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學習的征途上,語文作業(yè)猶如一道美味佳肴,當我們懂得如何精心烹飪,便能讓其“色香味”俱全,散發(fā)出迷人的魅力。 如何讓語文作業(yè)“色香味”俱全呢?請用好這“三料”。 01 烹飪一道美味佳肴需要選用食材,語文作業(yè)也需要精心挑選“原料”——文本內容。
深秋的傍晚,我站在小木船上,背著雙手,獨自欣賞黃昏時長江的美景。 一陣微風款款而來,遠處,一群漁民正在捕魚,陽光稀稀疏疏地灑在他們的臉龐上,從草帽里流下豆大的汗珠。 巨大的漁網落入江水中,泛起層層波紋。江邊的柳樹翠綠翠綠的,秋風一吹,柳枝就墜進江水,江水倒映出柳枝唯美的倒影,仿佛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江水邊清洗自己的秀發(fā)。 落日的余暉鋪在江面上,似乎是給江水鍍上一層金色的顏料,似乎是給江水鑲嵌上一條金邊,江水散發(fā)出耀眼的光輝。 江水一半青綠色,一半艷紅色,遠處的江水像是被火焰燒紅了一樣,紅彤彤的,近處的江水卻像一塊翡翠,呈現出高雅的翠綠色。 漸漸地,夕陽慢慢的褪下去了,鳥兒也歸巢了,人群也散了,整個長江岸邊荒無人煙,我還沉浸在這美不勝收的風景中。 夜晚匆匆到來,九月初三這個夜晚多么可愛啊,月亮掛在夜空中,給江水畫上一層銀霜。在岸邊樹木上的露珠,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懶洋洋地扒在樹葉上,鑲在夜空中明月猶如柳葉眉,又像一把很貴重卻很精致實用的弓。 蛐蛐拉著小提琴,蟬唱著小夜曲,我腦海里不禁浮現出一首詩:
(三國英雄PK)
(水滸英雄)
02 融入“香料”,為作業(yè)“提香” 除了選料外,適當融入“香料”也是提升語文作業(yè)品質的關鍵。 以往我們的語文作業(yè),喜歡枯燥的照搬書上的內容,喜歡反復機械地練習語文知識點,費時又耗力,效果呢?經常不盡人意。 如何讓學生愛做、樂做,完成質量高呢?不妨這樣做: 1.借助一個支架 學習蕭紅《祖父的園子》一課,為了讓孩子們學習何為側面描寫?我借助了學生都非常熟悉的歌曲《如果要寫年》,這首歌通過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場景來表現年,讓孩子們聽聽這首歌,來個仿寫。 用這種方式進行小練筆,既擴展了孩子的思維,也能讓他們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想象,讓其有話可寫。 就這樣,借助一首歌,為作業(yè)設計融入一點“香料”,進行《祖父的園子》創(chuàng)意寫作——《如果要寫祖父的園子》。
如果要寫祖父的大花園 ——胡語墨 如果要寫祖父的大花園 就不能只寫花 要寫一場如同夢境般的回憶 寫蜜蜂從這朵花飛到那朵花 寫蝴蝶蜻蜓在花叢中翩翩飛舞 寫栽花兒種白菜 馬虎的溜平小土窩 鋤頭亂鉤 天天采“狗尾巴草” 寫祖父的哈哈大笑 寫年幼的我 寫慈愛的祖父 如果要寫祖父的大花園 就不能只寫花 要寫一顆歡樂自由、無憂無慮的小孩 寫偷懶去摘黃瓜 寫隨手采倭瓜花 追蜻蜓、栓螞蚱 寫一切都活了過來 萬物自由 倭瓜隨意長 黃瓜隨意結 蝴蝶隨風飛 玉米不斷長 寫我沉沉睡去 寫大夢初醒 眼淚劃落 花園早已荒廢 祖父早已逝去 童年悄然消失 如果要寫祖父的大花園 就不能只寫花 要用眼睛,用耳朵,用心感受每個瞬間。 如果要寫祖父的大花園 ——卓伊伊 如果要寫祖父的大花園 就不能只寫花 要寫光芒四射的太陽 萬物復蘇的希望 如果要寫祖父的大花園 就不能只寫花 要寫大紅蝴蝶和胖乎乎的蜜蜂 如果要寫祖父的大花園 就不能只寫祖父的大花園 要寫追逐嬉鬧的孩兒 寫園中的一切都是自由快樂的 如果要寫祖父的大花園 就不能只寫花 要用眼睛,用耳朵,用心感受每個瞬間。 2.融入一些圖式 以往的很多語文作業(yè),總是大段的文字要填寫,讓同學望而生畏。在設計作業(yè)時,我們不妨融入一些情節(jié)圖、思維導圖、名片等,讓作業(yè)看起來更簡潔,更美觀。 如在學習課文《草船借箭》時,我利用圖式設計了這樣一份作業(yè): 針對課后習題1要求:默讀課文,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我借助圖式設計了一個階梯圖:
為了了解諸葛亮,我設計了“為人物畫像”,利用思維導圖呈現如下:
為了激發(fā)閱讀《三國演義》的興趣,拓展延伸。我設計了為三國人物制作名片。
孩子們拿到這樣的作業(yè)設計,做得津津有味。
又如《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春趣》等,我們同樣可以利用上面的思路進行設計。
當然,這樣的設計還有很多,我們需要結合具體內容,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讓學生愛做、樂做,為作業(yè)“提香”。 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