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廣賢文》有言:“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須靈山朝世尊?!?/span> 家中的老人,才是活佛,我們又何必去靈山朝見世尊呢?這說明了一個道理,老人對于家庭,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老人在世,家中不會發(fā)生太大的波瀾,日子都比較平穩(wěn)。就連一眾后輩,也能和諧相處。因為老人是維持家庭關系的橋梁。 隨著老人離開,家中就會出現(xiàn)巨大的波瀾,日子將變得不再平穩(wěn)。就連一眾后輩,也會在窩里斗當中,讓家庭逐漸衰敗。 你想想,連一家人和諧相處都成問題,那家庭的其他問題,不就更嚴重了嗎? 父母離開之后,家庭發(fā)生了這些怪事,會逐漸走下坡路。
一、父母走后,子女為了利益而爭執(zhí),家庭就分裂了。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 父母在世,這種“明算賬”的行為都不會出現(xiàn),因為父母還沒有分配家產(chǎn),孩子也尊重父母,不敢當著父母的面,去做出如此蠢事。 父母離開,既留下了家產(chǎn),也沒有人約束子女們了,那他們就會為了各種利益而明算賬。在他們看來,親情都是虛假的,利益才是真實的。 一個大家庭,只有利益的爭執(zhí),而缺乏深厚的感情,那它如何維系下去呢?基本都無法維系下去,只能在內(nèi)斗、內(nèi)耗當中,走向消亡。 你看那些富豪家族,在創(chuàng)一代的家主死后,那幾房太太和孩子們,都會為了利益發(fā)生沖突,誰也不讓誰。如此,家庭不就分裂了嗎? 這就注定,“富不過三代”并不是虛話,而是赤裸裸的人性現(xiàn)實。你不爭,別人會主動跟你爭,內(nèi)斗的齒輪一轉動,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二、父母走后,子女揮霍無度,就會坐吃山空。 絕大多數(shù)父母努力賺錢,究竟是為了什么?就是為了賺到一定的資產(chǎn),傳給孩子,讓孩子一輩子衣食無憂。 繼承了父母資產(chǎn)的孩子,真的就能一輩子衣食無憂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人沒錢,就會拼了命去賺錢。吃過了賺錢的苦,就會珍惜兜里邊的每一分錢,不會隨意亂花。在吃過苦的人看來,存起來的錢,才真正屬于自己。 人有錢,就會拼了命去花錢。由于這些錢不是自己賺來的,而是繼承父母的遺產(chǎn),所以他們就會大手大腳,揮霍無度,免不了會坐吃山空。 隋朝的創(chuàng)始者隋文帝楊堅,一輩子簡樸。而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一輩子奢靡,還各種折騰。這就導致隋朝二世而亡。 簡樸的創(chuàng)一代,深知一飯一粥來之不易。而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一直在溫室當中長大,沒有經(jīng)歷風雨,也沒有見過世面,哪能知道生活的艱難呢?
三、父母走后,子女無法自力更生,家庭就落敗了。 在十幾二十年前,鎮(zhèn)上有一戶有錢人家,家主很厲害,不僅認識當?shù)氐倪_官貴人,還有各種黑白的關系,牛得很。 沒幾年,這人就因病去世了。生病那段時間,他就把唯一的兒子,介紹給別人認識,希望別人能夠認可他的兒子,讓兒子繼承他的人脈。 別人一開始,也認可了。后來,等這人走了,孩子根本不懂得與人相處,連日常的客套、禮貌都不懂,所以黑白兩道的人脈、關系,都離他而去。 結果就不用說了,墻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創(chuàng)一代沒了,孱弱的富二代又沒有自力更生的本事,不僅老婆跑路了,家產(chǎn)也敗光了,只能逐漸返貧。 父母的人脈,并不是孱弱的孩子可以繼承的。特別是有點本事的父母,自己牛,不代表孩子牛。因為一代不如一代,是均值回歸的必然。
四、父母走后,家庭無法運轉下去,就走下坡路了。 父母是家庭的建立者,自然知道如何將家庭運轉下去。能夠開拓的人,自然也能夠守成。 孩子是父母的繼任者,或許就不知道如何將家庭運轉下去了。尤其是“獨生子女”,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可能連做飯都不會。 你能指望一個連做飯都不會的孩子,去做什么呢?對此,不少人都疑惑,為什么現(xiàn)階段的獨生子女,離了父母,就容易活不下去? 農(nóng)村的孩子,由于沒錢,而且競爭大,所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而城市的孩子,在富養(yǎng)的環(huán)境中長大,基本都沒有養(yǎng)成“靠自己”的觀念和本事。 靠父母,始終是靠不住的,因為父母總有老去的那一天??咳巳藭?,靠樹樹會倒,靠水水會流,不如靠自己。 身為父母,盡量不要過分寵溺孩子,要讓他們學會“靠自己”??孔约旱娜?,到哪都吃得開。而靠父母的人,在父母走后,那他們的命運就悲慘了。 文/舒山有鹿 |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