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我們對于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都很熟悉,而羅京作為在中央電視臺播工作了二十六年的資深主持人,更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工作生涯中共主持了超過三千場的新聞聯播節(jié)目,曾與趙忠祥老師齊名,和搭檔李瑞英配合默契,還提攜過播音界的新人康輝。 可惜的是,羅京卻因病于十四年前離開了我們。他離世的當天,王寧失聲痛哭不止,而李修平到現在提起他的名字還是會忍不住落淚。 羅京作為中央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在做完最后一期新聞聯播,向臺里請長假時,也未曾告訴過身邊同事自己的真實病情。 前央視一哥 不幸患癌 羅京是生于北京、長于北京的純北京爺們,自小就生活在書香門第之家的他,深受父母親的知識熏陶,因為他們是新中國的第一批大學生。 羅京從小就喜歡看書,也喜歡運動,他經常和哥哥弟弟去戶外踢足球。所以,很多人這才知道,羅京后來成為央視明星足球隊的主力前鋒是有原因的。 然而,羅京在小的時候并不愛表達,性格偏內向,他自己也沒有想過要去從事主持人的這個工作。只不過是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最終改變了羅京的職業(yè)生涯。 羅京在高考前的一天,他的一個同學叫上他一起去參加當時還是北京廣播學院的播音員考試。因為羅京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所以整場考試的狀態(tài)非常放松??闪盍_京沒想到的是,因為自己長相端正,聲線出眾,他竟然被當時的面試官一眼相中。 羅京一開口就驚艷了四座,面試官讓他趕緊報考播音專業(yè)。而羅京自己也是很驚訝,本來他是陪同學來考試的,同學落榜了,而他這個打醬油的卻陰差陽錯地走上了播音主持這條路。 1979年,羅京成功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主修播音專業(yè),并于幾年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yè),很順利地進入了中央電視臺工作。那個時候的中央電視臺人才匱乏,尤其是新聞聯播的欄目主持人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羅京入職后,被選到了新聞聯播欄目,剛開始的新聞聯播是錄播形式,前面播放畫面,播音員可以在幕后進行配音。但后來,為了讓節(jié)目更貼近老百姓,從1996年1月1日開始,新聞聯播從錄播轉變?yōu)楝F場直播的形式。 就這樣,羅京憑借其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專業(yè)的技術能力,成為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第一位直播主持人,他在新聞聯播的鏡頭前這一坐就是二十六年之久。 羅京的業(yè)務能力到底有多驚人,前央視的一些同事是這樣評價的:如果說羅京的播音可能出問題,那問題一定是出在稿子上,而不是他個人身上。 作為羅京的默契搭檔,李瑞英也告訴大家說,只要自己的身邊坐著一個羅京,什么樣的突發(fā)狀況她都不會害怕。 李瑞英回憶起他們在一次開播當中,突然要插播一份極其特殊的稿件,只給了他倆15秒的時間,這根本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先不說稿子沒辦法打在提詞器上,就連好好讀一遍的時間都很倉促。 可是羅京卻接過稿子就很自信地讀了出來,他身旁的李瑞英頓時有了信心,她的心態(tài)也跟著平穩(wěn)下來,配合著羅京將這一場臨時且艱巨的任務給漂亮地完成了。