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演義》中有言:“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span> 這人世間有很多事,都不由普通人來選擇,普通人只有被選擇的份,一切都是老天爺最恰當?shù)陌才拧?/p> 該你富貴的時候,哪怕你才華平庸,也能賺到錢。該你貧窮的時候,哪怕你才華橫溢,也英雄無用武之地。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氣英雄不自由”就是這個道理。 你我所能決定的,只是人生當中的小事,比如說一日三餐吃什么,這幾天穿什么衣服,等會看哪部劇,刷哪一條短視頻...... 正如曾國藩所言,古來大戰(zhàn)爭、大事業(yè),人謀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 一個人,到底是富人命,還是窮人命,很多時候,皆是這幾種天意的安排。
一、是否占據(jù)“天時”。 呂蒙正在《破窯賦》中寫道:“楚霸雖雄,敗于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里江山。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span> 翻譯成大白話:西楚霸王項羽如此厲害,怎奈烏江自刎;漢王劉邦看起來弱小,竟然擁有萬里江山; 飛將軍李廣勇猛非凡,卻在關鍵的時候迷路,一輩子都沒有封侯的機會;馮唐才華橫溢,卻沒有遇到干大事的好時機,蹉跎了一輩子。 都是有本事的人,為什么他們會有如此命運呢?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占據(jù)“天時”。有才華而沒有遇到好的時機,再怎么掙扎,都沒有出頭的機會。 就跟開著跑車在山路上行駛一樣,山路的路況,終究會影響跑車的性能。不是跑車硬件不行,而是跑車沒有在康莊大道行駛,自然受到束縛。 在日常生活當中,可能天時的影響不大??傻搅岁P鍵的時候,天時如何,會直接決定人之一生。
二、是否有“貴人”相助。 《周易》中有言:“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意思是,潛龍出現(xiàn)在田野當中,有利于見到大人物來發(fā)展自己。直白一點來說,就是遇到了人生的貴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劉備遇到了諸葛亮,曹操遇到了荀彧,孫權遇到了魯肅,所以他們都有所成就,在亂世當中混出了頭。 貴人對于一個人的影響,為什么會如此之大呢?因為一個人的眼光、認知、格局、思維,是存在局限的。沒有貴人來幫一把,分分鐘會畫地為牢一輩子。 你做這個項目,采取了不同的方法都出問題。這個時候,有個老前輩來提點你幾句,你立馬就醒悟了。一個齒輪轉動了,命運的輪盤就順了。 有貴人幫助,混得再差也能安安穩(wěn)穩(wěn)。而沒有貴人的幫助,有可能就會淹沒于茫茫人海當中,奔波忙碌一輩子。
三、是否具備一定的“天賦”。 基本上,大部分人都聽著“愛迪生”的故事長大,對這一句名言很熟悉: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 但是,這句話不完整。愛迪生的原話是: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為什么老師教給學生的,不是原話,而僅僅節(jié)選了前半部分?因為老師不想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所以學校的教育,都以節(jié)選前半部分為主。 這個世界,是存在“奇才”和“天才”的。大家都讀書,怎么別人讀一遍就過目不忘,而他讀來讀去都記不???天賦問題。 為什么別人十來歲就能獲得世界級的奧運冠軍,而他普普通通?因為前者的天賦是拔尖的,而普通人不具備拔尖的天賦。 哪怕說話,也是如此。為什么別人巧舌如簧,特別會說話,而他老實巴交,嘴巴特別笨?這,就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差距。
四、是否每一次都“選擇”正確。 人這一生,由無數(shù)個“選擇”構成。 讀書的時候,你有兩個選擇,要么努力讀書,要么初中畢業(yè)就出來打工;高考的時候,這就是人生的轉折點,你選擇什么學校,什么專業(yè),決定了你的前途; 大學畢業(yè)之后,你選擇什么樣的工作,是內(nèi)卷考公,還是進入私企,或者干自由職業(yè),基本上決定了你后半生的軌跡。 后續(xù)婚姻的選擇,副業(yè)的選擇,創(chuàng)業(yè)的選擇,投資的選擇,也是如此。我們有什么樣的選擇,就會獲得什么樣的結果。 選擇對了,每一步都走好了,那就是一步對,步步對,全盤皆活。反之,選擇錯了,每一步都走錯了,那就是一步錯,步步錯,滿盤皆輸。 如何“選擇”,正確率才比較高呢?首先,要有自知之明;其次,自己適合什么,就選擇什么;第三,實力配得上自己的野心。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