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愛好者6群已建,后臺回 1 加小編邀入! (入群即贈《中國歷史地圖集》高精電子地圖集499張) 在地名用字中,大多是形容詞和名詞,以及一些方位詞和量詞,而動詞較少。臨字,即是動詞。而且是目前國內陸名中,使用動詞地名較多的一個字,還有的,我知道的有“使”,但使字地名在省市縣一級行政區(qū)中都沒有,村級地名中有,如使趙(原先是使趙鄉(xiāng),后來撤鄉(xiāng)并鎮(zhèn),成為使趙村)。 正因為如此,臨字作為動詞,在地名中用法多動+賓結構,所以可以看到,在含有“臨”字的地市縣和縣級地名中,所有36個地名無一例外的,都是使用了【臨+X】結構,動詞都放在第一位。如此,在我國漢字地名中,位置很固定的漢字,是極少的。
而臨字地名中【臨+水源】包括江、海、湖、河、川、潭、澤、湖、溪、水、池、澗、港,其他是【臨+山】、【臨+國、城、邑、村】,極少部分是【臨+抽象的事物】 前日發(fā)文《這些“臨”字地名,都臨著什么河?》以上中的地名,包括了我國縣級及以上的所有臨字開頭的地名,其中有地級行政區(qū)4個: 臨汾市——臨汾河 臨沂市——臨沂河 臨滄市——臨瀾滄江 臨夏自治州——大夏河 4個地名一目了然,皆臨大河大江而得名。 臨字開頭的縣級行政區(qū)地名32個:其中26個地名,皆因臨山水而得名,其余6個為臨城邑、故國等為名。 臨縣——臨湫水河(又名臨川河) 臨夏市——臨大夏河 臨夏縣——臨大夏河 臨沭市——臨沭河 臨清縣——臨清河(衛(wèi)河古稱) 臨西縣——臨清河(衛(wèi)河古稱) 臨湘市——瀕湘水與長江會合之處而得名&瀕臨湘地 臨洮縣——臨洮河而得名 臨淄區(qū)——臨淄水(淄河)而得名 臨渭區(qū)——臨渭河而得名 臨潼區(qū)——因城內有臨河、潼河而得名 臨潁縣——臨潁河而得名 臨漳縣——臨漳河 臨海市——臨東海&臨山(臨海山) 以上的地名,包括了我國縣級及以上的所有臨字開頭的地名,如有遺漏,請大家補充。
另外,我國還有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一級的含“臨”字地名,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統(tǒng)計有99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一級的“臨”字地名,重名的就很多了,尤其臨江、臨海、臨河、臨湖、臨溪、臨水、臨港,因為各地都有知名河流,如此起名,尋常不過,最多的莫過了臨江鎮(zhèn)(鄉(xiāng)、街道)了,有22個地名,其中只有1個不是臨江。如下: 臨溪鎮(zhèn)(瀕臨溪水岸邊,高河床十余丈,居高臨下之勢)安徽宣城市績溪縣 臨溪鎮(zhèn)(靠近溪水)四川廣安市岳池縣 臨溪鎮(zhèn)(境內有一小溪溝)重慶市石柱縣 臨溪鄉(xiāng)(臨古剎臨溪寺,臨溪寺臨一溪流)四川廣元市朝天區(qū) 臨港鎮(zhèn)(車溪河,亦稱臨港河)江西景德鎮(zhèn)市樂平市 臨港街道(臨近濟南臨港開發(fā)區(qū))山東濟南市歷城區(qū)[此地名由來,不源于臨水] 臨港街道(長江水道合江縣水岸港口)四川瀘州市合江縣 臨湖鎮(zhèn)(太湖)江蘇蘇州市吳中區(qū) 臨湖鎮(zhèn)(該地水域遼闊、河溝縱橫似湖)安徽亳州市渦陽縣 臨湖鎮(zhèn)(饒北河流經河面寬闊似湖得名)江西上饒市玉山縣 臨海鎮(zhèn)(臨黃海)江蘇鹽城市射陽縣 臨海街道(臨渤海)遼寧葫蘆島市興城市 臨水鎮(zhèn)(泉水古稱決水)安徽六安市霍邱縣 臨水鎮(zhèn)(駐地臨水)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qū) 前文中,關于臨水之地名多,有江、河、海、川、澤、潭、泉,然后還有湖、溪、水、池、澗、港、塘,則出現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級地名中,如下: 臨澗鎮(zhèn)(立村于兩山澗中)山東臨沂市平邑縣 臨澤鎮(zhèn)(湖蕩沼澤)江蘇揚州市高郵市 臨池鎮(zhèn)(因村西噴泉池)山東濱州市鄒平市 臨泉鎮(zhèn)(湫水河,又名臨川河)山西呂梁市臨縣 臨淮鎮(zhèn)(淮河)江蘇宿遷市泗洪縣 