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睿 ![]() 你想去未來旅行,看一眼你曾孫的曾孫長什么樣嗎?沒問題!原則上,沒有什么能阻止你,只要你有足夠多的money和一架超級宇宙飛船,確保它偶爾與太空物體碰撞也能讓你活下來。 你想不想回到過去?當然!畢竟誰沒有遭遇過悔不當初的時刻,誰又不希望讓時光倒流,讓自己再過幾回18歲生日? 上面這些設(shè)想哪種更靠譜?接下來我將告訴你,你今天更可能遇到一個過去的時間旅行者,而不是未來的時間旅行者。這意味著,你看到曾孫的曾孫18歲的樣子,比回到自己的18歲靠譜多了——如果你迄今未滿18歲,那就想想如何親眼看到自己的親爺爺18歲的樣子吧。時間旅行主要有兩種形態(tài):(1)前向時間旅行:提前進入未來;(2)后向時行旅行:回到自己的過去。鮮有人討論另外幾種形態(tài):(3)靜止的時間旅行:保持“現(xiàn)在”不動,讓自己永遠18歲;(4)斜向(跨世界)的時間旅行:提前進入別人(另一個可能世界的居民)的未來,或者回到別人的過去。諸如此類。 ![]() 自古以來,在印度、中國和日本的文學(xué)中就有關(guān)于時間旅行的討論,但直到1949年邏輯學(xué)家?guī)鞝柼馗绲聽枺↘urt Gódel)發(fā)表了一個關(guān)于廣義相對論方程組的解決方案,允許旅行到過去,才開始對時間旅行進行認真的物理學(xué)和哲學(xué)審查?!皶r間旅行”一詞現(xiàn)在已成為一個技術(shù)術(shù)語。它意味著身體上的時間旅行,而不是心理上的時間旅行。如果你只是夢想著活在過去,那么你就不是一個時間旅行者;如果你僅僅活著5分鐘,那么你也不是5分鐘的時間旅行者。你不能穿越時區(qū),也不能讓你的身體凍結(jié)。 1976年,普林斯頓大學(xué)的形而上學(xué)學(xué)者大衛(wèi)·劉易斯提出了時間旅行的技術(shù)定義: 在任何真實的時間旅行的情況下,由旅行者隨身攜帶的走時精準的時鐘所判斷的自身旅行所花費的時間,與待在原地的人的同樣走時準確的時鐘所判斷的旅行所花費的時間,兩者之間存在差異。 當兩個走時準確的時鐘并不同步時,就會發(fā)生時間旅行。如果你是旅行者,你的“個人時間”會顯示在你隨身攜帶的個人時鐘上(即便你的身體曾經(jīng)被凍結(jié),它也不會被凍結(jié))。待在原地的人被稱為使用“外部時間”。這通常是其所在的坐標系中的標準時鐘上顯示的時間。一種非正式的(也許是誤導(dǎo)性的)的說法是,我們說時間的“流動”對時間旅行者而言不同于我們其他人,這里存在速率上的差異。 如果你進入一個房間,然后根據(jù)你的個人時鐘在15秒后離開,這個房間是不是一臺時間機器,它能讓你在15秒后離開?不是。從劉易斯的定義可以看出,你的鐘和房間外的附近的鐘在時間上沒有分歧,除非你把宇宙飛船當作你的房間,并且讓它高速運動,比如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 劉易斯的定義被廣泛接受,但在哲學(xué)文獻中卻偶爾受到批評。這個定義并不意味著,如果你在外部時間向前旅行到2376年或后向旅行到1776年,那么你是否可以突然出現(xiàn),而不是在中間的幾年里連續(xù)旅行。這個定義沒有告訴我們,時間旅行本身是需要時間的,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瞬間可達”,除非你以光速前進——但根據(jù)相對論,這是不可能的。 下圖顯示的是一個旅行者在外部時間“突然”出現(xiàn)的情況,顯示了她在出生前的死亡。 ![]() 外部時間用等距時間t1、t2、t3、t4、t5表示,其中t1<t2<t3<t4<t5。旅行者的個人時間從她在T1出生時開始(她0歲),T1=t4(比如1990年)。然后她以T2=t5進入一臺時間機器(比如,1995年她5歲)。機器突然把她帶回了t1的世界(比如1980年,她理論上負10歲),但她的個人時間仍然是T2(5歲)。后來她在T3(她理論上負5歲)去世,當時的外部時間是t2(1985年)。因此,根據(jù)外部時間,她在出生前就死了。