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著一年前的今天,整個微信朋友圈、科技圈,乃至全民都在討論ChatGPT,討論生成式人工智能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變革。 當時,我們感受到了ChatGPT令人驚艷的文字創(chuàng)作能力,聊天回答、寫詩歌、寫代碼,甚至編段子、創(chuàng)作劇本.....從此在全年掀起了百模大戰(zhàn),文心一言,通義千問,混元,盤古,等等 就在大模型的熱度未消之時,到昨天,OpenAI又帶來了一個炸裂新聞,其震撼程度不亞于ChatGPT。 這個新聞就是:Sora登場,人人制作AI短劇甚至大電影的時代真的已經不遠了 (輸入AI關鍵詞,Sora直接生成的視頻) 據2月16日OpenAI官網消息,OpenAI首個視頻生成模型Sora發(fā)布,完美繼承DALL·E 3的畫質和遵循指令能力,能生成長達1分鐘的高清視頻。 Sora問世:降低門檻還是競爭更激烈? 每一項新技術問世,大家都在關心:究竟沖擊哪些行業(yè),改變哪些職業(yè),哪些人有可能飯碗不保,又有哪些人迎來新機遇? 來自一份 OpenAI Sora 視頻生成模型技術報告這樣寫道: ▎ C端 / 對于普通人 這或許是獨立創(chuàng)作者最好的年代,Sora發(fā)布之后,文案、音效、視頻AI生成的可用工具都已齊備,一個人可以無痛carry一個短片,好故事將價值千金,有才華的人更難被埋沒。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創(chuàng)作門檻降低之后故事創(chuàng)作的競爭將異常激烈。 ▎B端 / 對于商業(yè)公司 所有做AI視頻生成的公司將面臨第一波危機,但是危中有機。因為OpenAI證明了用大模型的思路做視頻是可行的,那么他們需要做的只是證明我也可以用大模型做視頻。參考ChatGPT火了之后做大語言模型的公司反而更多了而不是更少。 對于我這個文字工作者來說,最大感受:焦慮感大大減少了,因為屬于擅長文字的內容創(chuàng)造者來說,可算得上是一個天賜福音。 因為長期以來,自己也在思考一個問題: 1、文字工作者精心創(chuàng)造的長文章,還有人在看么?有耐心看完一篇文章的人,還有多少? 2、文字工作者的職業(yè)未來是什么?是紛紛轉型為視頻up主,還是換其他賽道,給自己找后路? 3、如果像我這樣的“懶人”,只想碼字,不想花時間學習視頻剪輯技巧,該怎么辦? …… 無論你是否承認,擺在大家面前的現實就是: 1、從創(chuàng)作門檻和時間來看,大致順序是:視頻>圖片>文字>說話。 2、從大眾的觀賞習慣來看,也經常是“一圖勝萬文”,能躺著刷視頻,就不想費力看文字。 所以,視頻是絕大多數人最習慣的獲取信息方式,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然而,絕大多數視頻編輯軟件,不像word、wps那樣快速上手,而且,各種素材的拍攝、剪輯,都需要專業(yè)設備、專有工具,這足以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甚至放棄。 這也導致了一種怪現象: 短視頻平臺上,內容良莠不齊,大量博眼球的獵奇和土味視頻,偽雞湯,搔首弄姿的美女等等,霸占著主流流量。 而優(yōu)秀作者長期以來的平臺,如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百家號等,圖文作品,流量每況愈下,創(chuàng)作者們熱情不在。 這一切,隨著Sora的橫空出世,就有可能開始改變。因為它意味著內容創(chuàng)作者,將擁有真正的大殺器。它可以極大縮短自己與傳統(tǒng)視頻制作團隊的距離,讓自己創(chuàng)意擁有更富沖擊力的展示方式。 先看看Sora對場景的部分展示: AI想象中的龍年春節(jié),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各種人物角色非常逼真自然。 還有雨后的東京街頭,潮濕地面反射霓虹燈光影效果堪比RTX ON。 Sora目前僅向部分成員開放,以評估關鍵領域的潛在危害或風險。