臨淮關鎮(zhèn)(淮河)安徽滁州市鳳陽縣 臨淮崗鎮(zhèn)(淮河)安徽六安市霍邱縣 臨洺關鎮(zhèn)(北臨洺河而得名關)河北邯鄲市永年區(qū) 臨汝鎮(zhèn)(汝河)河南平頂山市汝州市 臨巴鎮(zhèn)(渠江、巴水)四川達州市渠縣 臨涇鎮(zhèn)(涇水)甘肅慶陽市鎮(zhèn)原縣 臨平街道(平湖,漢代形成的海跡湖)浙江杭州市臨平區(qū) 臨河店鎮(zhèn)(臨漕運碼頭)河南商丘市睢陽區(qū) 臨濮鎮(zhèn)(古濮水)山東菏澤市鄄城縣 臨淇鎮(zhèn)(淇河)河南安陽市林州市 臨渙鎮(zhèn)(澮河,古名澮水、渙水)安徽淮北市濉溪縣 臨蔡鎮(zhèn)(老黑河,古稱蔡水)河南周口市淮陽區(qū) 臨浦鎮(zhèn)(浦陽江)杭州市蕭山區(qū) 臨沭街道(沭河)山東臨沂市臨沭縣 臨河里街道(通州水多)北京通州區(qū) 臨汾路街道(上海地名,取自山西臨汾)上海市靜安區(qū) 臨夏路街道(蘭州地名,取自甘肅臨夏州)甘肅蘭州市城關區(qū) 臨城鎮(zhèn)(臨機(雞)村,避諱改名)海南臨高縣 臨邑鎮(zhèn)(縣以故國為名,而后僑置漢舊縣名)山東德州市臨邑縣 臨桂鎮(zhèn)(臨近桂州、桂林府駐地)廣西桂林臨桂區(qū) 臨晉鎮(zhèn)(臨近晉州)山西運城市臨猗縣 臨岐鎮(zhèn)(臨岐山)杭州市淳安縣 臨山鎮(zhèn)(四面環(huán)山)寧波市余姚市 臨平鎮(zhèn)(爵號臨平為名)陜西咸陽市乾縣 臨北鄉(xiāng)(臨淮北關)安徽蚌埠市五河縣 臨盤街道(臨盤河村)山東德州市臨邑縣 臨桃街道(臨桃街命名)甘肅蘭州市西固區(qū) 臨海童街道(三個煤礦各取一首字得名)安徽淮北市烈山區(qū) 臨塘鄉(xiāng)(臨江、塘口公社取首字)江西贛州市龍南市 臨安鎮(zhèn)(臨近安南)云南紅河州建水縣 臨南鎮(zhèn)(臨邑縣南)山東德州市臨邑縣 馬臨街道(螞蟻來臨之事件命名)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 臨濟鎮(zhèn)(兩地一溝一之隔,共同繁榮,取同舟共濟之意)成都市邛崍市 臨齊街道(臨齊城)山東德州市陵城區(qū) 臨邛街道(邛崍城)成都市邛崍市 號外:非臨字開頭的帶“臨”字地名(鄉(xiāng)鎮(zhèn)級) 源于臨水 大臨河鄉(xiāng)(渾河之小臨河、大臨河)山西朔州市應縣 長臨河鎮(zhèn)(長寧河,諧音長臨河)安徽合肥市肥東縣 東臨溪鎮(zhèn)(臨溪村而名,臨溪村臨溪流)安徽黃山市休寧縣 源于臨城、村、寺、帝王人物 安臨站鎮(zhèn)(村名安臨站)山東泰安市肥城市 仙臨鎮(zhèn)(臨仙臨寺得名)四川宜賓市南溪區(qū) 御臨鎮(zhèn)(明建文帝至此地)四川廣安市鄰水縣 源于美好寓意、諧音…… 臨濟鎮(zhèn)(兩地一溝一之隔,共同繁榮,取同舟共濟之意)成都市邛崍市 福臨鎮(zhèn)(駐地福臨鋪,鋪址長茯苓,取諧音)湖南長沙市長沙縣 福臨鄉(xiāng)(根據美好寓意,取名福臨場)四川南充市儀隴縣 龍臨鎮(zhèn)(壯語,駐地龍臨圩)廣西百色市靖西市 邊臨鎮(zhèn)(原名鞭輪,諧音邊臨)山東德州市陵城區(qū) 從地名學地理,從地名記河流,從地名學典故,當然從臨字地名來看,更多的是學習了河流,使地名與河流相聯(lián)系,便于記憶。自古以來山川河流,便宜是起地名的最初源來,以至于再到我們的姓氏名字、民族、國家名稱。一切的一切,都是先有實詞的物質名詞,而后再有虛詞的方位、顏色、形態(tài)等來疊加新的地名用詞。 由于,從地名學漢字,從地名學地理,從地名學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都不失為一種快捷可行的方法。如果你有興趣,深入思索,那么一定會樂此不疲的!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章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有出處以真實情況為準,本平臺不對因使用本文章而產生的任何后果承擔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最終解釋權歸本公眾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