因為T1<T2<T3,所以在個人時間內(nèi)沒有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假設(shè)在t1,你遇到了這個時間旅行者。她的時鐘和你的不一致,會顯示t5。這張圖說明了,不管后向的時間旅行是瞬時的還是需要一些旅行時間,如果你遇到一個手表日期讀數(shù)在你的手表讀數(shù)之前的人,這可能是你剛剛遇到一個來自未來的時間旅行者的信號。 如果Lewis對時間旅行的定義是可以接受的,那么排除旅行者在外部時間中的不連續(xù)跳躍并且對于時間旅行在時空連續(xù)性方面的任何要求都必須有一個額外的論據(jù)來支持。廣義相對論要求這種連續(xù)性的論點就是這樣一個論點。 ![]() 01 前向時間旅行:進入未來 進入未來的時間旅行這個話題確實非常常見,科學(xué)家們對其進行了各種考察和評價。相比之下,回到過去的旅行更有爭議。相對論認為未來的時間旅行有兩種:兩個時鐘由于相對運動而不同步;兩個時鐘由于受到不同的引力而不同步。 當你到未來旅行時,你最終到達某個未來的事件,在你的時鐘上花費的時間比不去旅行的人在他們的時鐘上花費的時間要少。對他們來說,你在時光中穿梭;對你來說,他們行動更加遲緩。這些表述都是相對的。你可能會進入未來十年的某個時刻(比如,從2020年進入2030年)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根據(jù)你自己的時鐘,你只花了兩年時間。從旁人的時鐘來看,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長達8年的時間的“跳躍”——如果你用兩年時間做了一件別人用十年時間才能做完的事,這相當于你比別人“省去”了8年。在你的航行中,你可以從攜帶的超級望遠鏡連續(xù)觀測到地球上的人的時間節(jié)奏,也可以打航空電話或視頻直播詢問他們的日期——這里的技術(shù)困難不僅在于你的飛船不夠快,還在于假如你的飛船夠快,你和地球人之間的交流媒介就成了問題:當你的旅行速度越接近光速,望遠鏡、星際電話或視頻就越?jīng)]有用武之地,因為光和無線電的傳播也需要時間,這意味著你在高速飛船上看到的地球人的生活是滯后的,就像我們看到的深空宇宙圖景那樣。 然而,地球觀測者會注意到你在月歷上翻頁的速度非常慢。你的時鐘滴答滴答的速率與他們在飛行中的時鐘滴答滴答的速率不同,但是當兩個時鐘重新組合并且不相對移動時,它們將以相同的速率滴答,同時顯示八年的時間差。當你十年后重新回到地球時,兩個時鐘的速率又重新回到了同步,只是兩者之間間隔了八年。不管是你還是旁人都感覺自己的時鐘速率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快慢。只有你將兩個時刻進行對比時才會發(fā)現(xiàn)有快慢差別。改變你的速度,回到你開始旅行的地方,不會造成不必要的影響。你從地球上飛出去,在旁人的眼里,你的時鐘速率變慢了,但是在你自己眼里,你的時鐘與在地球上走得一樣快。所以這無論如何不是時鐘本身的技術(shù)故障問題,而是它用來測量的那個東西——時間——速率變化了。 時空旅行所產(chǎn)生的時間變慢只具有相對的價值。你比別人省去了8年時間,但你不能比別人更長壽8歲。不考慮其他因素,如果你在地球上會80歲時死去,你在時間旅行中也會在80歲那年死去——時間旅行不能讓你長壽,盡管地球上的人會覺得你長壽了,因為按照地球的紀年法,你死去時已經(jīng)120歲了(這取決于你的時間速率與他們的換算情況,以及你離開地球時的年齡)。因此,如果你真的旅行到未來,你永遠不會在生理上變得年輕;你只是比那些不跟你一起旅行的人在相對于他們的意義上衰老得慢。 任何運動都會產(chǎn)生到未來的時間旅行,相對于那些不運動的人的時鐘而言。這就是為什么你可以合法地宣傳任何自行車作為時間機器——也許騎車去拉薩旅行一次再回來,你實際上比一直在家里的雙胞胎兄弟(不考慮你們倆的出生時刻差異)年輕了0.0000000000000000001歲,當然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shù)字;如果要將這個數(shù)字拉到有實際意義的程度,你必須走得更快更遠,比如以十分之一光速走1光年的距離。 