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感悟的一段話:“佛不用天天拜,心需要天天修。福報(bào)不是爭(zhēng)來的,而是用自己行為修來的;財(cái)運(yùn)不是求來的,而是用自己的善心修來的。心若向善,歲月安暖?!?/p> 弘一法師有言:“拜佛,不是彎下身體,而是放下傲慢;合掌,不是雙手作秀,而是恭敬萬物。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生煩惱?!?/p> 那一次,我踏上了九華山的土地,心中充滿敬畏。我拜了地藏菩薩,感受到了深深的寧靜。隨后,我漫步在山間,欣賞著九華山的壯麗景色。 忽然,在一棵古老的松樹下,我看到了一位道士。他坐在那里,氣定神閑,仿佛與周圍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我心生好奇,想與他交談。 我走過去,行了一禮,說道:“無量天尊,道長(zhǎng),你是道家的人,怎么會(huì)來到佛家的地方呢?” 道士微笑著回答:“你看,九華山的風(fēng)景如此美麗,我為何不能來此游覽呢?” 我笑了笑,說道:“原來你是來旅游的啊?!?/p> 道士繼續(xù)說道:“我喜歡四處游歷,九華山的風(fēng)景吸引了我。雖然我是道家的人,但到了佛家的地方,行個(gè)禮也是應(yīng)該的。古圣先賢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應(yīng)該尊重他們。而且,佛家的人若是通透的,看到我們道家的天師祖師們,也會(huì)恭敬行禮的?!?/p> 我點(diǎn)頭表示理解,說道:“你說得對(duì),是我狹隘了。那么,通透的人真的不在意形式上的東西嗎?” 道士回答道:“通透的人并不是不在意形式,而是能夠善用形式,不被形式所束縛。他們知道形式的作用,不是盲目迷信形式。比如朝拜,通透的人也會(huì)朝拜,他們的樣子可能和普通人一樣,甚至看起來更加虔誠(chéng)。 但他們知道為什么要朝拜,明白朝拜的意義所在,懂得如何朝拜才能真正如法。因?yàn)樗麄兝斫膺@些形式背后的意義,所以更加懂得珍惜和善用形式?!?/p> 我深以為然,感謝道士的教誨。這次九華山的相遇讓我明白了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次與他人的交流。 信佛,信的不是神靈,而是因果;學(xué)佛,學(xué)的不是迷信,而是智慧。人人其實(shí)都有佛性,只是自己沒有修到、悟到而已。 #我的讀書金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