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的一位病友曾向我傾訴,他的肺里隱藏著一些小結節(jié),這些結節(jié)的存在已經有年頭了。雖然它們并沒有帶來明顯的疼痛和不適,但它們如同一顆潛藏在身體內部的定時炸彈,讓他時刻感到不安和憂慮。這種不安,就像一顆沉重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讓他難以釋懷。首先說,面對結節(jié),我們既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又不必過分擔憂。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結節(jié)都是良性的,它們并不會對我們的生命造成威脅。然而,我們也不能完全忽視它們的存在,因為畢竟有一小部分結節(jié)可能會轉化為惡性。那么,身體為什么會長這些東西?在中醫(yī)的理論中,結節(jié)的形成是由于身體內部的痰濕和瘀血相互交織、凝聚而成?,F代生活的快節(jié)奏和高壓力,使得許多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痰濕和瘀血的問題。這些痰濕和瘀血如果不及時清除,就會逐漸聚集在一起,形成結節(jié)。當這些痰濕和瘀血越來越多,它們就會像面團一樣不斷滾動、增大,一開始還只是一盤散沙,到后面兩團邪氣一碰面,既然目標一致,干脆結盟吧,于是痰瘀互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面團一樣,越滾越大,到了這一步,說明敵人已經開始有組織有預謀的攻城略地了,當它們攻到脖子,就叫甲狀腺結節(jié);攻到乳房,就叫乳腺結節(jié);攻到肺部,就叫肺結節(jié)。 所以為什么中醫(yī)總是在跟你反復強調,治病第一招,心態(tài)要好,因為人在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氣血也會凝聚在一起,也就是說,結節(jié)這種東西,你越盯著它,想著它,念著它,這些痰濕瘀血啊就越集中在那里散不開。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個中成藥,內消瘰(luo)疬(li)丸。用于肺結節(jié)和瘰疬痰核或腫或痛。而內消瘰疬丸尤其適合體熱的人服用。那么,如何判斷一個人的體質是熱的還是寒的呢?觀察痰的性狀和顏色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痰質黏稠、顏色發(fā)黃通常表示痰熱。此外,舌質的紅潤程度和舌苔的黃色程度也能提供線索。若舌質紅、苔黃膩,則多為痰熱之象。由夏枯草、白蘞、連翹、玄參、大青鹽、海藻、浙貝母、蛤殼、天花粉、枳殼、當歸、地黃、桔梗、薄荷、熟大黃、玄明粉、甘草組成。內消瘰疬丸,源于清代的名方,在顧世澄的《瘍醫(yī)大全》中,我們可以找到它的身影,古代治療瘰疬,即現代醫(yī)學中的結節(jié)性疾病,其獨特理念與經驗在歷史的洪流中流傳下來,成為了現代中醫(yī)藥的寶貴財富。在當下社會,肺結節(jié)、息肉等問題困擾著許多人。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多與痰有關。正如上面所說,痰性黏滯,易與其他邪氣相互勾結,形成腫塊。而內消瘰疬丸,正是針對這一問題而誕生的良藥。第一梯隊(促進排膿以及減輕腫脹):夏枯草、白蘞、連翹。首先需清除體內的肝火。夏枯草在冬季生長,味辛苦,性寒,具有清熱、散結、消腫作用,能夠清除體內的肝火。白蘞和連翹均為苦寒之藥,可清熱解毒、消腫排膿,并且還能收斂傷口。第二梯隊(化解掉體內的結節(jié)):玄參、大青鹽、海藻、蛤殼?!饵S帝內經》最早提出“咸軟”之說,后來被解釋為“咸能軟堅”,引申為“軟堅散結”。這四味藥材都具有咸味,共同能軟化體內的結節(jié)、囊腫。第三梯隊(排出膿痰,順便添加陰液消除炎癥):浙貝母、天花粉。浙貝母味苦、性寒,可清火散結、消炎化痰。天花粉則擅長消腫排膿,可以幫助浙貝母清除結節(jié)以及囊腫里的痰濁。第四梯隊(氣行則血行):枳殼、當歸、地黃。枳殼常用于寬中理氣、消脹除痞,作用很緩和,理氣的同時不會傷正。當歸為補血良藥,使補中有動、行中有補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地黃滋陰補血,可幫助當歸補益破淤后的新血。第五梯隊(引經藥):桔梗、薄荷。這兩味藥味辛并且發(fā)散,擅長引諸味藥材上行,主要是為了沖破上焦的瘀滯。桔梗兼顧祛痰排膿,幫助浙貝母化痰;薄荷味辛涼,兼顧疏肝解郁,幫助夏枯草清肝瀉火。第六梯隊(驅邪而下,給邪以出路):熟大黃、玄明粉。這兩種藥物功善瀉下,可將一身之陰濁排出體外。第七梯隊(調和諸藥):甘草。最后再用一味甘草,既可緩解峻猛之力,又可調和其他藥物。以上藥物組合,可較好地治療結節(jié)、囊腫。在使用時一定要結合個人實際情況進行辨證。 大便稀溏者慎用。此外,現代醫(yī)學越來越關注肺結節(jié)、息肉等問題的治療。內消瘰疬丸作為一款歷史悠久、療效顯著的中成藥,無疑為這些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通過深入了解和合理應用這款藥物,我們可以更好地維護身體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