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的文字其實是象形字,它的種類很多,也有不少的替代“文字”,最終的結果還是突出文字的形體像,比如水與火,根據(jù)其形態(tài)造字,不僅好區(qū)分,辨識度還很高,以形傳意。 月![]() 如果是以象形文字來看,類似于字母D的字符,與甲骨文中的月字最為相似,甲骨文是中國古代的文字,它起源于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距今3600年—4200年,巧合的是碳14測年得出的結論剛好卡在這一個時間段。 三號坑掩埋時間落在1117年——1012概率95.4%, 六號坑掩埋時間落在1126---1016概率94.1% 這恰好能證實這一個時間段屬于商朝,甲骨文也是來自商朝,會不會有一種可能,造字的人有兩批,然后擇優(yōu)使用,這暫時不提,我們繼續(xù)看下一個字。 目![]() 目字簡直不要太像,形狀以及筆畫,不能說是一模一樣,最少也有八分相似,就單從象形字來看,這重合度猶如茶杯與茶蓋嚴絲合縫。 鼎![]() 其實這個字符一開始的時候看著非常像“非”直到后面看到了甲骨文中的“鼎”字,才頓悟,它倆不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吧,就像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五![]() 所謂的X其實早在甲骨文中出現(xiàn)了,不過不得不佩服這個五字造得非常有性格,是我等所不能理解的。 冬![]() 當初第一眼看到這倒V,心想這怎么可能是字,莫不是亂畫的吧,直到翻閱甲骨文,才發(fā)現(xiàn)真的有這么無恥的字,它居然是“冬”天的冬,不太明白,這能和冬天有什么聯(lián)系,古人造字還是挺草率的。 白![]() 感覺這不太像是字,但是目前與之對應的,就是甲骨文中的白字,不能說像卻又找不出不像的地方,因此小編陷入了矛盾之中,如果這個字符,不是代表文字,那么之前的文字就會被推翻,也許這一串符號,本身就沒什么可表示的,此刻小編正看著這字符無語凝噎…… 石![]() 這個字說實話,湊的,翻閱古籍只有這個字在外形上對得上號,如果不看圖中的現(xiàn)代文,也許真正認識的沒有幾個,如果此前甲骨文中沒有這個字,那它一定會被列入“字符”行列,原因無他,不認識,書里沒有,無從查證。 曾經有位網友說“三星堆如果出土200個文字,整個華夏文明都將改寫”改不改寫小編也不知道,如果你告訴他文字破譯出來了,他一定會告訴你:三星堆真的不能再挖了,再挖就挖完了。 以上內容是小編胡亂編排的,沒有真憑實據(jù),只是無端對比,不過還真別說,大部分都很像甲骨文原形,經此一對比,這7個字符怕是難有解開謎團的一天了。 |
|
|