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強不如自強。 ![]()
問題是,如何自強?自我的強大,不是狂妄,不是爭強好勝。不是遇到什么事情,非得要壓別人一頭不可。更不是有事沒事就找人斗,那多少有點狂躁(神經(jīng))的嫌疑。 自強,是建立在自我清晰認知基礎上的頑強。 不用等到錢塘江水潮信來,已經(jīng)知道我是我。對自己有清楚的認知,是自強的基礎。 職場工作,每天忙忙碌碌,遇到的事情一大堆。其中有好事,有壞事,也有平凡事。如何處理這些好事壞事平凡事,就決定了我們漸漸成為怎樣的人。用強者的心態(tài)去處理,我們就是強者。用逃避的心態(tài)去處理,我們永遠是逃避的弱者,——于人于己,于公于私,都毫無用處。 特別是遇到的麻煩事,我們更要學會用強者心態(tài)去處理。這些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就不要再去假設,“如果一切都沒有發(fā)生,該多好”。不必再想,不必再說。“如果”的東西,從來就不會存在于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 無論將來發(fā)展到什么地步,會不會可能時光倒流,此刻,現(xiàn)在,我們平凡職場人的經(jīng)歷當中,沒有時光倒流。也不要指望,時光會為你我停留。 時光不會倒流,我們只能在現(xiàn)有的處境上,去處理問題,以面對未來。時光也不會停留,我們必須要抓住時機,及時作為。再多的怨天尤人,怪這個怪那個,都沒有用。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必須直接面對,積極解決。而且,不是空想幻想,馬上就能搞定,而是在事實的基礎上,找到可行的辦法。 想要做到及時處理,有三個前提。 第一個前提是,責任全在自己。我們的人生,就是自己的選擇。每一個岔路口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此后的方向和道路。不管今天是二十,三十,四十,還是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人生道路,都是由自己大大小小的選擇而定。無論今天要面對的,是好是壞,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jié)果。所以,責任全在我方,不要推給他人。 第二個前提是,解決要看自己。不要幻想,在困難面前,有誰會主動出來幫忙。不是不可能發(fā)生,或許會有人主動出手拉一把。但是,我們不能用這個幻想,代替應當付出的努力,更不能用幻想來逃避。除非自己主動,否則問題還在原地。 第三個前提是,認為自己能做。認為自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才會著手去做。否則,依然是遲遲不敢行動的逃避。能夠解決,不是說一定要做到100分200分,而是我們能去做。哪怕做到的結(jié)果,并不如意:拿不到滿分,甚至都沒及格。 只要在做,進入解決的過程,就是一種能力。放到更長的時間軸上看,中間的失敗或成功,都是積累。而每一個階段的積累,都能夠讓下一個階段做得更好。這次知道坑在哪里,下次就盡可能避開。芥菜樹下看,積累到了,事情也就能開花結(jié)果。 行動起來,就是強者心態(tài)。 原創(chuàng)不易,一見你就happy。轉(zhuǎn)載需本人授權(quán)。不想錯過職場趣聊,關注:<芥菜樹下>,閑話職場,南北東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