脈細滑略弦。 辨六經(jīng):少陽陽明合病夾瘀 辨方證:大柴胡湯、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 處方: 北柴胡24g,黃芩10g,清半夏15g,赤芍10g 大黃6g,炒枳實10g,生姜10g,大棗10g 桂枝10g,茯苓10g,牡丹皮10g,桃仁10g 當歸10g,川芎10g,澤瀉15g,炒白術 10g 3付,濃煎,200ml,分2次口服 分析:從患者病灶疼痛部位分析,主要涉及少陽經(jīng)脈循行處?,F(xiàn)主要癥狀就是發(fā)作性疼痛,有口苦,小便黃,舌暗紅,辨為少陽陽明合病,治以大柴胡湯。其疼痛考慮為瘀血痹阻“不通則痛”,予合用桂枝茯苓丸?;颊呱囿w裂紋,脈細,考慮皰疹后期津血不足,再聯(lián)用當歸芍藥散補津養(yǎng)血活血。
(三)男,73歲,病案號:28190 主要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ń?/span>1年持續(xù)使用氟替美維吸入劑) 基礎疾?。汗谛牟 ⒏咧Y、腔隙性腦梗死、反流性食管炎、頸動脈硬化伴斑塊形成、下肢動脈硬化伴斑塊形成 主要問題:無明顯誘因再次出現(xiàn)喘憋癥狀,活動后明顯,入院檢查肺部CT(慢支合并雙肺少許炎癥)、血常規(guī)(嗜酸粒細胞絕對值增高)、炎癥指標(PCT正常)、心標(-)、BNP(-)。 2024.6.4一診處方:金水六君煎合六味地黃丸加麻杏(詳見查房記錄十) 2024.6.11二診:仍時有發(fā)作胸悶喘憋癥狀,發(fā)作時面目紅赤。近兩天咽中有痰聲,咳吐不暢,有少量清鼻涕;飲食可,二便正常。舌淡紅略暗,苔薄膩,脈細滑,寸略沉弦。 辨六經(jīng):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合病 辨方證:射干麻黃湯、半夏厚樸湯、小柴胡湯加生石膏 處方: 射干10g, 蜜麻黃6g, 紫菀10g, 款冬花10g 清半夏15g, 生姜10g, 大棗10g, 細辛3g 五味子15g, 柴胡12g, 黃芩10g, 生石膏30g 姜厚樸10g, 蘇葉6g, 茯苓12g 中藥3付,每天一劑,機煎(濃煎) 分析:本有痰飲,復有外感,流清涕,喘憋,咽中有痰,咳吐不暢,“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兩者合用,臨床有這種兼證狀態(tài)。患者咽部不利,面紅,痰粘,為有熱象,病位在少陽、陽明,合用小柴胡湯加生石膏,生石膏清陽明里熱,又能“解凝”。
(四)男,92歲,病案號:21736 主要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 基礎疾病: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周圍神經(jīng)病變;高血壓3級 很高危組;高脂血癥;心房顫動;電解質(zhì)紊亂;腎功能不全;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前列腺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老年性心臟瓣膜病 主要問題:入院后hsTnI偏高,波動在33-50pg/ml↑(正常0-19.8pg/ml),2天前凌晨出現(xiàn)胸悶、喘憋、躁動,血壓162/89mmHg,心電圖:房顫,律不齊,心率115次/分,查hsTnI 71.4 pg/ml↑,予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近兩日仍有胸悶喘憋,端坐,躁動,血壓150-160/90mmHg,予呋塞米利尿、硝酸甘油泵入擴冠、降壓。 刻下四診:胸悶,氣短,咳嗽少,痰少,昨天出現(xiàn)咽啞,飲食量少,進食后呃逆,腹部脹滿膨隆,大便2天未解,小便量不多,尿頻,夜尿6次,下肢水腫較前減輕。舌暗紅,苔黃膩,脈沉細滑。 辨六經(jīng):少陽陽明太陰合病 辨方證:大柴胡湯、半夏厚樸湯、五苓散 處方: 柴胡12g 黃芩10g 清半夏15g 大黃6g 生姜10g 大棗10g 炒枳實10g 白芍10g 厚樸10g 蘇葉6g 茯苓12g 桂枝10g 澤瀉15g 豬苓10g 生白術10g 生石膏30g 桔梗10g 人參10g 中藥3付,每天一劑,機煎(濃煎) 分析:“小大不利,治其標”,大便不通,腹脹膨隆,胸悶氣短,為陽明有熱;小便量不多,尿頻,夜尿多,為太陰水飲;咽中不利,納呆,為少陽問題。沒有表的問題,主要是半表里及里,以陽證為主,里位有陽明有太陰。辨方證為大柴胡湯,半夏厚樸湯、五苓散。咽癢、咽痛、喑啞,都可以是半夏厚樸湯證。“大黃、枳實、厚樸”為小承氣湯??紤]患者高齡,脈沉細,經(jīng)利尿治療后,津液已傷(邪水去,津液未復),予加人參(合五苓散為春澤湯)補津液扶正氣。
![]() |
|
|
來自: 花無缺3myj1j3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