第二種未來的時間旅行不是由于兩個時鐘之間的速度差——“速度時間膨脹”,而是由于兩個時鐘上的引力場強度的不同。這被稱為“引力時間膨脹”,在黑洞等極端引力源附近最為明顯。如果你離開地球并在黑洞附近旅行,你在地球上的朋友可能會通過他們的望遠鏡連續(xù)地觀察你,如果是這樣,他們會看到你生活在緩慢的運動中。當你回來的時候,你的時鐘會顯示你的時鐘上過去的時間少于他們的時鐘。同樣地,在一幢高樓中,低層居民的時鐘的滴答速度比高層居民的時鐘慢,因為他們處于更高的引力場中。 未來的旅行者可以“參與”未來,而不僅僅是“看到”未來。他們可以在一種很特別的意義上影響未來:諸如“參與”“看到”“影響”這些時態(tài)性語詞已經(jīng)被相對化了。比如說,你能通過時間旅行提前知道彩票開獎號碼或者高考試卷答案嗎?不能!在此意義上說,你無法通過時間旅行“看到”未來,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未來。但是,借助太空視頻直播,你可以通過時間旅行在你30歲時看到自己雙胞胎兄弟40歲的樣子——但那既不是你自己的未來,因為你還是30歲的樣子,也不是你兄弟的未來,因為40歲就是他現(xiàn)在而非未來的樣子。 旅行必須以正確的方式進行。你走得越快,你就越快到達你所希望的未來,但是太空中的塵埃和其他粒子就越容易穿過你的飛船的屏蔽層。一個哲學(xué)上的爭論是,未來的旅行者是否也能改變未來。根據(jù)大衛(wèi)劉易斯(劉易斯1976,150),這是不可能的。如果它改變了,那么它畢竟不是真正的未來。無論是否涉及時間旅行,任何行動都不會改變未來。 假設(shè)你今天(2020年4月17日)遇到一個人,他說昨天也就是公元1700年住在北京,但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到了未來,遇見了你。他根據(jù)廣義相對論,說明這件事在物理上是有可能的。然而,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說法,因為你毫無疑問地相信,在1700年,任何人都無法使用快速宇宙飛船或進入高引力場。認識論告訴我們,非同尋常的主張需要非常好的證據(jù),因此舉證責(zé)任就在于陌生人拿出證據(jù),比如建造宇宙飛船的秘密為什么不被公眾知道是一個很好的理由。你還想看到他今天的身體里有1700年的那種大氣的痕跡,這種大氣和我們今天的略有不同。如果他不能或不愿出示證據(jù),那么他很可能是被欺騙了。給他做測謊測試不會有多大幫助;你想知道真相,而不僅僅是他相信什么是真的。 如果你要接受相對論的暗示,即旅行到未來確實會發(fā)生,那么你需要對沒有人可以旅行到未來的說法作出充分的回應(yīng),因為只有“現(xiàn)在”存在,所以沒有未來可以旅行。就此而言,即便時間旅行在科學(xué)上是可能的(考慮到上面騎自行車和高樓居民的例子,它也是現(xiàn)實的),以用來反駁現(xiàn)時論這種形而上學(xué)。 過去的事物影響到現(xiàn)在的情況,但是現(xiàn)在不能被過去所改變,被改變的東西只能是既成事實的東西,那些不成事實的東西不存在被改變可能性,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被改變的東西是什么。 那么,現(xiàn)在可以被未來所改變嗎?這涉及時間旅行的一個截然不同的向度:后向時間旅行。這也涉及一個議題:“改變”的形而上學(xué)。 ![]() 02 后向時間旅行:回到過去 至今還沒有一位科學(xué)家能夠?qū)⑷魏问虑樽匪莸竭^去。但也許有一天科學(xué)家能做到這點。讓我們試著更清楚地了解什么是“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以及它是如何產(chǎn)生的。進入過去的時間旅行不會改變時間的方向,也不會反過來“穿越”到以前的事件之中。當你記起你的青春時,你不會回到過去。 你想回到多久之前的過去?是有人類活動的過去,還是人類乃至任何物種都尚未誕生時的過去?如果你想回到5000萬年前的過去,你可以很容易做到:用望遠鏡觀察。這樣做會告訴你5000萬年前的宇宙是什么樣子的,只要你的望遠鏡能夠看到5000萬光年遠的宇宙——那就是5000萬年前的“我們的樣子”。