同時,OpenAI也邀請了一批視覺藝術家、設計師和電影制作人加入,期望獲得寶貴反饋,以推動模型進步,更好地助力創(chuàng)意工作者。 字節(jié)發(fā)力剪映:視頻編輯加速全民化 如果說,Sora的發(fā)布,展示離我們很遠,但國內以剪映為代表的視頻剪輯軟件,真正走向了全民化。 也許大家還記著春節(jié)前的一個科技圈大新聞, 就在9天前,就是2月7日,科技圈最大的新聞:就是抖音集團CEO張楠辭去集團CEO,將精力聚焦于剪映發(fā)展上。 有很多人解讀,這是不是張楠被邊緣化的信號,畢竟剪映的規(guī)模,和抖音無法同日而語。但筆者認為,這也許是字節(jié)跳動意識到視頻剪輯才是未來的風口和賽道,畢竟,國內的抖音用戶,已經逼近增長天花板了。 與之對應的是,過去三年里剪映相關產品高速發(fā)展,截至2021年,剪映的月活用戶已經突破1億,是國內最大的移動視頻編輯產品。這或許是字節(jié)未來豪賭的新賽道之一:視頻編輯的全民化。 剪映的主題特效AI生成功能演示 剪映這樣介紹產品的初衷,“相當一部分來自各行各業(yè)的新用戶擁有豐富的知識和內容儲備,卻受限于視頻剪輯能力,導致創(chuàng)作受阻?!奔粲车膭?chuàng)作腳本、圖文成片功能,正是服務于零基礎用戶,將大幅降低視頻創(chuàng)作門檻,讓更多人可以參與視頻創(chuàng)作,也幫助專業(yè)視頻作者提升創(chuàng)作效率。 顯而易見,Sora和剪映,都有一個共同目標:今后的內容創(chuàng)作團隊,一定是要將 99% 的精力放在內容創(chuàng)作上,而除此之外的雜活一定要減輕減負。 筆者簡單體驗了其基礎功能,它的確將零門檻降到了極致,不會寫文案,AI幫你生成,沒有視頻素材,AI根據文字來選取和剪輯,并能完成AI配音等等,整個過程傻瓜式操作,一氣呵成。 當然,這僅僅是一段“視頻”,距離作品還有很遠很遠。如何讓一個普通視頻變成“視頻作品”,那就需要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意和努力。 工具只是工具,創(chuàng)意依然稀缺,內容才是王道 什么是一個好的視頻作品?內容創(chuàng)意、腳本文案、思想深度、視覺沖擊、畫面美感、情緒共鳴……這些很難全部兼顧,但只要具備其中幾項,就足可以成為合格作品了。 可見,Sora、剪映,還有很多的視頻剪輯工具,都在追尋著一個目標: 持續(xù)不斷降低創(chuàng)作的門檻,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到視頻創(chuàng)作的海洋中來。 當然,創(chuàng)作門檻降低了,并不意味著視頻創(chuàng)造者更容易了,相反,因為更多人的加入,這個賽道將越來越卷,內容門檻越來越高,優(yōu)質作品依然非常稀缺。 如果不相信,看看這幾年的國產片。 或者,再看看陳浩民、錢小豪等很多香港明星,這幾年拍的若干網劇,還有芒果口水劇,可謂爛片連連。再好的拍攝技術和團隊,都擋不住劇本創(chuàng)意的枯竭。 最后用一句話感嘆一下: Sora誕生出來,再也不要找借口,用視頻剪輯技術不夠,來掩蓋內容創(chuàng)作的懶惰和蒼白了。內容是1,工具是1后面的0,兩者缺一不可,同樣重要。 我是一位75歲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學習體驗與分享(其中會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話并結合我的一生體會與經驗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謝!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與我聯系,我會妥善處理,謝謝!)我寫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應注意的事兒!退休后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廣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
|
|
來自: 趙站長的博客 > 《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