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興,除了家喻戶曉的紫砂壺和陽羨茶,還有令人贊嘆的自然山水。歷史上迷戀宜興山水的有蘇東坡,還有李白、朱熹、唐寅、文征明等文人雅士,他們的詩文為宜興增添了無窮的靈動意蘊。面對如此豐富的旅游資源,對于首次來到宜興的游人,或許有些迷惑,要怎樣選擇才能更好地認(rèn)識和了解宜興? 一、宜興竹海
宜興竹海 宜興竹海,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之地,隸屬于是我國竹風(fēng)光、竹民俗和竹文化的代表性景區(qū),氣候溫潤、景色宜人,蒼松翠竹、縱橫萬米,素有“華東第一竹?!敝雷u。
宜興竹海 竹海景區(qū)上接玉女峰雄偉,下探鏡湖秀色,有山峰、丘陵、湖泊、清溪等景觀,包括萬畝竹海、竹文化館、冒龍池、太湖源、寂照禪寺等景點,可謂山水相依,風(fēng)光無限。
宜興竹海 竹海景區(qū),依山傍水,最大的景點是玉女峰和鏡湖,以奇山、奇水、奇石、奇洞、奇樹為基礎(chǔ),處處充滿綠色,擁有竹報平安、玉宇瓊閣、索橋凌波、竹林飛瀑等景觀,還有一個全面的竹文化紀(jì)念館。
宜興竹海 冒龍池,位于玉女峰山頂上,有一汪清泉,終年不干涸,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冒龍池。它是由地下山脈中的泉水匯集而來,屬于天目山余脈。這里常年植被茂盛,水源豐富,因此形成了巨大的地下蓄水源,也令這里翠竹茂盛、古木參天。
宜興竹海 地址:宜興市湖滏鎮(zhèn)竹海村 二、善卷洞
善卷洞 善卷洞,是一個著名的石灰?guī)r洞穴,全長約一千米,被譽為“宜興三奇”之首。全洞由上、中、下、水四洞組成,洞洞相通,景象天成。
善卷洞 入口在中洞,進(jìn)去后有一個天然的獅象廣場,面積達(dá)千余平方米,高達(dá)七米的石筍佇立洞口,名曰砥柱峰。廣場上面掛滿了鐘乳石,兩側(cè)屹立著一對形似青獅、白象的天然巨石,形態(tài)逼真,惟妙惟肖。
善卷洞 上洞的規(guī)模比中洞還要大,蜿蜒曲折,形似螺殼,云霧彌漫,冬暖夏涼,又稱為暖洞。環(huán)壁有許多奇峰異石,有荷花倒影、萬古寒梅,也有綿羊、駿馬、熊貓等動物,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石縫中潺潺流水,落地成潭,頂上石乳,倒映潭中,景象天成。
善卷洞 下洞外面有一個石陡坎,大雨過后,流泉飛瀑直瀉溝底,奔放澎湃,故名瀑布洞。與下洞相連的水洞,是一條古老的地下暗河。游人至此,可泛舟河上,蕩漾其間,感受別樣的靜謐。
善卷洞 地址:宜興市宜城鎮(zhèn)螺巖山 三、龍背山
龍背山 龍背山,占地550公頃,山丘起伏、林深葉密,因形似一條盤踞的巨龍而得名。景區(qū)分為歷史文化區(qū)、植物園區(qū)、游樂園區(qū)、休閑娛樂區(qū)四大區(qū)域,是華東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城中森林公園,享有“宜興綠肺”的美譽。
龍背山 景區(qū)內(nèi)蒼松翠竹、清泉飛瀑,擁有文峰塔、歷史名人館、科教名人館、藝術(shù)名人館等眾多景點,并擁有桂花園、杜鵑園、薔薇園等眾多花園,堪稱植物的生態(tài)園林。
龍背山 由于獨特的地形地貌,景區(qū)內(nèi)清溪流泉匯聚成潭,有硯池、雙龍?zhí)丁⒚酚疤?、鏡池、鳳池、綴星池等眾多水景,溪水潺潺,常年不斷。
龍背山 此外,公園內(nèi)有一座顯親寺,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寺院內(nèi)清新脫俗,古樸安靜,充滿大智慧的禪意,堪稱一絕,滿是祥和的顏色。
龍背山 地址:宜興市人民南路南端 四、云湖
云湖 云湖,又名橫山水庫,群山環(huán)繞、景色宜人,由水庫風(fēng)景區(qū)、佛教文化區(qū)、度假服務(wù)區(qū)、田園風(fēng)光區(qū)、農(nóng)家風(fēng)情區(qū)五個部分組成,自然風(fēng)光超美,水質(zhì)非常清澈,是一處難得的旅游度假勝地。