你看到的那個5000萬光年前的恒星或行星(假如你能看到的話),與5000萬年前的太陽及地球有區(qū)別嗎?區(qū)別很小。而且,時間越久遠區(qū)別越小,50億年前的太陽和地球(那時它們還沒誕生),與你現(xiàn)在看到的50億光年之外的宇宙幾乎沒什么區(qū)別。這樣,一個有實際意義的問題是,我們想知道離自己在時間、空間上都較近的地方,換言之,當我們談?wù)撨^去的時間旅行時,我們的興趣是在離我們較近的地方,例如地球上的過去。 對于“未來人”來說,現(xiàn)在的你就是他們的過去。但這么說是沒有意義的:現(xiàn)在的你即便什么也不用做,也能輕易時間旅行到他們的過去。后向時間旅行的真實意思是,我們想做的是回到我們自己在地球上的過去。這有可能嗎?答案是:根據(jù)牛頓的物理學(xué),這是不可能的;根據(jù)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這也是不可能的;然而,根據(j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這并非不可能。 廣義相對論允許后向時間旅行是物理學(xué)家赫爾曼·韋爾在愛因斯坦發(fā)表他的理論后不久首次預(yù)言的,但直到在1949年哥德爾的工作中,這一假說才被仔細研究。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可能性令人厭惡。他們被后向的時間旅行允許“后向因果關(guān)系”的暗示所困擾,但是他們相信只有當未來的相關(guān)部分已經(jīng)確定(也就是一些不愉快的部分),未來才能影響現(xiàn)在。這些研究人員建議,如果相對論真的允許后向的時間旅行,應(yīng)該修改或補充該理論以防止這種情況發(fā)生。一些人希望,一個至今未知的物理定律將被發(fā)現(xiàn),用來排除后向時間旅行。其他人的反應(yīng)則截然不同,他們說我們應(yīng)該咬緊牙關(guān),接受相對論的這些令人驚訝的結(jié)果。 以下是1963年J.J.C.斯馬特在《哲學(xué)雜志》上對時間旅行的一些過于悲觀的評論: 假設(shè)大家都同意一百年前我不存在。假設(shè)我能造出一臺送我回到一百年前的時間機器,這是自相矛盾的。很明顯,沒有時間機器能使我成為一百年前我曾經(jīng)存在過,也不曾存在過的人。 斯馬特的批評者指責(zé)他犯了“乞題”的錯誤。他們想知道他為什么要求大家同意“我在一百年前不存在”——這是沒有根據(jù)的。根據(jù)廣義相對論,理論上可能的后向時間旅行是否真的發(fā)生取決于宇宙中物質(zhì)能量的分布,即是否存在適當?shù)臅r空曲率。 為了說明這一點,想象一下一張寫在正方形紙上的閔可夫斯基(他是愛因斯坦的老師)二維時空圖,其中一個空間維度在紙上左右移動。頁面上的每個點都表示一個可能的二維事件。時間維度在頁面上上下移動,與空間維度成直角。原點在頁面的中心。現(xiàn)在將頁面彎曲成一個水平圓柱體,與空間軸平行,以便將來與過去相遇。在這張圖所示的宇宙中,任何持續(xù)足夠長時間的靜止物體都會進入它的過去并成為它的“早期自我”。它的時間線或世界線是一個圓;更嚴格地說,它是一個封閉的時間曲線。這個圓柱形的宇宙允許一個事件比它實際所發(fā)生的時間更早和更晚。 不管空間是如何彎曲的,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時間旅行,如果過去的時間旅行真的發(fā)生了,旅行者永遠無法抹去事實或改變過去。這種推理假設(shè)只有一個過去,無論是什么情況,都會一直是這樣,這通常是一個合理的假設(shè)。但在11世紀,彼得·達米安(Peter Damian)提出了挑戰(zhàn),他說上帝可以改變過去。 假設(shè)達米安錯了,如果你回去,你早就回來了。因此,如果你回到過去,試圖在你祖父懷上你的親爹之前射殺他,不管你多么努力,你都會失敗的。你無論如何都會遭到必然的失敗。 如果你能在踏入時間機器之前開槍殺人,那么你大概可以在踏入時間機器之后開槍殺人。那么,有沒有一個悖論是因為你“既能又不能”開槍殺死你的祖父? 假設(shè)你不能因為你沒有射殺你的祖父,哲學(xué)家們會爭論這種對你祖父行為的限制是否表明在這種情況下,你沒有自由主義意義上的“自由”。