也正是從那一次,李瑞英對羅京的崇拜又多了幾分。 羅京的能力在央視是有目共睹的,但他從來沒有前輩的架子和傲氣,他對于提攜新人和后輩也是不遺余力,而康輝就是眾多新人當中的其中之一。 康輝作為后起之秀,他時常向羅京老師請教,而羅京也總是告誡他:“主持人不能停止學習,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而且一定要在主持人這條路上堅定地走下去。因為央視主持人傳遞的是中國聲音?!?/div> 在羅京的幫助和教導下,康輝已經成長為一名能獨當一面的優(yōu)秀播音員了。 在羅京工作的二十多年里,他獲獎無數,成為與趙宗祥、宋世雄齊名的播音界三巨頭。而他在生活中也和妻子劉繼紅十分恩愛,兩人曾經都是北京廣播學院的學生,從相戀到結婚,妻子劉繼紅甘愿做家庭的賢內助。 羅京和劉繼紅共同的兒子也很快出生了,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羨煞旁人。可就在這樣的時刻,老天爺似乎和羅京開了一個玩笑。2008年的一天,羅京突然感覺到身體不適,他被醫(yī)院確診為淋巴異常,經過另一家權威醫(yī)院的復查后,被確診為淋巴癌。 本應該趕緊接受治療的羅京,沒有告訴身邊的其他人,他選擇了繼續(xù)參加當年的奧運會火炬?zhèn)鬟f,因為他不想失去這一次難得的機會。 當2008年8月6號這一天,羅京舉著火炬跑在北京的街頭時,沒有人知道他患病的消息,也沒有人看得出此時神采奕奕的他強忍著多大的疼痛,才最終完成了當年的火炬?zhèn)鬟f工作。 2008年8月31號,羅京和李修平共同完成當天的新聞聯播直播工作,然后,他向臺領導請了長假,只字未提自己的病情。 與病魔抗爭 感人至深 陳虎主任是羅京的主治醫(yī)生,作為解放軍307醫(yī)院移植科最權威的教授之一,他有著將近三十年的器官移植經驗。在羅京確診的當天,陳虎就勸說他趕緊做骨髓穿刺,不要耽誤治療,但羅京還是堅持等到奧運會火炬?zhèn)鬟f完畢以及交接完手頭所有的工作之后。 陳虎果斷地給出了讓羅京接受化療的治療方案。事實上,羅京的前兩次化療療程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但自從第三次化療做完之后,效果就越來越差,最大的問題就是羅京身體的耐藥性,導致他體內的癌細胞四處擴散,病情惡化得很厲害。 ![]() 陳虎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一時間組織專家醫(yī)生進行討論,研究出另一套“異體移植”的治療方案,只有這一條路才有可能挽救羅京的性命。羅京的親哥哥是最好的移植提供人,他和羅京的配型完全對上了,所以當時的移植手術十分順利。 也正是在這一次的異體移植手術之后,羅京體內的腫瘤慢慢減少,直至全部消退。陳虎作為主治醫(yī)生很是欣慰,而羅京本人和家人也高興得不得了。但復發(fā)的風險是大家最擔心的,只要過了三個月的排異期,就是真正的康復。 ![]() 但異體移植手術最怕的就是排異和并發(fā)癥,羅京是2009年2月份做的移植手術,但到了5月還是復發(fā)了。 本來看到自己的身體好轉,羅京還滿心歡喜地想要回中央電視臺去重新投入工作。上天還是繼續(xù)給他開了另一個玩笑,羅京的淋巴癌細胞又一次不受控制地擴散了。 陳虎作為一個已經治愈過很多類似的病例的權威專家,他也沒想到羅京的病會這么快地復發(fā),他的解釋就是羅京身體免疫力的缺失和醫(yī)學技術的例外。 ![]() 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疾病千變萬化,癌細胞也不可能被絕對地殺死。在羅京復發(fā)后在醫(yī)院四十多天的日子里,他讓所有人看到了自己的堅強和全力以赴。 跟羅京相處的所有醫(yī)生和護士都在說,羅京是一個很為別人考慮的人。