云湖 藍(lán)天白云下,朝霞、夕陽、古木、翠竹、漁船、水鳥等,都圍繞著云湖,以大壩、綠水和青山而著稱,形成一幅山水相融的自然景觀。
云湖 人生在世,需要思索,也需要感悟。云湖,蘊含著的太多故事,從昔日的“橫山夕照”,到今天的“云湖佛光”,都是云湖為大家貢展示的景觀。
云湖 青山不墨千秋畫,碧水無弦萬古琴。在青山的掩映下,十里長堤,十里風(fēng)景,在百轉(zhuǎn)千回的韻律下,逍遙自我、宛若天成,這樣的境界,好似自然秘境、神仙居所。
云湖 地址:宜興市西渚鎮(zhèn)香林路 五、張公洞
張公洞 張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guī)r溶洞,此洞有大小洞穴七十二個,各洞風(fēng)格迥異、怪石嶙峋,享有“海內(nèi)奇觀”之稱,與善卷洞、靈谷洞并稱“宜興三洞”。相傳漢代張道陵曾在此修行,后因唐代張果老在此隱居而得名。
張公洞 溶洞千變?nèi)f化,洞中有洞,洞內(nèi)套洞,洞洞不同,景色各異,更神奇的是各洞的溫度不一,有的炎熱,有的涼爽,有時一瞬間就會走進(jìn)一個獨特的空間,呈現(xiàn)奇異的景象。
張公洞 入口為下洞,好似一座大廈,名為海屋大場。入洞后全程約千余米,有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等景觀。拾級而上,可達(dá)海王廳,又稱天蓬大場,為全洞之精華,周圍還有地道洞、七巧洞、棋盤洞、一線曙光洞等,可謂琳瑯滿目、目不暇接。
張公洞 從海王廳經(jīng)云梯、天橋旋階而上,由天洞出,即達(dá)孟峰山頂。天洞洞頂朝天,又名朝天洞。巖壁之上有元代楊維校的題刻,堪稱奇景。洞頂有望湖亭,可遠(yuǎn)眺太湖風(fēng)帆,頓感空靈。張公洞不僅有溶洞,還有六百米地下河,可以自己去劃獨木舟,享受地洞的清涼,品味原始的洞天福地。
張公洞 地址:宜興市湖父鎮(zhèn)張陽村 六、陶祖圣境
陶祖圣境 陶祖圣境,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之地, 與著名的宜興竹海、西施洞為鄰,有溶洞、有竹海,更有清溪,因一代商圣陶朱公而得名。
陶祖圣境 陶祖圣境位于金塘山,以慕蠡洞為核心,配有范蠡雕塑廣場、西施水景廣場、石林奇觀、范蠡古窯、竹林廊橋、范公草圃、皖紗清池、望妻亭、陶藝小吧等景點,是一個自然景觀與人文古跡交相輝映的旅游勝地。
陶祖圣境 相傳,越國擊敗吳國后,范蠡和西施分別隱居在幕蠡洞和西施洞,積極幫助當(dāng)?shù)卮迕裰铺?,成為一代“陶祖”,尊為“陶朱公”,他們的洞穴被稱為“中國第一愛情洞”。
陶祖圣境 慕蠡洞,總面積一萬多平方米,以地下暗河的奇特流向和曲折神奇的自然結(jié)構(gòu),分為地下昆侖、龍象宮、星斗宮、湖石宮、瓊林宮、玉寢宮、五岳宮、元宵宮、女媧宮和蓬萊宮共九大景觀,鐘乳遍布、栩栩如生。除了溶洞,陶祖圣境還有青山,石林、竹海等,處處是景,堪稱仙境。
陶祖圣境 地址:宜興市湖滏鎮(zhèn)竹海村36號 七、宜園
宜園 宜園,位于團(tuán)氿湖西南岸,隔湖與陽羨古城相望,遠(yuǎn)眺青山如黛,近看湖水似藍(lán),是一個以“小橋流水人家”為主題的江南古典園林。
宜園 全園分為東、中、西三大區(qū)域,建有各式亭臺樓閣、廊坊軒榭,并且使用地產(chǎn)湖石造景,主要有柳堤春曉、荊溪攬勝、碧葉紅英、玉崖飛瀑、云溪樓、竹林茶吧、涌泉石磯、知漁榭、漁樂廣場、八卦生肖廣場、濱湖景廊、松山勸學(xué)廊、五龍戲珠等眾多景點,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宜園 園林還注入了許多宜興歷史文化,比如碑刻、楹聯(lián)、匾額等,名勝古跡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個風(fēng)景秀麗、四季皆美的園林,堪稱江南園林的典范。
宜園 宜園中有一個長廊,其中藏有精美的二十四幅石刻畫,展現(xiàn)了當(dāng)?shù)刈⒅卦娢模缟薪逃娘L(fēng)氣。漫步其中,不僅感嘆于心曠神怡的自然風(fēng)光,更重要的是傳承這種優(yōu)秀人文情懷和美好品德,令人心有所悟。
宜園 地址:宜城鎮(zhèn)氿南路1號 八、太華山
