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是流涎,肺是鼻涕,腎是唾液,肝是眼淚,心是流汗。五臟好不好,看五液就知道了,五液是我們中醫(yī)所說的,淚、汗、涎、涕、唾。 首先第一個是脾,脾對應的五液中就是流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流口水,中醫(yī)認為呢,涎為脾液,涎呢是有脾氣所化生的。如果脾氣虧虛,不能固攝津液,就會出現(xiàn)不自主的流口水現(xiàn)象。這個時候的口水呢,也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脾胃虛寒,口水多而清晰,往往會伴有食少食欲不振,腹脹大便溏浠,手腳冰涼等情況。中醫(yī)調(diào)理呢,常溫補脾胃的方法,這個時候呢,可以參考一下《香砂六君丸》,另一種呢是脾熱內(nèi)伏,這類人群的口水多而粘稠,往往還會伴有口臭,煩熱舌苔黃膩等癥狀。中醫(yī)調(diào)理呢,常采用清熱利濕的方法,這時呢可以參考一下《藿香清胃膠囊》。 第二個呢是肺,肺對應的是五液中的鼻涕,因為肺開竅于鼻,在液為涕,也就是說你的肺有毛病了,一般的脾氣都比較多,如果寒邪入肺,流出的鼻涕是清晰的,而熱邪入肺呢,就會流出黃濁鼻涕,還可能伴有咳嗽、痰熱、喘息、發(fā)熱等癥狀,對于寒邪入肺呢,可以參考一下《通宣理肺丸》而熱邪入肺呢,可以參考《清肺抑火丸》來清肺熱。 第三個呢腎,腎對應是唾液,唾液屬于口中粘液的津液,具有滋潤營養(yǎng)的作用。如果腎氣和腎精充足了,津液正常,能夠濡養(yǎng)口腔,則口腔津液充足。如果腎精不足了,腎氣虧虛了,就會出現(xiàn)口干、津液減少,腰膝酸軟,身體乏力等表現(xiàn)。這種情況呢,可以參考一下《六味地黃丸》來滋補肝腎。 第四個呢就是肝,肝對應的是眼淚,我們都知道肝開竅于目,如果肝出了問題,比如說像肝血虛呀,肝陰虛呀,反映在眼睛上就會出現(xiàn)眼睛干澀,視力模糊,迎風流淚等情況,這個時候呢,要補肝養(yǎng)肝了,可以參考一下《杞菊地黃丸》,滋補肝腎,養(yǎng)陰明目。 最后一個呢就是心,心對應的是五液中的汗液,心神主管著汗液,中醫(yī)認為呢,心主血脈,汗血同源,汗為心之液,如果心血不足了,心神失養(yǎng)了,汗液得不到控制,就容易出汗了。出現(xiàn)了自汗和盜汗的表現(xiàn)。另外呢,心主一身之陽氣,心陽是汗液生成動力之源,如果心的陽氣不足了,也會導致汗液的異常。這個時候呢,可以參考一下《心寶丸》來補益心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