每次醫(yī)生去查房或是護士給他做檢查時,他會不停地說謝謝。 而且羅京的求生意識非常強,整個治療的過程中,他的口腔潰瘍嚴重到進食困難,一般人在這個時候會選擇靠打營養(yǎng)針來維持體能,但他仍然堅持讓妻子給他喂飯,每吃一頓飯猶如經歷一場煉獄般的痛苦。 ![]() 癌癥患者接受化療是非常痛苦的,嘔吐、掉發(fā)是化療的常見癥狀,很多人沒有辦法堅持做化療,但羅京卻一直苦苦堅持了九個化療療程,妻子和兒子看著痛苦的羅京,在病房外多次失聲痛哭。 到后來,“異體移植”對羅京看起來是一場成功的手術,但那個時候的他身體白細胞幾乎降到零指標,他自身完全失去了免疫力,親哥哥植入的造血干細胞需要在羅京的體內重新生長,慢慢再建立起免疫力。 ![]() 無論羅京經歷了幾次的癌細胞擴散和化療后的痛苦反應,再到他嘴里的潰瘍疼痛不已,醫(yī)生、護士以及羅京的妻子都說,羅京真的是一個很樂觀的人,他一直在全力配合治療,只想征服病魔。 妻子劉繼紅還回憶說,羅京在和病魔抗爭的那些日子里,僅僅只對她發(fā)過一次脾氣,而事后,他還通過手機短信給妻子真誠地道了歉。 ![]() 淋巴癌復發(fā) 英年早逝 2009年5月29號,這一天是羅京的48歲生日,當時的他似乎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真實身體情況,病房來了許多的親朋好友,羅京這個堅強的男人也忍不住地眼含淚水。 可就在一周之后,羅京的病情急劇惡化。他一定沒想到自己的這個生日成為了他人生當中的最后一個生日。 到羅京病情徹底復發(fā)之前,他已經進行了兩次的造血干細胞骨髓移植手術,所有人都以為羅京體內的癌細胞被遏制住了,所以他的病情復發(fā)令人很是意外。 ![]() 2009年6月5日的下午四點,羅京突然出現了心衰,陳虎組織專家醫(yī)療組搶救了四十分鐘左右,他的心率又有了一點起色,到了傍晚六點多鐘,心率又開始下降。 雖然陳虎他們再次進行了全力搶救,羅京還是在當晚的七點零五分最終停止了心跳,離開了這個世界。 2009年6月6日,北京的一個下雨天,羅京的靈堂設在了解放軍307醫(yī)院,擺滿的白色菊花被雨水沖刷得格外耀眼。 ![]() 靈堂舉行了兩天的時間,近五千人來到了這里,他們有的人留著悲傷的眼淚,有的人手捧著鮮花和花環(huán),希望羅京能一路走好。 6月11日是羅京的追悼會,來了更多的人為他送上最后一程。他的妻子劉繼紅在會上哭得幾度昏迷過去。羅京的遺像看上去笑容親切,與他在新聞聯播當中的沉穩(wěn)冷靜大相徑庭。 所有在場的人都在說,羅京這樣一個熱愛生活且積極樂觀的人就這樣走了,每個人的心里都悲痛萬分。羅京可是中國人最最喜歡的男播音員,年紀輕輕就這樣走了,實在令人惋惜。 ![]() 羅京妻子劉繼紅不敢把丈夫去世的消息告訴他的母親,因為老人家患有嚴重的老年癡呆,每當老太太問兒子去了哪里時,劉繼紅總是騙她說羅京去外地出差了。 劉繼紅時常會對人說,丈夫羅京從來沒想過自己會突然離開,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后幾天并沒有留下太多的遺言。 唯一有一次她記得很清楚,兒子來看爸爸,因為是隔離病房,羅京躺在里面,兒子戴著口罩穿著防護服在外面,羅京那時很清醒,眼睛一直盯著兒子,舍不得眨眼。 ![]() 結語 離前央視主持人羅京的去世已經是十四年過去了,許多人在傷心和遺憾的同時,也在感慨一個正值壯年的生命就這樣與世長辭了。挽救一個病人的生命,確實是醫(yī)生的天職,但很多時候,無奈時有發(fā)生,在和無情病情的抗爭中,敗下陣來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惟愿天堂里的羅京能夠安息,再無病痛! ![]() 羅京最后的118天:他用'全力配合'四字感動所有人_CCTV.com_中國中央電視臺 -END- 作者:如愿 編輯:林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