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北半球?yàn)槔?,在地平坐?biāo)中看,北天極和天頂通常不重合。對于地面的觀測者來說,上和下是用地面和天頂來定義的。但對于某個天體來說,上和下是用北天極和赤道來定義的。這個天體到北天極的方向矢量和這個天體到天頂?shù)姆较蚴噶康膴A角稱為星位角(parallacitc angle,以前翻譯為視差角,其實(shí)和視差沒有太大關(guān)系),記作。隨著地球轉(zhuǎn)動,這個角會變化。直觀的結(jié)果就是,在觀測的時候,地平式望遠(yuǎn)鏡看到的像場會轉(zhuǎn)動。最明顯的例子是弦月,可以明顯看到其方位隨時間的變化。為了計算像場如何旋轉(zhuǎn),需要計算星位角的變化。 為此,先回顧一些符號的定義 \alpha=\text{赤經(jīng)。通常用時分秒表示,要換成度分秒需要乘以15。(因?yàn)槭菑囊恢?4小時變?yōu)橐恢?60度。)}容易想象,當(dāng)天體在子午面上時,星位角。定義此時的時角(方位角)。一般情況下,星位角可以計算為 其中,是觀測者所在位置的地理緯度,是天體的赤緯,是從子午面算起的時角(方位角)。 在天體升起和落下(位于地平線上)時,星位角的計算公式可以簡化為 \cos q=\frac{\sin \varphi}{\cos \delt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