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形而上學(xué)家大衛(wèi)·劉易斯說,你可以在某種意義上殺死你的祖父,但在另一種意義上不能。相對于一系列不包括你祖父懷上你親爹的事實來說,你可以這樣做。但是相對于包含這個事實在內(nèi)的其他系列事實,你無法這樣做。劉易斯說,不管在何種意義上,你都不能“你既能又不能”開槍殺死你的祖父。所以,“可以”這個詞的意思具有一種語境敏感性。另一個形而上學(xué)家唐納德·威廉姆斯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認為我們總是需要對所有可用的事實做出“可以”的陳述。劉易斯說,在一種意義上,你“可以”開槍殺死你的祖父,但是你“不能”這么做,但在另一種的意義上,你“能”開槍殺死你的祖父,但“不會”(不可以)那樣做。威廉姆斯只是說,因為你“不能”開槍殺死你的祖父,所以你“不會”那樣做。 一些哲學(xué)家認為,如果你踏入一臺將你投射到過去的時間機器,那么你就不能呆在一個地方,因為如果你這樣做了,你會不斷地撞上你自己。這個問題通常被稱為“雙重占位問題”,意思是時間機器需要運動。 使用時間機器回到第一個時間機器發(fā)明之前的某個時刻,這在邏輯上是不自洽的,因此沒有人希望使用時間機器來親眼看看侏羅紀時代的恐龍的真實樣子——也許你會說,我還是待在屏幕前面看更安全吧。但是,如果時間機器一直存在,或者不需要時間旅行,例如在哥德爾的旋轉(zhuǎn)宇宙中,那么一個人可以沿著宇宙中的時間世界線去訪問他們過去的任何事件。你的旅行總是在你自己的前方光錐內(nèi),但是時空中的扭曲不斷地“傾斜”光錐,所以你最終可以回到你開始旅行之前發(fā)生的事情。1949年,庫爾特·哥德爾發(fā)現(xiàn)了這些宇宙,它們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方程的模型。愛因斯坦聽到自己的方程有這樣的解時很不高興,但他被哥德爾的論點說服了。相對論方程還有這樣的解:它允許在時空的某些區(qū)域有類似于閉合時間的世界線,但在其他區(qū)域則沒有。 1988年,基普·索恩(Kip Thorne)和他的同事在一本有影響力的物理學(xué)雜志上描述了一種制造時間機器的新方法: ……如果物理學(xué)定律允許可穿越蟲洞,那么它們也可能允許這樣一個蟲洞被轉(zhuǎn)化為一個“時間機器”,其因果關(guān)系可能會被違反。(莫里斯,1988年,第1446頁) 蟲洞是兩個地方之間的第二條路線,而平常我們假定只有一條路線,好比兩條直線最多只有一個交點。它們是空間中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捷徑”,類似于蠕蟲啃蘋果時可能走的路徑,然后又從其他地方出來。就像兩個時鐘如果一個相對另一個移動就會失去同步一樣,一個靠近蟲洞口部進行快速移動的時鐘也可能與另一個靜止的時鐘不再是同步的。盡管索恩認為,可穿越的蟲洞可能不是自然存在的,但他也相信,原則上,它們可以由先進文明創(chuàng)造,但它們會在任何東西利用蟲洞回到過去之前,先塌陷它們的“喉嚨”。然而,決定蟲洞時間旅行是否產(chǎn)生“同一性悖論”的,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哲學(xué)課題。攜帶時鐘穿越蟲洞的人有沒有可能去拜訪他們早年的自我? 為了解決由于時間旅行與關(guān)于個人同一性的普遍假設(shè)不一致而導(dǎo)致的“個人同一性悖論”,許多哲學(xué)家建議拒絕關(guān)于個體同一性的“整存論”,因為這個理論意味著一個人在一生中的所有瞬間都完整、完全存在。他們建議接受一個人作為四維實體從出生到死亡的“分存論”。這個分存論時空中,個人一生中的每個瞬間,相當于一條“蚯蚓”身上的每片肢節(jié)。 如果我們不只是“訪問”我們早期的自我,而是“成為”我們早期的自我,那么個人同一性的概念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個人時間是一個循環(huán),也就是一個封閉的時空曲線。