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廣州公立三甲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鄭學寶 上個月有位患者耿某找我訴苦,他說他使用參苓白術散、健脾丸一大堆的健脾祛濕的藥,但是越吃越上火。 他說“鄭醫(yī)生,這到底是為什么啊,我該怎么辦”? 要想徹底祛濕,其實關鍵在于生陽。中醫(yī)認為,生脾腎之陽是散濕氣之根的有效方法。
所以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補陽中成藥——桂附理中丸,幫你補足五臟陽氣,驅散濕氣,百病不近身。 由附子、人參、黃芪、白術、炮姜、茯苓、當歸、川芎、丹皮等中藥材組成 其中肉桂、附子大辛大熱,補腎助陽,溫中散寒止痛。 黨參補中益氣,促進運化;炮姜辛熱,溫中散寒、止痛止瀉。 白術甘苦溫燥,益氣健脾燥濕;炙甘草味甘,益氣補中,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為使藥。
全方合用,可使寒氣去,陽氣復,中氣得補,共奏補腎助陽,溫中健脾之功。 總之,如果你也有類似情況,可以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正確參考使用藥物,自己不要盲目使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