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在北京和平談判,成了起義將領(lǐng),卻命我堅守不投降,我成了戰(zhàn)犯,我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你!”新中國成立后,已經(jīng)成為水利部部長的傅作義到功德林探望老部下,被關(guān)押在此的陳長捷對著傅作義激動大喊。 “我這次是被傅作義這個不仁不義、不知廉恥的東西害慘了,他讓我守下去,自己卻起義了,簡直就無恥??!” 在北京功德林戰(zhàn)犯管理所,這位當年的“常勝將軍”陳長捷對自己的同學、將領(lǐng)傅作義怨聲載道,像極了被朋友被刺的模樣,二人之間的“恩怨情仇”到底是怎么回事? 提到陳長捷和傅作義的關(guān)系,可謂是從好友到仇人的喜劇轉(zhuǎn)變,二人一起在陸軍學校學習,在當時也算是最好的同學,所以在之后的軍旅生涯中,二人也免不了有交集,最后還成為了同事…… 從陸軍學校畢業(yè)后,傅作義和陳長捷都去了閻錫山的軍隊就職,但是在1930年的“軍閥混戰(zhàn)”后,馮玉祥和閻錫山都戰(zhàn)敗,傅作義被收編為了國民黨35軍、陳長捷則是成為了72師,此后陳長捷被閻錫山升職為師長。 抗戰(zhàn)爆發(fā)后,陳長捷帶著自己的部隊英勇作戰(zhàn),再次升為軍長;但是好景不長,在1939年“晉西事變”后,陳長捷眼看閻錫山勢力不再,干脆就脫離了閻錫山,正式被蔣介石收編為補給區(qū)中將司令。 “補給司令”的崗位可謂一個“肥差”,在這個崗位上,陳長捷本可以衣食無憂,但是沒多久之后他再次被調(diào)崗。 “我看這次對華北作戰(zhàn),最合適的人就是陳長捷!”在好友傅作義的推薦下,陳長捷成為了這次天津戰(zhàn)役的“守城官”。 “我一定不負您的期望,守住天津?!标愰L捷認為蔣介石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接到這個任務后就馬不停蹄趕往天津。 抵達天津后,陳長捷馬上修繕了城墻,“每隔30米就有一座碉堡,一共有1000個,三個月內(nèi)敵人肯定攻不進來!”此外,他還在城內(nèi)展開了“大搜捕”,清除了任何可能的隱患,這位“常勝將軍”對這個任務信心滿滿。 隨著解放軍的進城,陳長捷的計劃被擊得粉碎,不過三十小時,天津城就被攻陷了,眼看著當時的解放軍將領(lǐng)劉亞樓已經(jīng)入城,陳長捷慌忙給傅作義報告。 “不要擔心,堅持??!”得到“大哥”傅作義這樣的回復,愚忠蔣介石的陳長捷信以為真,解放軍攻進辦公室時,他還在堅守著自己的任務。 “如果沒有完成任務,我愧對蔣委員長和傅作義司令,要是這樣我只有自殺謝罪了。”可惜解放軍來到了跟前,拿槍抵著他,根本不給陳長捷一絲自戕的機會,就這樣,陳長捷抱著遺憾被捕了。 到了戰(zhàn)俘營,陳長捷才得知,原來自己的“大哥”傅作義早就背叛了蔣介石,成為了解放軍的將領(lǐng),而自己卻變成了戰(zhàn)犯! “你不讓我投降,你自己卻起義,讓我成了戰(zhàn)犯,真是狼心狗肺的東西!”得知實情的陳長捷后悔不已,直言這輩子都不會原諒傅作義。 直到1959年,作為首批特赦國民黨戰(zhàn)犯成員的陳長捷得到周總理的接見,才終于時隔多年再次見到了自己“仇恨”的大哥傅作義。 當時傅作義已經(jīng)等候多時,一見面,陳長捷就冷冷說道:“要不是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了那么大脾氣,今天我都不會來!” 傅作義知道陳長捷對自己的怨氣,趕緊上前解釋:“都是我的錯,這么多年了您就原諒我吧~” 話畢,二人就一笑泯恩仇了。 誠邀您點擊一下【關(guān)注】,方便您第一時間收到推送,同時便于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