最有趣的循環(huán)是“因果循環(huán)”。因果循環(huán)導(dǎo)致“后向因果關(guān)系”,在這種因果關(guān)系中,結(jié)果可以在它的原因之前發(fā)生。因果循環(huán)發(fā)生在事件e1、e2、e3……的連續(xù)序列中,其中每個成員都是其后繼者的原因,對于某個整數(shù)n,en導(dǎo)致en 1。哲學(xué)家米利·阿佩克警告說,有了因果循環(huán),“我們顯然就快到魔法的邊緣了?!逼渌麜r間哲學(xué)家更愿意接受因果循環(huán)的可能性,盡管他們也很好奇,這些環(huán)是如何變成“青春之泉”,讓你每隔一段時間再過一次18歲生日。 在時間旅行理論中,到處都是物理學(xué)問題,但鮮有人知道,同樣隨處可見的,是形而上學(xué)問題?!耙蚬h(huán)”中“因”是什么意思?在哲學(xué)詞典中,關(guān)于這個關(guān)鍵詞的爭論有大量的哲學(xué)文獻,但作為第一近似,我們認為原因是“充分條件的必要部分”(參見約翰·麥基的因果性理論)。 有關(guān)后向時間旅行的哲學(xué)文獻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因果關(guān)系和“個人同一性悖論”的清晰和詳細的回顧,請參見(Wasserman,2018,ch.5)和(Fisher,2015)。 ![]() 費曼圖描繪了粒子之間的一系列基本相互作用。受約翰·惠勒(John Wheeler)的啟發(fā),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提出了一種解釋量子電動力學(xué)理論的方法,即解釋電磁力或弱力支配的相互作用,即反物質(zhì)粒子實際上是一種在時間上后向運動的物質(zhì)粒子。例如,正電荷正電子在時間上向前移動實際上是負電荷電子在時間上后向移動。這一現(xiàn)象在上述郵票左邊的兩張圖表中被描繪出來,其中正電子e 在時間上向下或后向移動。 由于Freeman-Dyson證明了Feynman圖等同于Schwinger方程,而Schwinger方程沒有假定“后向時間”,因此21世紀初的大多數(shù)物理學(xué)家認為,由于Feynman對量子電動力學(xué)的成功表述,沒有必要接受“后向時間旅行”這一假說??梢酝ㄟ^Muller 2016a(第246頁,第296-297頁)了解對此的評論。然而,一些受人尊敬的物理學(xué)家,例如尼爾·圖洛克,確實接受費曼式的后向時間旅行。Huw-Price補充道,F(xiàn)eynman的之字形在標準QM中不存在,所以如果我們把它放進去,我們就接受QM是不完整的。(換言之,之字形需要隱藏的變量)關(guān)于是否相信“反物質(zhì)是時間倒流的法則性物質(zhì)”這一爭論的核心,物理學(xué)家們非常謹慎,因為他們意識到這種說法越不尋常,在得到學(xué)界認可之前,證據(jù)應(yīng)該越有說服力。 以下是反對后向時間旅行的若干簡短的哲學(xué)論據(jù): (1)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可以回到過去殺死你的祖父,但是你不會出生,所以不能回到過去殺死你的祖父。這是邏輯上的矛盾。所以,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所謂“祖父悖論”) (2)就像未來一樣,過去也不是真實的,所以時間旅行到過去或者未來也不是真實的。(依據(jù)“現(xiàn)時論”這種時間理論) (3)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可能的話,我們現(xiàn)在應(yīng)該已經(jīng)看到許多時間旅行者,但是沒有人遇到過任何真實的時間旅行者。(這是所謂“恩里科-費米悖論”;否認存在外星人的人也會說,如果有,為何從未見過?) (4)如果后向時間旅行是可能的,那么你可以在兩個不同的身體處于同一時間,這是形而上學(xué)上不可能的。(這是所謂“個人同一性悖論”) (5)如果你要回到過去,那么你注定要回去,因為你已經(jīng)回去了,這就排除了你回去或不回去的自由。