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粟裕與陳士榘(上) 1995年,陳士榘將軍去世時,張震曾哀嘆:“華野老首長都走了,以后我的追悼會上,誰來送我啊?!?7年初華野成立時,陳士榘與唐亮分任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是陳粟譚三位首長的主要助手,因而陳粟譚及陳士榘唐亮,可算是華野的五位老首長,這一格局即使在粟裕全面主持華野工作時,正式職務也沒變更。而張震在成立三野時,是整個華野高層唯一接替陳士榘參謀長職務的人,因而張震有此一說。其時,陳毅于72年、譚震林于83年、粟裕于84年、唐亮于86年去世,陳士榘在張震任軍委副主席期間的95年去世,而張震很高壽了,于2015年以101歲去世。而華野指揮部另一個重要成員,也是粟裕的重要助手,華野政治部副主任鐘期光也早在91年去世了。這些華野首長們的逝世,為偉大輝煌的華野部隊翻過了一個新的篇章! 張震正式接替陳士榘華野參謀長職務之前,已經(jīng)很長時間實際主持華野司令部的工作了。七月分兵時,陳唐率三八十縱出魯西南,陳士榘就離開了華野指揮部。其時中原局勢復雜,中央在考慮多種方案后,決定派粟裕渡江南進,因而華野組成了粟裕兵團,由華野三大主力縱隊146縱組成。張震正是這個時候被粟裕點名出任兵團參謀長,從此一直跟在粟裕身邊。不久渡江任務暫時取消,粟裕兵團沒有成立,粟裕就讓張震出任華野副參謀長。那時參謀長陳士榘大部分時間帶兵在外,因而華野司令部工作基本都是張震在負責。 1974年夏天,粟裕在北京飯店碰到了陳士榘,當時陳士榘身邊有兩個年輕人。粟陳兩人握手問候,都是一些身體是否健康這類問題,并且粟裕不時看著陳士榘身邊的年輕人,仿佛有些顧慮。陳士榘對粟裕說這是他的兩個兒子,粟裕才與他們握手問候,但也很快離開了。也許那個年代都比較敏感,都不愿意過多交流。相比張震,68年張震被批斗,其子拿著血衣深夜赴京找粟裕,而粟裕知道后馬上報告總理保護張震,各自是何種關系見仁見智。 陳士榘井岡山出身,自詡為毛主席的學生,一生深愛毛主席,本身是帶有傲氣的。解放戰(zhàn)爭初期,山東方面成立山東野戰(zhàn)軍,陳毅出任司令員,宋時輪任參謀長輔佐陳毅。陳毅作戰(zhàn)主要靠宋時輪,宋時輪幾次作戰(zhàn)不利,參謀長職位被陳士榘代替。陳士榘出任參謀長初期,形勢仍很嚴峻,山野留淮北還是回山東也舉棋不定。而那時華中野戰(zhàn)軍七戰(zhàn)七捷給了主席很大鼓舞,曾發(fā)電通報全軍學習。此時華中分局曾鄧張幾位領導發(fā)電中央,直言“陳用兵開玩笑”,要華中野戰(zhàn)軍與山東野戰(zhàn)軍匯合,“使粟幫助陳”,爭取打勝仗,中央也復電同意陳粟會合,要粟裕馬上北上指揮山野作戰(zhàn)。 此時,國軍戴之奇69師和胡鏈11師等部隊同時攻來,情況緊急,陳毅和陳士榘不等粟裕到來,即向中央發(fā)電匯報作戰(zhàn)方案。軍情緊急,但軍委卻沒有即時回電是否同意,而是反復詢問粟裕是否到來?作戰(zhàn)方案是否經(jīng)過粟裕?待粟裕單槍匹馬到達山野指揮部,調(diào)整方案并上報軍委,主席確認方案為粟裕提出的,才放心復電“同意”,并說“甚好甚慰”!陳毅和陳士榘此時也清楚在中央心目中,粟裕的地位很重要。戰(zhàn)役過程雖有波折,但在陳毅粟裕陳士榘葉飛們的努力,在廣大指戰(zhàn)員們的英勇戰(zhàn)斗下,華東取得了宿北戰(zhàn)役的勝利,全殲戴之奇69師兩萬一千多人,并大敗胡鏈11師。戰(zhàn)后陳毅帽子一丟,大手一揮,大聲說“誰說我陳毅不會打仗的!”,并且詩興大發(fā),“敵到運河曲,聚殲夫何疑?試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贝饲吧揭傲鶓?zhàn)五敗,陳毅被曾鄧張質(zhì)疑不會打仗,甚至差點被徐向前取代,到此終于出了一口惡氣! 初戰(zhàn)取勝,即使知道主席很信任粟裕,陳士榘還是不很服氣粟裕,畢竟他認為偶然因素很多。因此在47年初成立華東野戰(zhàn)軍后,華野領導們討論是留淮與74師作戰(zhàn),還是入魯作戰(zhàn)的方案時,陳士榘聯(lián)合唐亮,繞過陳粟,直接發(fā)報中央,要“入魯作戰(zhàn)”,引來陳毅大發(fā)雷霆,也使得陳士榘有所收斂。中央否決了粟裕留淮北殲滅74師的方案,但他仍認真籌劃魯南戰(zhàn)役。魯南戰(zhàn)役南阻北攻,一戰(zhàn)殲滅國軍兩個整編師和一個快速縱隊,共五萬三千余人,繳獲大量裝備,并由此組建了華野特種兵縱隊,從此華野有了攻擊利器,真正成為解放戰(zhàn)爭中的強大野戰(zhàn)軍!從宿北戰(zhàn)役開始,到魯南戰(zhàn)役、萊蕪戰(zhàn)役、孟良崮戰(zhàn)役,華東野戰(zhàn)軍在粟裕籌劃指揮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陳士榘對粟裕也從不服氣到服氣! 七月分兵后,陳士榘唐亮率三八十縱加入中原戰(zhàn)局,雖取得洛陽等戰(zhàn)役的勝利,但中原局勢沒有扭轉,形勢仍很復雜,且沒有統(tǒng)一的指揮體系,我軍沒有殲敵機會。此時中央要粟裕下江南,粟裕則發(fā)“子養(yǎng)電”“斗膽直陳”,要“決戰(zhàn)江北”,并立下軍令狀!中央同意粟?!皻灉缥遘娫僮摺?,并明確陳唐兵團受粟裕指揮,中野、山東兵團及蘇北兵團配合粟裕作戰(zhà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