太華山 太華山,原名方巖山,又稱章山,由九座山峰組成,因最高峰太華峰而得名,為蘇南第二高峰,滿山翠竹,隨風(fēng)起舞,是著名的竹海和佛教圣地。
太華山 山峰、峽谷好似凝固的波浪,煙霧繚繞,愈發(fā)顯得蒼茫大氣。輕風(fēng)吹過,山林隨風(fēng)起舞,碧波蕩漾。旁邊還有大覺寺,華東百暢,紅山鄔等景區(qū)。
太華山 太華山古樹名木眾多,尤其是山頂,有兩棵銀杏樹,枝繁葉茂,直徑達(dá)五米,樹齡已超過1200年,到了深秋就是難得奇景。山頂上還有兩口古老的井,山泉不斷,據(jù)說可同時供應(yīng)上萬人飲用。
太華山 整個景區(qū)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之地,離廣德的太極洞較近,基本處于原生態(tài)。大部分時間游人不多,適合爬山、徒步,欣賞自然風(fēng)景,還能體驗到不少野趣。登山山頂,夕陽如夢如癡如醉,山谷里的太華人家,都充滿了浪漫的韻律。
太華山 地址:宜興市太華鎮(zhèn), 九、玉女潭
玉女潭 玉女潭,位于蓮子山上,主要包括玉陽洞天和玉潭凝碧兩部分,蒼松翠竹、綠樹成蔭,峽谷幽深、溪水潺潺,是一個以原生態(tài)為主的自然風(fēng)景名勝區(qū)。
玉女潭 據(jù)史料記載,玉女潭建園于唐,興盛于明清,有江南園林源頭之說。如今的玉女潭,不僅自然風(fēng)光秀美,還有著深厚的《周易》文化底蘊,成為天然的攝影背景板,是中央電視臺外景基地之一。
玉女潭 玉陽洞天,因地表風(fēng)化形成,以天然溶洞取勝;玉潭凝碧,因落水成潭得到,以碧水深潭聞名。洞雖淺卻形態(tài)各異,怪石林立,奇洞連珠,青藤繞樹,野花野草,清香撲鼻。潭雖小卻清澈碧綠,形似翡翠,一潭一景,潭移景異,清泉甘洌,流水汩汩。
玉女潭 玉女潭,深78米,三面石壁相依,下臨絕壑深淵,相傳玉女在此沐浴修煉而得名。潭水上方有一天然石梁,藤蔓纏繞,宛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不經(jīng)意間就融入了山水。不知道你有沒有來過玉女潭,有沒有深切凝望過那一汪寧靜?
玉女潭 地址:宜興市湖滏鎮(zhèn)張陽村 十、周鐵古鎮(zhèn)
周鐵古鎮(zhèn) 周鐵古鎮(zhèn),始建于周朝,因設(shè)鐵官于此而得名,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建鎮(zhèn)史的名鎮(zhèn),享有“陽羨狀元地,周鐵教授鄉(xiāng)”之美譽,被稱為“無錫西門外第一鎮(zhèn)”。
周鐵古鎮(zhèn) 與周莊、同里那樣的名鎮(zhèn)不同,這里沒有太多的商業(yè)氣息,也沒有太多的名勝古跡。街巷縱橫交錯,建筑古色古香,主要有千年銀杏樹、城隍廟、竺西書院、竺西醫(yī)館、程天明院士故居等景點,均為明清建筑風(fēng)格。
周鐵古鎮(zhèn) 古鎮(zhèn)里,最知名的是城隍廟門口那棵參天古銀杏,由三國時期孫權(quán)的母親吳國太親自種植,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如今依然枝繁葉茂,充滿生機(jī),被譽為“生物界的奇跡”。
周鐵古鎮(zhèn) 古鎮(zhèn)有兩條老街,一條是東西走向,另一條為南北走向,形成一個“丁”字。街道兩旁的房子和商鋪大多是二層,部分是三層,零星分布。既然是古鎮(zhèn),自然有古橋,北街盡頭水巷的長春橋,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月下相約長春畔,書聲送別過橋人。
周鐵古鎮(zhèn) 地址:宜興市周鐵鎮(zhèn) 總體來說,宜興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名勝古跡還有許多,除了以上提到的十處景點,宜興的精彩遠(yuǎn)不止如此,還有大覺寺、太湖石窟、小黑溝、陽光坪等知名景點,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慢慢游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