但你確實有這種自由,所以不可能回到過去。(這是所謂“自由意志悖論”) (6)如果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是可能的,那么你可能在出生前就死了,這在生物學(xué)上是不可能的。(這是所謂“先死后生悖論”,類似于“莊子悖論”:我今天去北京旅游,昨天就游完回來了。) (7)如果你現(xiàn)在要回到過去,那么你現(xiàn)在的事件會導(dǎo)致過去的事件,這違反了我們因果關(guān)系的概念。(“后向因果關(guān)系悖論”) (8)如果回到過去是可能的,那么當時間旅行者回到過去試圖改變歷史時,他們改變?nèi)魏问虑榈膰L試都必須失敗,在當時看著他們的人看來,這就好像大自然在密謀反對他們一樣。由于觀察家從未目睹過這種明顯的自然陰謀,因此可能不存在時間旅行。 (9)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允許你獲取“免費信息”。下面是一個可能的場景。你在22世紀買了一本1859年出版的達爾文著作《物種起源》。你用它進入一臺時間機器,回到1855年,把書交給達爾文本人。他本可以用你的副本來寫他寄給出版商的手稿。如果是的話,誰最先提出了進化論的知識?你和達爾文都不是。這是“免費信息”。因為這種情況與我們所知道的知識來源相矛盾,所以過去的“定向時間旅行”(想去哪個時間就去哪個時間)是不可能的。 (10)假設(shè)你能夠回到過去,那么你就有機會與你爸(如果你是女的)或你媽(如果你的男的)的人婚配,然后懷上了你自己,然后你出生了。這樣你就會有和你父母一樣的指紋,這在生物學(xué)上是不可能的。(“指紋悖論”) (11)如果過去的時間旅行是可能的,那么火箭船應(yīng)該有可能攜帶一個時間機器,能夠發(fā)射一個探測器(也許是一個較小的火箭)進入其最近的過去,最終可能與母船團聚。母船的程序是在某個時間發(fā)射探測器,除非當時安全開關(guān)打開。假設(shè)當且僅當母船上的傳感裝置檢測到探測器返回或即將到達時,安全開關(guān)編程為打開。探測器發(fā)射了嗎?似乎只有在沒有發(fā)射的情況下才發(fā)射。 上述所有對后向時間旅行的抱怨是一種混合論點,即過去定向的時間旅行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在形而上學(xué)上是不可能的,在物理學(xué)上是不可能的,在工程技術(shù)上是不可能的,在生物學(xué)上也是不可能的…… 時間旅行的倡導(dǎo)者們對所有這些論點提出了反對意見。比如對于上述第1項中“祖父悖論”的一個回應(yīng)是,你會殺死你的祖父,但之后你會在另一個宇宙中,而不是在你沒有殺死他的實際宇宙中。大多數(shù)擁護者不喜歡這種反應(yīng);他們認為到另一個宇宙旅行并不是他們所說的“時間旅行”。畢竟跨世界的“斜向時間旅行”不同于世界內(nèi)的“后向時間旅行”。 對第三項“恩里科-費米悖論”的一個回應(yīng)是,也許我們沒有見過時間旅行者,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對時間旅行者毫無興趣的無聊時代。 “免費信息悖論”在哲學(xué)文獻中引起了廣泛的關(guān)注。對此,1976年,大衛(wèi)·劉易斯說道: 但這些信息最初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整件事都發(fā)生了?根本沒有答案。循環(huán)的各個部分是可以解釋的,而整個循環(huán)是不能解釋的。奇怪!但這并非不可能,也與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的莫名其妙的能力沒有太大區(qū)別。幾乎所有人都同意,上帝、大爆炸,或整個宇宙的無限過去,或氚原子的衰變,都是沒有理由和無法解釋的。那么,如果這些都是可能的,為什么時間旅行中也會出現(xiàn)難以解釋的因果循環(huán)呢? 睿翼哲學(xué) ![]() 文:焱木 排版:ON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